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今日大选结果难测 盘点热门候选人

25.05.2014  12:17

【新闻摘要】 目前有约21名候选人角逐大选,“巧克力大王”波罗申科、“天然气公主”季莫申科,成为大选前就赢得不少关注的热门候选人,有舆论认为,此次大选最后将成为这两人的“正面交锋”。

新华网基辅5月24日电(记者张志强)5月25日,乌克兰将迎来1991年独立以来的第6次总统选举。选举对乌克兰人并不陌生,然而这次选举与以往相比大不相同,人们将在未曾经历过的情况下参加选举。

分析人士指出,外部势力的角逐、国内分裂的干扰,都对这次选举构成了一定的挑战,但这次选举可望产生乌克兰新的领导人。

外力参与下的选举

此次选举的不寻常之处首先在于外部势力的角力。乌克兰当局决定在5月25日提前举行总统选举后,俄罗斯曾持反对态度,认为这违反了乌前政权与反对派和欧盟代表达成的年底前选举的协议。美欧方面则力挺乌克兰当局,不仅坚决支持提前选举,还一再警告俄罗斯不得破坏选举,否则将加大对俄制裁力度。

美欧在不断打压俄罗斯、为乌克兰选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时,还从人力和财力上给予乌空前支持。监督乌选举的2784名国际观察员中的绝大多数来自欧美国家。欧盟派出了史上规模最大的观察员团,并宣布提供1000万欧元经费;美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1140万美元的大选资助,美欧的这种支持力度十分罕见。

分析人士认为,美欧的用意在于将乌克兰拉入西方阵营,使这个东欧大国脱离俄罗斯的势力范围。

令人颇感微妙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23日在圣彼得堡说,俄罗斯将尊重乌克兰选举结果,并愿与乌新政权开展合作与对话。普京的表态是否意味着俄对乌立场发生改变,抑或其有意拉拢乌未来当局,目前还有待观察。

这次选举的另一个不同寻常之处是,媒体上的气氛发生了明显变化。乌历次选举前,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充斥着竞选内容,街头会有很多造势活动。但眼下,媒体报道更多的是当局发动的“反恐行动”,东部地区民间武装与军方交火的战况。

分裂形势下的选举

乌克兰东部卢甘斯克州和顿涅茨克州的分离势力5月11日分别组织了地方独立公投,12日宣布独立获得高票通过,随后决定在当地建立“主权国家”,声称不允许“外国”在那里组织总统选举。

为了扫清总统选举道路上的障碍,乌克兰当局从5月初起加大了打击民间武装的力度,试图恢复对上述两州的控制。然而,军事行动进展缓慢,人员和装备损失较大,选举前控制两州的计划已无法完成。

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日前宣布,两个州34个选举委员会分支机构中的18个被民间武装占领。顿涅茨克市议会称,全市80%的投票站处于瘫痪状态。由此可见,乌东部两州的选举形势严峻。

乌克兰东南部是工业基地,人口众多。例如,顿涅茨克州在全国27个行政区划中是人口最多的,其近500万居民约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卢甘斯克州也有将近224万人口。两州的投票站大部分瘫痪,将对选举结果造成影响。

分析人士认为,除这两州外,在东部其他一些州和南部城市敖德萨等地,也有不少俄族或亲俄选民准备不参加投票。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选举的有效性会遭到质疑。

编辑:赵静 联系记者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