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制定 晒十二五成绩单

26.01.2016  08:40

  惜别“十二五”,喜迎“十三五”。“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我省基本形成现代化大格局、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关键时期。这份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备受市民关注。

  郑州晚报记者 裴蕾 袁帅 张竞昳 赵柳影 李爱琴 董艳竹

   过去五年

   我们做了

   这些事儿

   家底更加厚实

  去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3.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9万元,均为2010年的1.6倍。

  工业增加值1.6万亿元,是2010年的1.4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9.6亿元、支出6806.5亿元,均比2010年翻了一番多。

  粮食生产在高基点上实现新跨越,总产达到1213亿斤,比2010年增加126亿斤。

   新增790万城镇人口

  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9.5%,比2010年提高8.9个百分点;高成长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占工业的56.3%;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60.4%,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率46.85%,提高8.03个百分点,五年新增790万城镇人口。

   战略支撑更加坚实

  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继粮食生产核心区之后上升为国家战略,实验区建设“三年打基础”目标基本实现,郑州机场二期工程提前一年建成,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全球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初步形成。

  “”字形高速铁路网建设全面展开,郑州成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跻身全国十大通信网络交换枢纽。

   对外开放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行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近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职业人群工伤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和省级统筹、即时结报,年度最高支付限额达到30万元。

  对外开放跨越发展,进出口总值达到4600亿元,是2010年的3.8倍;我省成为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内陆省份。

   人民群众福祉显著提高

  财政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576元和10853元,是2010年的1.65倍和1.86倍。城镇新增就业71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451万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3.2%、提高30.4个百分点,普通高考录取率达到83%、提高18个百分点。新增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5.2万张。公益性文化服务场所全部免费开放。

   2020年全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基本形成现代化建设框架格局,部分领域和区域实现现代化,力争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核心支撑和带动全国发展的新空间,新河南建设展现出更加美好前景。

  从经济保持较高速度增长、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实现新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等6个方面进行了描述。重点强化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补齐短板、改善民生的发展导向。

   经济

   GDP年均增长8.0%

  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0%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力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人均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突出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提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

   创新

   打造4个千亿级新兴产业

  ●生物医药 ●先进材料

  ●先进机器人 ●储能和动力

  现代金融业增加值要超3000亿

  建成2~3家国家级和50家省级示范物流园区、100座城市配送中心,实现2020年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业增加值双双突破3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