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书画家写生河图洛书 《洛浦观澜图》跃然纸上

26.05.2014  21:18

洛浦观澜图》主创团队洛出书处笔会。(特邀摄影师 康留国 摄)

  

  经过紧张有序地启动、宣传、报名、筹备,百名书画家同绘《洛浦观澜图》进入写生阶段,洛阳版《清明上河图》已露出俏模样。

  2014年5月24日,雨过天晴,来自郑州少林达摩书画院的武石大师,与洛阳本地30名山水画家、人物画家,在洛阳桥北头的洛浦公园东门广场汇合,集体乘车,沿洛河两岸的洛浦公园、宜阳县灵山寺、五花寺,洛宁县的洛出书处等人文景观采风。另有百余名书画家自由结合,对洛阳市区段的龙门石窟、洛浦公园、隋唐城遗址等洛河两岸重要地标建筑、人文景点开始零距离接触写生创作。

  当天,《洛浦观澜图》主创团队,首站走进位于洛宁县西20公里长水镇的黄河最大支流洛河出峡入川交界地的河洛文化之源“洛出书处”。

  在“洛出书处”,《洛浦观澜图》主创团队探访、拜谒了“洛出书处”石碑,聆听了护宝人符建林父子的心声。符建林欣慰地说,“河出图”、“洛出书”这两幅上古神秘图案,是中华文明之始,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河图洛书也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标志,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最高成就,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有著名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洛浦观澜图》主创团队成员倍感河洛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文明的神秘和厚重,积众人之力再现现代版《清明上河图》使命光荣。纷纷挥毫泼墨,留下墨宝。著名画家杨瑞新还特地为62年义务守护“洛出书处”石碑的符建林画像,凝聚老党员的质朴与忠诚。

  在宜阳县灵山寺采风时,适逢灵山莲花公园开园。灵山寺是释源祖庭白马寺的姊妹寺,中国唯一一座坐南朝北的寺院,前临洛河,依山建寺。灵山莲花公园景区是灵山风景区整体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莲花观赏、温泉养生、水上娱乐、5D影院、水幕电影、梦幻观音、特色餐饮、别墅度假为一体的大型旅游休闲胜地。

  在宜阳县五花寺,《洛浦观澜图》主创团队探访、拜谒了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故里的五花寺塔。五花寺塔矗立在洛河的一条支流连昌河西岸,是黄河流域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在建筑、绘画、雕塑上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盛唐时,它连接着东京和西京的要道南崤道。历朝历代的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常常到此游玩,留下许多诗文。“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桃花乱落如红雨”等名句,为后世所传颂。

  据悉,《洛浦观澜图》首批主创团队由山水画家、人物画家、花鸟画家、印章篆刻大家、不同流派书法名家、辞赋名家组成。每个画家就自己擅长、熟悉的素材,画出草图后,与《洛浦观澜图》组织方洛阳雅俗共赏文化艺术研究院衔接,统一协调承担具体地段、地标、场景创作任务。由主办方统一提供上等安徽宣纸、墨汁、颜料。每个画家只完成70%的工作量,其余的部分将邀请海内外著名书画名家,以及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优秀人物代表补笔、润色。

  曾参与主创《万里长江图》、《新编清明上河图》、《白马寺春秋图》《龙门山色图》等长卷的国际中国画艺术大师、洛阳雅俗共赏文化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李麟,就百名书画家即将集体创作的65米《洛浦观澜图》长卷向参与集体创作的画家做了主题说明。

  《洛浦观澜图》计划主卷56米长,寓意56个民族大团结,副卷9米,共计65米长,寓意为建国65周年献礼!长卷东起黄河与洛河交界处的洛口,西到黄河最大支流洛河出峡入川交界地的河洛文化之源长水镇的“洛出书处”。南到洛阳区域的八百里伏牛山,北到母亲河黄河两岸。洛浦两岸的白马寺、灵山寺、洛出书处、龙门石窟、少林寺、隋唐城遗址公园、周王城广场、关林庙、洛浦公园、小浪底、汉武帝陵等著名景观,将在65名长卷中重点体现,反映洛浦两岸民俗风情的河洛广场狂欢月、国花牡丹、国粹河洛大鼓、

  豫剧、太极拳、洛阳水席等人物、民俗将在具体场景中与观众见面。

  全卷计划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用春夏秋冬展现河洛地区的人文风貌。从黄河与洛河交界处的洛口到汉魏故城段,描绘冬去春来的景色,体现五都荟洛的厚重;从佛教祖庭白马寺到洛阳市区段,描绘繁花似锦的春季,再现“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的盛况;出洛阳市区,到宜阳县境,描绘荷花盛开的夏季,再现莲花与佛教名胜灵山寺、五花塔的不解之缘。莲花在佛教被尊为“圣物”,佛教的莲花象征东方文化的风尚,宁静、愉悦、超脱和微笑,寓意无量佛如莲,无边佛如莲,人生亦如莲,和谐安祥则步步生莲。从宜阳县境到洛宁县境,重点描绘秋天神灵寨的红叶、上戈苹果、洛出书的翠竹等秋实与收获。

  以洛河南北两岸对应的地域,景色大体保持一致,诚可谓一幅“《洛浦观澜图》,描绘四季物,生末净旦丑,画别成家数”。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