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为王!年薪差距百万的职业竟是这个

21.06.2016  15:59

  爱投顾举办的投顾大赛如同金融行业的“快男”“快女”,让曾经名不见经传、平均年薪不到10万元的股票投资顾问摇身一变跨入百万年薪的门槛。名列前茅的投顾们拥有华丽的实操战法,着实获得了股民们的惊叹,更是吸粉无数,甚至还有疯狂的粉丝假扮投顾老师的亲人混进宾馆,行径令人咋舌。

  投顾,一种年薪差距超过百万的职业,有人认为他们是销售或是证券分析师的唇舌,有人则认为他们是专门服务于企业大佬,让富人更富的始作俑者,还有人将他们视作散户福音。总之,投顾一直以来都是站在股市风口浪尖的弄潮儿,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如买卖时机、热点分析、证券选择、风险提示等,但意见仅供参考,决策由客户自行处理。

  就像对保险经纪人的偏见一样,普遍大众对于投顾也进入了一个理解盲区。我们对于保险经纪人普遍认识就是销售,不能在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之间提供应有的专业服务,并且大量的人员流动致使客户在理赔时缺少沟通的衔接,而在发达国家,除了体统中介业务以外更要充分代表保险人利益,并且更多的将保险作为投资的一种形式,与资产管理进行挂钩。

  投资顾问的职业素养及专业水平和保险经纪人还是具备很大的差异的,投顾的专业要求很高,国内仅有3万多人持牌上岗,想想每年相关专业毕业大学生人数,就知道进入券商或金融机构的门槛会有多高。想成为投顾最低的标准是通过相关从业资格培训后,具备有2-4年的从业经验,并且目前在职的人员才能为客户提供投资服务。由于从业人员的稀缺以及水平的参差,导致多数可以享受到服务的人群偏重于高端。

  对于职位的定义不清让很多客户产生了混淆。我们可以将投顾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偏重于客户沟通,以销售为主,一种是为客户提供服务,然而我们大多数在线下营业部接触到的投顾,都是以销售导向为主,这是券商实行投顾向营销的转型。

  随着爱投顾等炒股服务类软件的相继发布,非销售型投顾进入公众视线,投顾服务成为多数股民可以享受到的产品,然而又一矛盾迸发,通过投顾服务投资成功用户自然乐意买单,若是亏损,多数用户是不看大盘情况,而将问题归咎给投顾的水平。券商的首席或者金牌投顾自然在专业水平上毋庸置疑,然而对于其他的投顾,我们确实需要了解操盘水平才能判断,这也是为什么投顾大赛会召开的原因,除了服务于股民,也是券商挖掘人才的机会。

  爱投顾在组合跟投套餐中承诺触及止损线,退还服务费,从一定角度上解决了传统券商仅按照提佣收费的单一收费模式,但却让投资顾问人员压力大大增加,这不仅仅是对所在职券商投研能力的要求,也是对用户信任度的考验,并且所有的操作都将影响到未来的用户购买决策。

  另外随着私募在投资市场的风靡,将本身就存在巨大人才缺口的职业再一次推到尴尬的境地,高强的人员流动性以及培养周期,再加上监管制度的限制,也就不难承认为何同一职业能有百万年薪的差距了。

  作为一个股民,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国内券商在开展证券投资业务时能突破目前的发展情景,同时也希望爱投顾这类以投顾服务为主的APP能够教育市场,将产品链和客户市场细分进一步粘合,优化出不同类型的投顾,并且以财富管理的形式帮助用户进行投资分散。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