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三门峡市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16.03.2016  11:29

十二五”时期,三门峡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加快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进程,实现了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农村改革扎实推进的发展态势。201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05.46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119.17亿元,“十二五”时期年均均增长4.6%。

一、 十二五”时期全市农村经济 总体形势  

(一)  粮食生产再创新高 

十二五”时期,全市各级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使粮食生产再创新高。2015年粮食总产量71.57万吨,创历史新高,比2010年的63.25万吨增加8.32万吨,年均增长2.5%;播种面积253.77万亩,比2010年的244.42万亩增加9.35万亩,年均增长0.8%;亩产282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比2010年的258.7公斤增加23.3公斤,增长9.0%。其中:小麦总产36.99万吨,增加5.43万吨,年均增长3.2%;种植面积119.73万亩,与2010年基本持平;亩产308.9公斤,增加45.8公斤,增长17.4%。秋粮总产34.58万吨,增加2.89万吨,年均增长1.8%;种植面积134.04万亩,增加9.54万亩,年均增长1.5%;亩产258公斤,增加3.5公斤,增长1.4%。

(二)农业特色产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时期,全市积极实施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项目,促进特色产业生产实现地域上集聚、品种上集中、技术上集成,催生了一批优势特色明显的大基地,促进了专业化生产,提高了规模化生产水平,特色产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2015年全市果、牧、菌、菜等八大农业特色产业产值达到175.6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5.5%,比2010年的80.1%提高5.4个百分点。

1.水果生产发展形势良好。“十二五”时期,全市水果产量稳居全省首位,发展势头良好。2015年全市水果总面积103.67万亩,比2010年的96.74万亩增加6.93万亩,年均增长1.4%;总产量228.3万吨,比2010年的175.01万吨增加53.29万吨,年均增长5.5%。2015年全市水果产值达69.8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4%,比2010年的32.5%提高1.5个百分点。

2.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十二五”时期,全市畜牧业生产形势稳定发展。2015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0.82万吨,比2010年的7.88万吨增加2.94万吨,年均增长6.5%。其中,猪肉产量7.35万吨,比2010年的4.75万吨增加2.6万吨,年均增长9.1%;牛肉产量2.29万吨,比2010年的2.2万吨增加0.09万吨,年均增长0.8%;羊肉产量0.32万吨,年均增长3.5%;禽肉产量0.85万吨,年均增长6.2%。禽蛋产量5.67万吨,年均增长3.6%。奶类产量4.85万吨,年均增长6.0%。畜禽规模户养殖比重逐步增大,2015年猪、牛、羊、家禽规模户养殖存栏比重分别达到94.7%、7%、41.1%、38.4%,比2010年的52%、3.8%、24%、30.7%分别提高42.7、3.2、17.1和7.4个百分点。 

3.蔬菜稳步发展,食用菌发展势头强劲。2015年全市蔬菜产量(含食用菌)达到115.69万吨,比2010年的99.28万吨增加16.41万吨,年均增长3.1%,其中,食用菌发展势头强劲,食用菌(干鲜混合)产量达7.42万吨,比2010年的3.86万吨增加3.56万吨,年均增长14%。2015年食用菌产值达23.0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1.2%,比2010年的6.1%提高5.1个百分点。

4.烟草生产平稳发展。“十二五”时期,全市烟叶生产平稳发展。2015年全市烟草产量4.17万吨,比2010年的3.57万吨增加0.6万吨,年均增长3.2%;种植面积26.61万亩,比2010年的25.37万亩增加1.24万亩,年均增长1%。2015年全市烟叶产值达11.51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6%,比2010年的4.4%提高1.2个百分点。

(三)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十二五”时期,全市农民增收步伐加快。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84.2元,是2010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6%,超过城镇居民3.5个百分点。从2011年开始,农民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5年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0年的2.51逐步缩小到2015年的2.15。2015年三门峡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额和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增幅居全省第五位。

