聚议产业政策走向 第五届中国再生园区大会圆满落幕

03.07.2015  13:20

    第五届中国再生园区大会于6月26日在湖北宜昌圆满落下帷幕。会议期间,经济学家、技术专家与再生资源业界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就新常态下的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进行探讨,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深入交流。这次会议是在整个再生资源产业处于大分化、大调整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期间,一连串对于中国经济形势利好消息以及再生资源产业新政策先后传来,给行业带来了诸多希冀与期待。

    这次大会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主办,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分会和《资源再生》杂志社承办,并得到湖北力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国家相关部委、行业协会、宜昌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部分商务局、再生园区管委会、再生资源企业主要负责人、投融资机构、高等院校专家学者400余位代表出席大会。致力于打造再生资源全产业链服务平台的易再生网作为特约媒体亮相,并从多个角度对大会进行了关注及报道。

     行业发展要紧密结合政策走向寻找新商机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会长龙少海代表主办单位通报了中国再生资源行业的总体情况,对下一步的走势及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宜昌市委常委、宜昌市副市长毛传强对与会嘉宾、代表致以热烈欢迎。他指出,宜昌是西部大开发的“东大门”,也是湖北“大三角”战略的一个重要支撑点,这里正迈开建设“全国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三峡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步伐,在“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中国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强介绍了国家再生资源示范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国家税收政策的走势。他全面回顾了“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再生资源行业的支持政策,针对“十三五”期间国家在行业顶层设计、财政税收支持政策、标准体系建设、技术创新引导、创新模式推广等方面的政策走向作了介绍,并特别强调:行业发展要紧密结合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京津冀一体化等重大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自贸区金融政策,寻找新的商机。

    三峡大学党委副书记田斌先生系统地介绍了三峡大学的科研发展与前沿学科的发展走势以及未来的合作领域和相关课题,并向与会企业发出了诚挚的产学研合作邀请。

    环保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审核登记部主任李淑媛就我国废物进口园区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和近年来在规范管理上的一些新举措做主题报告,对全国各地各个不同种类的园区在发展中所取得成就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湖北力帝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公司天奇集团相关负责人参会,并详细介绍了他们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以及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报废汽车拆解加工中心的进展,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化,其“技术与资本为推手的汽车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演讲详细勾画了中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未来前景,带来了诸多的前沿信息和未来中国循环经济领域的发展走势。天奇股份是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知名上市公司,在工业自动化产业、循环经济产业和风电零部件产业中实力雄厚,其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生活餐厨垃圾处理、危险废弃物处置等领域的快速深度介入进展令人瞩目。近年来,天奇从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出发,从循环经济的综合层面来构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产业的商业模式。

    大会特别邀请了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约瑟投资公司董事长,世界500强企业——中航油集团原副总裁、中航油(新加坡)有限公司原总裁陈九霖先生到会并作“实施国际并购战略,促进再生资源行业发展”主题演讲。他认为,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至关重要,但目前依然是一个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领域,因此也意味着存在巨大的并购潜力与商机;但这一领域也存在着许多风险,诸如财务风险、法律风险、文化冲突与并购整合风险等。陈九霖还用一些典型案例给大家带来了另一视角看待再生资源国际并购问题的思路。

     我国城市矿产开发仍有巨大空间

    基地建设是这次大会的主题,同时也是众多参会者获得学术界从理论角度厘清思路的良机。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执行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金惠首先就国外城市矿产开发与我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概括了全球再生资源产业的总体情况:20世纪末,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为2500 亿美元,本世纪初已增至6000 亿美元,到2010 年达2.2 万亿美元。在未来30年内再生资源产业为全球提供的原料将由目前占原料总量的30%提高到80%左右,产值超3万亿美元,提供就业岗位3亿个。他以日本为例介绍了发达国家的经验:日本在循环利用方面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每年废弃量约为550万辆,回收利用量约占总量的75%。日本的汽车循环利用分为再利用车、再利用零部件和报废拆解几大部分,循环利用的总体原则是可用尽量用,可以恢复的整车及部件都能认真修复,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有巨大的空间。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继峰以“开采城市矿山,点亮美丽中国”为主题,系统地介绍了格林美的发展历程以及布局全国、在城市矿产诸多品种上建设园区和基地的历程与感悟;他的“资本市场是做强做大城市矿产资源产业发动机”的观点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对于诸多企业来说,囿于旧模式,面对新常态无所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眼界始终不能跨越眼前的小摊子,面对社会变革裹足不前而丧失了转瞬即逝的机遇。有道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格林美负责人近年来一直在行业性的活动中提醒大家:多层次资本市场正在向实体经济敞开大门。大会组织者认为,最关键的是应当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检视过往,又以什么样的理念面对变化中的未来。

    格林美在战略布局上的“打通南北大动脉,完成循环产业连接南北、承接东西、辐射世界的产业大格局,推动循环产业进入大发展的高铁时代”虽然只是一个长期愿景,但却代表了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大致走向。格林美的代表介绍了公司的一系列谋划布局,给大家找寻自己未来发展路径提供了借鉴。

    怎样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去观察和了解再生资源产业?大会组织者特地邀请华泰证券执行董事弓永锋博士从投资咨询者的角度,系统地梳理了整个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产业的大致轮廓,让代表们从一个更开阔的视角认识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脉络和走向。

    在谈到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产业发展现状时,这位带领团队专门研究再生资源和环保产业的专家称:我国汽车保有量今年快速飙升,2015年前后逐步进入第一个汽车报废的小高峰,如按照发达国家报废比例计算,2015年后年报废企业有望达到800万辆以上;汽车五大总成“再生制造”应用于维修市场的相关条令有望出台,这将引爆汽车拆解环节的投资激情;由于全国拆解企业牌照数量有限,重点城市汽车拆解牌照的争夺战已经打响。他还介绍了一些大型企业在布局全国开展并购重组方面的新动向。

    《经济日报》出版社社长韩文高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困惑与希望”的深层次思考,不仅给大家带来了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的判断,也给从事实体经济者带来了信心和希望。他在分析中国经济的总体状况时认为,拉动经济的旧引擎已经熄火。从目前来看,“投资、房地产、出口”这三驾马车已经缓步,意味着投资拉动经济的时代已经终结;但是拉动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尚未找到或者说尚处于无力点燃的状态。

    韩文高围绕“互联网+”谈了自己的看法:对于目前“互联网+”正在蓬勃兴起的趋势,他认为“互联网+”主要的影响在服务业,制造业特别是基础材料产业切莫掉入概念炒作的陷阱,虽然制造业和基础材料以及环保产业中也包含有服务业成分,但“互联网+”毕竟是服务业的一场革命,切莫一窝蜂跟着炒作;尽管已经出现了嘀嘀打车、支付宝、淘宝、谷歌地图等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产业结合的创新型行业和企业,但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国家财富的创造还是要靠实体经济,希望大家认清趋势,适应变化,该坚守的绝不放弃。

    《资源再生》杂志主编翟昕在与参会者交流时表示,制造业面对“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首先要解决信息的对称,形成尽可能开放的信息渠道,包括研究、产业、金融服务等;对于再生资源产业来说,首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借助“互联网+”,形成“政、产、学、研”的一个完全透明的交叉网络,可预期的目标是要实现供需双方的信息准确及时。他指出,就本质而言,互联网化的特点是去中间化,互联网化使得世界扁平化、平等化和延伸化,互联网就是要实现开放、透明、共享、平等汇聚、互动,资源再生产业应通过互联网+的力量实现这一产业的互联互通,瞄准的目标还是循环型社会的真正建立。

    会议期间,代表们还赴湖北力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与荆门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考察。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