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着书香去悦读 经典诵读让书香洋溢信阳平桥

20.04.2015  10:53

闻着书香去悦读

何新年

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倡导全民阅读”的话题再次被代表和委员们提起,而“建设书香社会”这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词汇也被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里,并且迅速引起全社会关注。如今,读书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日渐成为一种奢望。连续几年的国民阅读率调查都出现了人均每年不到5本书的尴尬,我们可以找出很多理由来辩解,但没有一个理由能说服自己。即便我们的手机安装了阅读软件,但是打开率远低于社交工具;即便是点击率高的网络文学作品,浏览最多的也往往是浅显的言情、猎奇之类的内容。功利与浮躁,加上缺乏书香的陶冶,国人的生活节奏“根本就停不下来”。我常想,我们何不放慢一下脚步,放松一下情绪,走进对我们来说已经变得陌生的图书馆,去享受一下阅读带来的快乐,给自己一些与先贤的思想、灵魂进行对话、交流的契机呢?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图书馆不就是一个把很多图书聚集起来的地方吗?不错,有关图书馆的定义确实是这样说的:收集、整理、保管、传递和交流人类的知识和信息,以供读者参考、利用的文化机构或服务体系。但不能忽视的是,图书馆在保存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方面一直发挥着超乎想象的作用。事实上,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每个时期、每个阶段所留下的或血泪交融,或欢欣鼓舞的足迹,都可以在图书馆中找到清晰的印痕。在那些过往的岁月里,很多身处逆境乃至绝境的人们始终不忘读书求学的梦想,他们凭借有限的书籍和字里行间传递出的信念逐渐走出困惑与迷茫,为自身的生存与尊严而苦苦追寻和奋斗。图书馆就像是暗夜中的一只长明灯,引领着他们在时光的波涛洪流中颠簸航行。可以说,图书馆实际上承载着人类与自身的愚昧无知相抗争的伟大使命。

在我省不少读书人眼里,郑州嵩山南路与伊河路口西北角那座不甚起眼的建筑,就是他们精神上的朝觐圣地。踏进河南省图书馆的门槛,浏览一排排小山似的古今中外典藏,令人有焚香净手、顶礼膜拜之念。河南省图书馆创办于清宣统元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公共图书馆之一,现馆址为1989年投入使用。截至2014年,河南省图书馆藏书总量已达335万册,全年接待读者118万人次。而最新的消息是:几年后,一座新的更大的图书馆将在郑东新区出现。或许,论及藏书规模,眼下河南省图书馆还进入不到“中国十大图书馆”之列。但谁能否认,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感与诗意的存在,它让人们从这里认识了生活,认识了社会,认识了中原大地。

再放眼全世界。如今,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已经超过了麦当劳餐厅——最新统计为1.7万座,人均拥有藏书2.7册。在以色列,平均4500人有一座图书馆。在匈牙利,平均5000人有一座图书馆……而在国内,最新的统计显示,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共有3112个,平均40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人均0.55册,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人均1.5~2.5册的标准有不小差距。好在当下,我国全民阅读已成燎原之势,随着政府投入增加、教育观念转变、阅读兴趣培养,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会逐步缩小,全民阅读一定会在国人中形成一种氛围、一种习惯,书香会无处不在。

我想说,读书人与图书馆的感情是深厚的。博尔赫斯有句名言:“这世上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是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在他看来,图书馆绝对是值得让人仰望并视为乐园的地方。美国著名诗人奥尔森也说过:“图书馆是我的栖身之地,我的庇护所,我的源泉,我的智慧,我的快乐——我穿过书架,饥饿地浏览,找到我的老师,我的激励者,我的伙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戴维斯也觉得:“人类知识的产生、传播、保存、组织和利用是一系列迷人的故事,不论读者出于什么机缘,当他对图书馆有过了解之后,就不得不赞同这个观点——图书馆是人性的备忘录,是族群和传统的储藏库,是迈向未来的知识基石。”那位创造了一个“钢铁帝国”,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传奇的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也讲过一件让他不能忘怀的童年往事:“我还是个匹兹堡的小男孩时,安德森上校——我每次提起他的名字都心怀感激——为孩子们开办了一个只有400册书的小图书馆。每星期六下午,他都亲自照料图书馆交换阅读活动。只有他才懂得孩子们盼望星期六到来的迫切心情——那时又可以读到一本新书了。”而学者洪烛、李阳泉在其畅销书《北京AtoZ》中更是充满深情地讲道:“在这个星球上,没有什么建筑能像图书馆那样安抚知识分子的灵魂。它是我们朴素的皇宫,清贫的教堂。先知的声音在这里活着,历史在纸上活着、甚至呼吸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坐在阳光照耀着的大理石台阶上,抽烟、辩论、思考、沉默或呐喊。他们这是在向岁月借火呀,用双手笼络住风中摇曳、硕果仅存的一根火柴,作一次炊烟袅袅、神曲悠扬的深呼吸……读书是会上瘾的,所谓的知识分子,即思想的瘾君子也。

