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首现政府工作报告 “互联网+”如何加文化

13.03.2015  11:34

今年两会期间,一个互联网行业的热词——“互联网+”备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与此同时,还要扶持新兴消费,“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

这是此行业热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引发各方关注和热议。业内专家人士表示,这将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也将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什么是“互联网+”

迅速发展的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而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如今,互联网经济的体现也已经非常明显。从“今天你淘宝了吗?”“今天你抢红包了吗?”到“今天你滴滴打车了吗?”这些网络调侃语的背后,正显示了互联网对传统业态的渗透,这种影响如今几乎在每一个产业都能看到。在很多人士看来,这就是最容易理解的“互联网+”。

而在一些业内人士及学者看来,“互联网+”除了包含有互联网与若干传统产业的结合,影响和变革其他产业外,也是互联网行业本身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升级。“如果说,国家此前提出的‘新常态’是信息经济发展的起步,意味着依托信息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的转型和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的话,那么,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知识社会创新2.0模式则是这种创新驱动的最佳选择。”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不仅意味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演进的新形态,也意味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将推动开放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中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在北京超图软件先进技术实验室主任黄骞看来,“互联网+”提出的背景与思路,有点类似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理念,是希望用国内相对优质与国际领先的互联网力量去加速国内相对落后的制造业的效率、品质、创新、合作与营销能力的升级,以信息流带动物质流,提升整体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今年两会上提出的4个议案之一也涉及“互联网+”,此次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互联网+”战略令他很兴奋。在他看来,“互联网+”是一个趋势,过去十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很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加媒体产生了覆盖面更广的网络媒体,加娱乐产生了更有利于电游产业发展的网络游戏,加零售产生了更有效率的电子商务,加金融产生更符合“普惠金融”精神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由于具有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分工深化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特点,为各行各业进行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机遇。所以,这是一种升级换代。”他说。

创业管理服务机构飞马旅创始人、CEO袁岳也认为,“互联网+”的价值在于,当今各行各业都要高度信息化、高度移动互联网化,这就是未来的产业方向。

“互联网+”如何加文化

事实上,在“互联网+”概念登堂入室之前,“互联网+”在文化产业领域早已如火如荼: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视频……

文化产业方方面面都能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结合,结合的过程会产生新的用户消费习惯,会不断产生新的市场需求,也会产生一批新的伟大的公司。”在去年底举办的2014中国文化产业峰会上,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会长李彦宏就曾表示,文化产业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结合将产生很大空间。“企业能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结合,垂直打通各个文化产业环节,把文化产业做大,给用户带来各种各样好的理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就有望共同创造适合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文化产业生态。”李彦宏认为,企业如果不能跟上时代步伐,不能感知到新的文化现象的产生,不能去研究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变化,就可能会被淘汰。

互联网颠覆了经济,也颠覆了文化产业,形成了新的文化产业生态链,文化产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不断提升,并在这个新的生态链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复星文化产业集团董事总经理钱中华表示,目前正处于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市场价值超越传统文化产业市场价值的转折时期,作为传统文化企业,不仅面临产业链再造的问题,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在新的互联网改造的新兴产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重新出发。“互联网跟文化产业正在深度融合,文化产业需要互联网,互联网也需要文化产业。”他说。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我国共有1600亿元资金涌向文化产业,其中最显著的现象就是互联网企业对文化企业的并购。对此,业内文化产业专家认为,随着互联网逐渐渗入到传统文化产业领域,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预计到2016年底,我国文化产业中的互联网文化产业占比将达到70%。同时,多网、多终端市场的形成需要大量内容服务,这些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会。未来,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产业,比如演出直播模式、众筹股权投资与新的文化金融模式、对接线下的营销与传播、大明星合作引导“粉丝经济”的模式等都将大有可为。

避免出现“互联网-

虽然互联网“势不可挡”,但是马化腾认为,目前,国内很多行业拥抱互联网的积极心态尚未确立。有些传统行业的从业者还将互联网视为洪水猛兽,担心互联网成为自身商业模式的颠覆力量。“这些认知不足其实阻碍了某些行业及相关企业借助‘互联网+’的手段来改造自己,影响提升生产效率、转型升级、激发新的活力。”

不过,也有人士担忧,由于政策的风向与人为的因素,在未来,全国各地打着“互联网+”名头的项目会一哄而上,造成政策的负面作用。比如,在没有“政策保护”下,一般企业在市场环境中会优胜劣汰,但进入“互联网+”中心后,可能会被“保护”起来,不让其倒下,“一旦有企业倒下,可能被视作当地工作没有做好。”袁岳说,如果这样,保护性政策会导致一批不死不活的“僵尸企业”,有悖于“快生、快长、快死”的互联网企业特点。他认为,如果通过行政手段“”上去,其实不是真正的“互联网+”,很可能导致“互联网-”。

马化腾建议,从顶层设计层面制定国家的“互联网+”发展战略,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尽快出台,促进互联网与各产业融合创新,在技术、标准、政策等多个方面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充分对接,并加强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的建立。

对于内容生产企业或者传统文化企业在新的“互联网+”生态中的发展,钱中华认为要注意4个关键点:一是内容的独特性。传统文化企业要拥有一些内容的独特性。二是平台的适应性。内容一定要与新的平台、新的终端结合。三是及时的控制性。传统文化企业要具备内容多种传播格式、媒资管理、网络管理、数据管理、分账管理等。四是IP(知识版权)管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