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陕西省分行创新小微金融服务侧记

15.02.2016  10:43

 近年来,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以“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为目标,积极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取得了突出成绩。目前该行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和增速均跃居陕西省四大国有银行之首。

  “流水线”助“小微”成长

  在小微金融服务中,中行陕西省分行推出全新业务操作模式——中银“信贷工厂”。“我们采用合理、简化、标准、端对端的工厂式‘流水线’运作模式,替代多部门‘三位一体’审批流程,以‘流程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急的特殊困难。”该行的业务人员告诉记者。

  地处兴平市的陕西鑫源恒丰有色金属铸造有限公司是中行的授信客户,该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铸件产品,被多家军工协作单位认定为合格承制方。2014年初,由于产品订单加大,企业资金出现不足,在发展中遇到了难题。中行陕西省分行得知该企业的情况后,迅速为其定制“中银循环贷”产品,为借款单位解决了期限三年的200万元贷款, 并根据该企业资金需求特点,采取分期偿还贷款本金、设置还款用款计划、授信额度内允许贷款随借随还等灵活授信方案,切实减轻企业还款压力及降低融资成本。“这笔贷款审批效率高,设计方案灵活,又给我节省了成本,真是太感谢中行了!”鑫源恒丰的企业法人拿到贷款后高兴地说。

  为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行陕西省分行采取业务下沉和定价下沉的措施:在小微企业资产业务下沉方面,目前该行向基层转授权率达到84.98%,较2013年末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168家网点实现新模式授信业务落账,落地覆盖率较2013年末提高37个百分点;2016年该行计划将网点转授权率提升至90%,业务覆盖率提升至70%。在定价下沉方面,该行将定价职能转授权全辖,分支行可以对信誉良好的优质小微企业执行不低于基准上浮20%的最低定价。

  据统计,经过多年努力,中行陕西省分行本地小微企业授信余额增速23%,高出各项贷款增速6%,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较上年同期增幅5.7%;到2015年末,小微企业授信余额约130多亿元,客户近1000户,当年累计发放小微贷款约80亿元,增速74%,增速为当地四大行之首。

  创新为“小微”企业添活力

  为了切实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行陕西省分行在产品创新方面狠下功夫:针对小微企业高成本搭桥“倒贷”的需求,推出“中银接力通宝”产品;针对果商、茶商及奶牛养殖业等农户,提供“苹果贷”等一系列支农产品;针对高新区科技企业密集区,复制“中关村”模式,推出“科技贷”、“园保贷”等产品。

  “我们通过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向批量化销售转型。在现有货贷通宝、保联通宝、应收通达等继续推广叙作的基础上,组织产品创新小组,出台产品创新奖励方案,不断推动信贷产品的创新。”该行中小企业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近年来,中行陕西省分行先后落地叙做了“中银集采通宝”、“银商通达”、“商标权质押”、“商票通”等产品,还针对小微企业资金链紧张情况,推广“接力通宝“产品,支持信誉好、产品有销路企业保生产、保销售,持续为企业经营注入活力,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在支农方面,中行陕西省分行于2012年开办“益农贷”业务,有力地支持了果商及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他们又结合陕西省农业发展的特点,重点支持延安地区的果商及临潼地区的奶牛养殖,累计投放贷款4860万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延安市属洛川县的苹果年产量达80万吨以上,而资金短缺是当地果库经营者经常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中行陕西省分行针对果库经营者开发了特色“果商贷”业务。从2012年开始支持当地果商,目前贷款余额达到9037万元,先后支持17家企业,而且辐射到了洛川周边的黄龙、富县、宜川等县的果库经营者。延安市全市四大万吨果库中有三家是中行的支持对象。

  做“有担当的银行”

  2015年,西安某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多家公司签订安防监控设计施工合同,由于前期施工项目甲方汇款周期较长,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无法承接新的合同。借款人想到银行融资但苦于没有土地房产提供抵押,正在焦急之时,中行陕西省分行了解到这个情况,他们第一时间派客户经理赶到企业,对公司上下游合作、待执行合同等情况与企业进行多次商讨,设计出以专利权质押为主,同时辅以部分应收账款质押的贷款融资方案,为客户批复授信总量1500万元。该公司王经理激动地说:“感谢陕西中行的雪中送炭,真帮了我一个大忙!”

  为了缩短小微企业申贷时间,中行陕西省分行设立了延伸机构。按照信贷余额、客户数分别设置二级信贷工厂、中小企业部、中小企业中心,为今后二级信贷工厂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人员、业务和机制基础。

  对于市场反应敏感的中小微企业,该行在审查企业贷款条件时,把第一还款来源的现金流量情况和企业发展前景作为主要考察对象,给予适当的信贷支持。他们还根据中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水平、筹资管理成本及当地利率市场水平等因素,按照有利于弥补资本成本、创造价值回报、防范风险、实现战略预期的原则,实行不同的风险定价,合理确定价格,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