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铿锵路中原新起点 ——“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系列综述之一

06.01.2016  07:46

  伴随着2015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十二五”圆满收官。“十二五”时期,我省应时合势,真抓实干,干成了很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干成了一些多年想干却干不了的事情,干成了一些常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情,使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历史于时序更替中前行,“十三五”已经拉开序幕。“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关键时期。刚刚闭幕的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已分别对“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今年的经济工作作出统筹规划。如何认识“十二五”时期我省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怎样坚持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思路和举措,在新起点上开好局、起好步,开拓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新境界?从今天起,本报特推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系列综述,以飨读者。

  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我省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凸显……过去的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遭受的冲击和挑战前所未有。怎么看?怎么办?

  善弈者谋势,智者应时而动。危中寻机,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抢抓产业调整转移和新技术变革等历史机遇,紧紧把握新常态下的新变化和河南的阶段性特征,“十二五”时期,全省上下奋力拼搏,经济增速保持年均9.6%,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逐步前移,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向中央和全省人民递交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河南,已经站在了更高的发展起点上。

   五年成就来之不易

  19分钟、12元钱,去机场变得方便快捷了!2015年12月31日,继郑开、郑焦之后,我省第三条城际铁路郑机城铁正式开通运营,人们赶飞机再也不用担心路上堵车了。

  与郑机城铁相关的还有一项更大的工程——我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郑州机场T2航站楼于2015年12月19日启用,中原“奋飞”插上靓丽翅膀。

  不仅有大工程,我省还办了一桩“大事情”:2015年12月14日至15日,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在我省成功举办,其规格之高、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标志着我省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度。

  跨进“十三五”的门槛,回望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我们发现,这几年,河南真的干成了很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干成了一些多年想干却干不了的事情,干成了一些常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情。

  数字可以印证印象:2010年到2015年,我省生产总值从2.3万亿元增加到近3.8万亿元,增长60%以上;粮食总产量连续跨越1100亿斤、1200亿斤两个台阶,达到1213亿斤;高成长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5%,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56%;服务业比重提高8个百分点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38.8%提高到46.6%;进出口总额从178亿美元增加到700多亿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2%;67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这些骄人的成就不仅是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我省传统支柱产业优势不断减弱甚至丧失的情况下取得的,更是在我省作为粮食主产区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的前提下和在我省经济总量较高基数上取得的,实属不易。

  “与过去五年相比,我们的家底更加雄厚、基础更加牢固,推动发展的能力更强,发展环境更优。”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我省已成为极具潜力的新兴市场和投资创业热土,全省人民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外界看河南的眼神正在发生明显变化。

   五年经验弥足珍贵

  “十二五”时期,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结合河南实际,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努力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我省具体化。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两次莅临河南,对我省发展提出殷切希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

  总书记的关切鼓舞人心。“十二五”时期,我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实践中积累了众多宝贵经验。

  基本经验之一:坚持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与立足河南实际相结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方向决定成败,道路决定命运。只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原才能崛起、河南才能振兴。

  基本经验之二:坚持服务全国大局与推动河南发展相结合,谋大事抓根本打基础。我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如何解决传统农区走出四化同步科学发展路子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问题?如何增创河南的发展新优势?过去五年,我省积极推进包括郑州航空港和米字形快速铁路网这两张“王牌”在内的“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六大基础”建设,从战略上解决经济增长动力源、竞争力、人口压力、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使我省发展优势日益凸显,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

  基本经验之三:坚持顺应发展趋势与把握发展阶段相结合,求真务实、科学发展。“十二五”期间,我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调中求进、改中激活、转中促好、变中取胜”的基调方针,持续抓好“四个一”和“五个点”,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同时,着眼省情,正确处理城乡关系、三次产业关系以及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强化“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实现了产城互动、融合发展。

  在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的同时,“十二五”时期,我省还坚持思想引领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推进德法双治;坚持发展伟大事业与推进伟大工程相结合,全面从严治党,做到了总揽全局,统筹协调。

  “这五条基本经验提纲挈领,可以说是‘十二五’时期我省‘拼上去’的重要法宝,是让河南人更加自信、自觉的珍贵精神财富。”参加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的一名领导干部说。

   应时合势,精准发力“十三五

  “十二五”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河南政通人和、事业发展的根系所在,也是“十三五”发展的珍贵借鉴。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关键时刻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在新的起点上谋划河南发展,必须在历史纵深中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在积累的有利条件和能量中趁势前进,在凝结的宝贵经验中遵循规律,应时合势,不走错路,少走弯路。

  “河南境内共设8个站,我们周口就有5个。周口不通高铁的历史将彻底结束!”1月5日,在郑合高铁河南段施工现场,周口市郑合高铁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任哲激动地说。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米字形快速铁路将全部建成通车。

  成立中国(郑州)跨境电商研究院,加快申建郑州跨境电商实验区;开通政务服务网,实施“互联网+政务”,加快建设网络经济大省……进入1月以来,我省吸引眼球的新闻一个接着一个。

  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大势,我省正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和国家将要出台的新十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等重大政策机遇,精准发力,厚植优势,致力于构筑“一极三圈八轴带”发展格局,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历经“十二五”的积淀,我省处于蓄势崛起、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看待机遇与挑战、怎样谋划新发展?省长谢伏瞻强调,我们要善于从边际变化中洞察趋势性变化,既要正视问题、防范风险,又要保持定力,坚定信心,适应引领新常态,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加快发展动力转换,抢占发展先机,赢得战略主动。

  蓄势崛起正当时,继往开来绘宏图。“十三五”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只要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应时合势,遵循规律,真抓实干、不熬不等,以滚石上山的精神,千方百计拼上去,就一定能够拼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崭新天地,奔向更加出彩的未来。(记者 王俊本 鲍铁英 郭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