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社会”入政府工作报告 代表委员热议

11.03.2015  12:44

像ATM机一样方便的街头自助图书馆目前已在北京市推广

□特派记者王迎节朱琨刘江浩文 平伟摄影 成钰全媒体采写

阅读提示|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似乎都成了“网虫”、“拇指一族”,习惯了网络文化“快消品”……返璞归真,翻开纸质的报刊、书本,或许更加珍贵。让“书香”浸满社会,温馨的画面令人期待。

在今年全国人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专家说]

书香社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成为习惯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样的呼吁,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

对此,有专家分析说,这说明全民阅读已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意味着国家将从顶层设计出发,加大财政预算和投入,让包括偏远山区、贫困地区的农村等地也和城市一样,享受应该享有的阅读公共资源,从而构建“人人爱读书,人人有书读”的“书香社会”。

此举不仅将提高全民的阅读水平、丰富人民美丽的精神家园,而且更能够增加中华文化的厚重,凝聚民族的强大合力。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随之变得重要。物质与精神的平衡,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关键。精神对物质的引导,更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如果颠倒了,即使物质财富不断充裕,也不表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京探访]

现场1:方圆1公里分布10个报刊亭,购买阅读很便利

没想到在北京买份报纸这么方便!河南代表团的驻地河南大厦楼下不远就有个报刊亭。”昨天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唐祖宣说,这样的设置,不仅方便居民购买阅读,也符合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设书香社会的规划。

大河报记者用手机里的地图软件搜索河南大厦附近的报刊亭,结果显示方圆1公里内居然有10个报刊亭。记者走访发现,这些报刊亭基本上都分布在非主干道上,规划十分合理,没有影响人行道的通行。

朝阳区华威路与华威里南街交叉口西南角的一个报刊亭内,所售的报纸、杂志、儿童读物等一应俱全。询问得知,报刊亭主谷女士是河南商丘人,去年8月把报刊亭租了下来,每月租金2万多元。

每天早上,一些上了年纪的市民遛弯时会随手购买。年轻人都有手机,但时尚、体育类杂志比较受他们欢迎。”谷女士说。

采访中,市民张女士恰好路过,她停下来为家里的孩子挑了两本儿童读物。“我家就在附近,儿子正是爱看儿童故事和漫画的年纪,这儿正好有个报刊亭,想买的时候很方便,不用大老远往书店跑了。”她笑着说。

现场2:“搭配”24小时自助图书馆,“书香朝阳”已先行

除报刊亭外,北京市朝阳区从2011年8月起,就已开始向各个居民小区布局“书香朝阳·24小时自助图书馆”。据了解,该项目旨在提供就近、自助、互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为百姓提供阅读服务。

如今,遍布北京市朝阳区市区的自助图书馆共约100个,而全北京市已推开。

在朝阳区华威路和华威南路交叉口西北角,记者就看到这样一个自助图书馆,里面有散文、小说等众多书籍种类。根据使用介绍,这台机器就像ATM机一样,只需持100元现金(押金)和身份证,就可以自助办理一个借书卡,借书、还书、续借等都能实现,而且中间环节不再收费,直到以后退卡。

以前都是在网上买书,读完了就放在家里,越积越多,占了很多空间,到最后只能当废品卖掉。现在好了,不用花钱,也不用占空间,而且机器里的书几乎都是新书。”一位高中生这样对记者说。

[代表评]

●二月河:倡导全民阅读,举双手赞成建议:减免书籍征税,让书价降下来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作为一个作家,我举双手赞成。”昨天,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作家二月河说,在他看来,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都和全民的基本素质紧密相连。读书,就是为了使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准、文化素养等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如何建设“书香社会”?他建议:首先要引导青年人从“以玩为主”转为“以读书为主”。其次,政府应加强图书馆的建设,现在一般县市的低档次的图书馆相对不足,市民想读书而没有书。再次,建议免征书籍方面的税,把省出来的钱补贴到书价中,让书价降下来。最后,建议加强社会引导,尤其是初、高中生,应多读一些有益的书。

●冯骥才:中国人是文化贵族,不能丢掉文化传统建议:要注重培养年轻人的阅读习惯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书香是一种气质,读书是为了使生活充满知识、修养和精神文化追求。中国人是文化贵族,不能丢掉自己的文化传统。

随着移动媒体的发达,人们的阅读变得支离破碎,尤其是一些年轻人,有思想的文章读得少一些。”冯骥才说,因此他建议:建立书香社会,首先要重视年轻人阅读习惯的培养,社会各界应该给年轻人提供一些书目。

在选书方面,冯骥才认为,应该找适合孩子们看的,读书应该是很自然的,不能强迫。

●郑永扣:读经典好书,手泽犹存建议:单位、学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 把书报亭加入城市规划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意义重大。”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表示,郑州大学已经提倡除了要多看专业书籍外,还要大量涉猎经典著作,读书可以提升个人的品位和境界。

对于年轻人的网上阅读,郑永扣说,网上阅读也是阅读,但有句老话叫做“手泽犹存”,纸质的书读起来可以勾勾画画,写下感悟,放在书架上就像看到老朋友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是网上阅读比不了的,“我们大学的图书馆是对社会开放的,建议有图书馆的单位、学校都考虑开放,让图书资源得以共享”。

郑永扣还建议,把书报亭、图书馆写入城市规划,让路上随处都要看到,这不是点缀,而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部分。

●廖华歌:读书越来越少,一个民族文化就会瘦身建议:开设流动书屋,给大家拉去书香

一个人靠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一个国家靠读书也能找到腾飞的核能。”全国人大代表、南阳躬耕杂志社副编审、作家廖华歌表示,如果没有了读书这种精神命脉,民族的文化会瘦身、创新力会苍白无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读书,都是空话。

她希望社区和农村都有流动书屋,“哪怕一台小巴车,都可以给大家拉来书香”。书香燎原,还得有星星之火先点起来,“南阳从2010年就开始设立读书会,现在已经发展了6000多人,一些知名人士、作家的加入更能吸引普通读者,社会团体、企业家共同操办,劲儿往一处使,红红火火的”。

她建议,书店、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也应该依靠自己的宣传力量,激发大家一起来享受读书的乐趣。

(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