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精神唱响安阳大地

08.12.2014  11:33

  眼下,古都安阳正掀起向“中棉所”学习的热潮。

  前不久,安阳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向中棉所学习的活动,学习该所“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不懈创新、勇攀高峰、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的精神。12月4日,安阳市召开座谈会,要求在全市迅速兴起学习“中棉所”精神的热潮。

  中棉所全称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957年在北京成立。1958年,他们响应党和政府“科研要深入生产、深入群众、深入产区”的号召,整建制搬迁至安阳县白璧镇大寒村,带队的是当时的农业部副部长,从此他们在豫北大地一驻就是57年。

  57年来,一代代中棉所人默默地拼搏着、耕耘着、奉献着,创造着一个个奇迹:1998年培育出我国第一个国审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29,使低龄棉铃虫的死亡率超过90%;2002年培育出我国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中棉所41。其中,中棉所29连续多年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棉花杂交种,占同期全国杂交棉累计推广面积的50%左右。至2012年,中棉所系列抗虫棉品种已达42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约占国产抗虫棉推广面积的1/3;国产抗虫棉市场占有率从1999年的5%逆转为2012年的98%,彻底击溃国外抗虫棉垄断。

  57年来,中棉所累计培育中棉所系列品种88个,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66项,其中,国家级大奖22项,包括一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个)、二等奖11项。仅1990年至2010年间,中棉所系列品种就累计推广3.57亿亩,占同期全国棉花种植总面积的26%。中棉所并因此成为全国农业科研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其学术带头人、原所长喻树迅在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记者 任国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