(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有力

十二五”时期,全市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有力,新型经营主体得到长足发展。  2015年全市重点培育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已达39个;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到206家;家庭农场数量已达310家;都市生态农业及现代农业等特色示范园区已达到140家。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十二五”时期,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农民持续增收面临瓶颈。“十二五”时期,虽然全市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是农民收入增长趋缓,2011-2015年,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由19.7%回落至9.7%,5年间回落10个百分点,2015年的增速为2010年以来的最低。农民传统的增收动力正在减弱。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红利正在削弱,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将会出现递减。二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偏低,2015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67.1万亩,仅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8.9%,土地流转率不高,小规模经营无法与规模化经营竞争。三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资源的资产化、资本化进程缓慢,农民财产性收入短期难以有较大提高。四是目前政府对农民直接补贴比重小,限于国情,我国不可能走农业高补贴的路子,短期内农民转移性收入也不会有较大提高。

(二)畜禽养殖效益起伏不定。“十二五”时期,全市畜牧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较低,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生猪等食粮型畜禽比重大,牛羊等食草型畜禽比重小,仅占肉类总产量的24.1%。畜禽养殖效益时有波动。以生猪为例,近几年来全市生猪生产和价格相互影响,整体形势波动起伏,产业调整周期变长,养殖效益起伏不定。2010年至2015年,年平均猪粮比分别为5.98:1、7.67:1、6.3:1、6.3:1、5.42:1、7.14:1,从猪粮比情况看,2010年和2014年处于亏损状态,2012年和2013年略有盈利,2011年和2015年相对较好。此外,目前养牛规模户占比偏小,2015年养牛规模户占总养牛户数的比重仅为4.4%,影响了养牛业的大力发展。 

(三)经营农产品现代流通的主体缺少。当前农超对接、农产品网上平台、农村电商平台、互联网+发展迅速,也为农产品现代化流通注入新的活力。但热火朝天的电商下乡过于聚焦和依赖电商企业,电子商务“进村”“出村”仍受多重主客观环境的制约,需跨过电信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物流渠道不畅及农村电商人才支撑不足等层层障碍。全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还不完全接受和掌握市场信息,农产品互联互通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还不完善,全市优势农产品网上交易经营水平相对较弱,而经营农产品现代流通的主体比较欠缺。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我国农产品出现高产量、高进口、高库存的“三高”怪现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三门峡市各级政府一定要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农产品供给更加契合消费需求,更加有利于资源优势的发挥,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切实抓好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降成本、去库存、补短板等重点任务。

(二)积极推进三产融合发展。要积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全力培植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构建优势产业链。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健全统一开放、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步将现代农业“互联网+”融入新型主体的生产经营全过程,推广成熟和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引导新型主体与电商对接,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营销能力。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

  (三)深度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调整区域养殖布局,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发展草食畜牧业,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要根据饲草业布局配套建设规模化养殖场,降低养殖成本。针对当前畜牧业生产处于转型期不稳定的特征,建立健全生产预警机制,在市场主导生产的基础上予以有效调控。要对养殖户生产、流通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畜禽生产和供应情况,为养殖户提供价格、供需等信息,有效指导养殖户科学生产。同时加强预警,如遇疫情或其他突发事件,可及时实施适度调控,实现政策和市场共同调节,避免市场大起大落,减少养殖风险。 

(四)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以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方式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引导有志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机推广人员、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加入职业农民队伍,实行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并进一步将从事于不同环节的职业农民分类归档,使培训机构的专业设置、师资条件与农民对知识的渴望相契合,进行精准培育,来提升农民的职业素质。     

(五)夯实农民主体地位。要重视农业、善待农民,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是调动农民积极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之下,通过创新产业链与农户利益的联结模式,使农民真正分享产业链延伸和功能拓展所带来的收益和红利;通过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户对等协商能力;通过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集群或联盟,打造农户、企业、科研专家等多位一体的利益共同体;通过打造农业保险、担保等风险防范机制,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