我还想说,读书人与图书馆的感情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在信息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有人曾放言纸媒介很快会过时,甚至预测纸质图书和传统图书馆很快会消失,信息的传递与文献的保存将被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所代替。对此,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认为:“这样的预言者只知道图书馆的工具功能,却不理解图书馆传承文化的作用。作为工具的图书馆被更新、更便捷、更强大的工具所取代是完全正常的,但作为文化的图书馆却会与人类的需求共存,并且为后代所继承。”美国著名图书馆学研究者弗雷德·勒纳说得更直接:“即便最乐观的技术爱好者的美梦全部成真,储存纸质图书的老式图书馆仍有一席之地。没有一种数字化的奇迹能减少中世纪的彩绘图饰手抄本或格罗里埃式装订的美学价值。任何一位研究书籍艺术的历史学家都不会接受用电子书替代《乔叟文集》或古登堡圣经。”弗雷德·勒纳说,“计算机科学的进步是不会废止书籍艺术的保存、编目及展示的。

更重要的是,以“浩瀚书海”、“书籍丛林”所形容的图书馆提供了通向各种思想的可能渠道。传统阅读是一种“情感体验”,更适合于思想性强和高度吸收这样一个有品质、有价值的阅读过程。像所有热爱图书馆的人们一样,我们带着一张“护照”一样的借书卡进入一个知识世界,可以在这里不受干扰、有计划地获取所需的书籍,书慢慢被打开,书香的气息也慢慢飘过来……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图书馆,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闻着书香而悦读。

倡导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社会

经典诵读让书香洋溢平桥

在手机终端兴起的今天,不管是置身都市街头还是乡村田野,你会发现,低头看手机的浅阅读越来越多,知识和经典书籍的深阅读似乎被渐渐淡化。

然而近日,记者在信阳市平桥区,感受到的却是一种久违的“不一样”的场景:看到的是图书馆里旺盛的人气,听到的是礼堂、校园乃至家庭传出的琅琅读书声。

4月18日,在第2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由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方超和农村留守儿童在内的300多名演职员、1300多名观众共同参与的一场经典名篇朗诵,在该区展览中心会堂上空回荡。

九歌·东君》、《只能陪你走一程》、《相信未来》、《平凡的世界》,一段段的经典演绎,表演者充满激情的朗诵,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传统武术、书法、古筝、汉服礼仪等表演,又仿佛让观众经历了一场民族文化的对话和穿越。

会堂外面,春雨酣畅;会堂里面,书香弥漫。

这样的名篇朗诵会在平桥区已经连续举办6个年头了,而这只是该区建设书香文化、打造学习型社会的一个侧面。

平桥区(原信阳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先后走出了白桦、叶楠、韩素音等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爱书、读书在这里是传统,更是当下机关干部、学生、农民追逐的“时尚”。

与同行的区宣传部干部老刘闲聊得知,他几乎每年都会装订一本社科类和党报党刊的摘抄本子,现在都已经厚厚半柜子了,不管走到哪儿工作、采访,都习惯性地随身带个小本儿写写记记,收集好文章已经成为他的一个爱好。据他说,像他这样的机关干部在平桥有很多。

有不少当地人认为,相对于海量信息的快餐式阅读,知识和经典书刊的阅读更能让人终身受益。

自2010年起,平桥区就高标准新建18个乡镇公共图书馆,形成了以区图书馆为总馆,以乡镇图书馆为分馆,以村级图书馆为支馆,以数字图书馆为补充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图书馆年均接待读者21.7万人次,图书流通20万总册次,发放阅读证8万多个。18个乡镇公共图书馆和区图书馆,实现了“一卡通”和“统借统还”。

利用图书馆这一平台,该区把各种知识讲座、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如明港举办“查字典”比赛;龙井的“我爱看报纸”;长台关的“图书馆里来寻宝”、“中小学生该不该上网”辩论赛;胡店乡的“留守子女亲情对话”;甘岸、洋河等乡镇的“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记红色歌词”等系列活动,有声有色,入脑入心。

不仅如此,针对青少年的兴趣和需要,该区在各图书馆都开设了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区域,引导孩子们如何运用网络进行学习和阅读。为留守儿童开设学科教育辅导室,以及专门为方便留守儿童和父母沟通开设的电话、网络视频等。图书馆俨然成为老少皆宜的“精神家园”。

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图书馆,一场场经典名篇朗诵会,一次次贴近时代的读书活动,平桥人正声情并茂地诠释着“好书相伴一生,让书香洋溢平桥”的深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