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二五”时期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08.05.2014  18:33

关于“十二五”时期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张廷建

 

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紧密结合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战略要求,立足于我省省情、发展阶段、发展趋势、发展条件以及时代要求和人民意愿,明确提出了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于凝聚社会共识和力量、促进规划更好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规划目标既是浓缩发展任务的载体,也是体现发展意图的重要工具;既是引导发展的方向标,也是落实规划的硬手段。要想让规划目标充分发挥这些作用,首先要科学确定“十二五”规划目标,而科学确定规划目标的前提,就是要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十二五”规划是我省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为此,《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对“十二五”时期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判断,参照《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规划进一步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着力扩大内需,着力调整结构,着力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根据以上指导思想,《纲要》目标体系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明确了“十二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

一、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十二五”时期,我省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存在很多有利条件,但是也存在不稳定因素。因此,必须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变化,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努力保持宏观经济运行稳定。而且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很多经济目标尤其是人均经济目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要想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对河南提出的走在“中部地区崛起前列”,我们必须比以往付出更大的努力。为此,《纲要》提出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8000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化”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经济结构不合理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在全国产业转移和经济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我省长期形成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的矛盾进一步突出;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我省自主创新和科技发展的现实状况,与完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也越来越不适应。“十二五”时期我省进入必须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方位调整经济结构,才能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阶段。为此,《纲要》提出,财政总收入超过3700亿元,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相适应;服务业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

三、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既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大的增加,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继续向全面小康迈进。但是,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此,《纲要》提出针对性很强的目标,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达到9%左右,与以往规划相比,这个目标要求是比较高的。

四、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就业岗位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加强社会建设,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举措。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居住生活不同区域、具有不同教育和职业背景的公民,都能享受到大体均等的服务水平,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初衷所在。因此,《纲要》提出了“社会建设明显加强”的目标。

五、改革开放明显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健全,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根源。因此,《纲要》明确提出了加快改革的目标,要使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经济外向度低一直是我省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目前,从大环境看,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国际环境的依赖度、敏感度日益加深。国家扩大内需和促进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也将给我们带来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因此《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快速发展开放型经济,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年均分别增长20%,五年累计分别比“十一五”期间增加1.2倍左右和1.8倍左右。

总之,“十二五”规划目标高度浓缩了我省“十二五”期间的战略意图和发展任务,以具体化和数量化表现形式,把众多发展任务汇聚到若干重要节点上,既“提纲挈领”,又“画龙点睛”,具有鲜明的宏观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