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再现”甲午战争

26.07.2014  18:28

日本是怎样蓄意发动甲午战争的?日本侵略者是如何大肆屠杀无辜的?台湾军民是怎样浴血抗击日本侵占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公布的4500余件清宫档案,“再现”了甲午战争。

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对清宫甲午战争档案进行了系列开发,近期将清宫所藏4500余件甲午战争档案全面整理公布,影印出版了《清宫甲午战争档案汇编》50巨册,并为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历史不能忘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展》提供40件甲午战争时期的档案。

国家档案局副局长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胡旺林介绍,清宫甲午战争档案揭示了甲午风云的全过程,充分昭示了日本蓄意发动甲午战争的图谋,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和野蛮残忍的本性,真实记录了北洋海军将士血战到底的悲壮画面,更记载了台湾军民英勇悲壮的反割台奋争。

胡旺林表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合作编纂出版的大型档案文献《清宫甲午战争档案汇编》有3个特点:一是全面系统,对清宫所藏甲午战争档案进行了全面的整理编纂,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部甲午战争档案文献汇集。二是史料翔实。这批档案是从清中央政府的角度审视甲午战争,真实反映了晚清政府面对日本入侵的应对策略,如实记录了日军入侵的野蛮行径,不少档案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如日本在旅顺制造的大屠杀,日本政府为掩盖丑闻一直说这是外界“夸张渲染”,北洋大臣李鸿章在给朝廷的电报中则详细记述了旅顺大屠杀的惨景,“旅顺街道所杀民人实有二千六七百,以大坑收埋。各山兵民被杀尤多,皆未掩埋”。三是保持原貌,该书采用影印原档形式予以出版,反映出历史的真实。

胡旺林表示,发掘档案,鉴往而知来;汲取教训,知耻而后勇。时至今日,日本总有一些顽固的右翼分子还在做当年的“甲午梦”,还在打“东洋霸主”的算盘。120年前的甲午风云告诉我们,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图谋,我们务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我们必须牢牢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国弱必然挨欺。这是中国人民从甲午战争和近代以来屡遭外来侵略的悲惨经历中得出的刻骨铭心的教训,也是我们今天纪念甲午战争的意义所在。 

相关链接

甲午战争珍贵档案

■北洋大臣李鸿章电报:

日军在旅顺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1894年11月22日,日军侵占旅顺后,兽性大发,连续实施四天大屠杀。时人孙宝田在《甲午战争旅顺屠杀始末记》中记述:“除有家人领尸择地安葬者千余外,据扛尸队所记,被焚尸体实有18300余人。”北洋大臣李鸿章在11月30日有一份电报给朝廷,专门奏报旅顺大屠杀的详情:经专人实地查探,“旅顺街道所杀民人实有二千六七百,以大坑收埋。各山兵民被杀尤多,皆未掩埋”。

■台湾巡抚唐景崧向朝廷奏报:

台湾属倭,万姓不服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后,朝野齐声反对割台。4月20日台湾巡抚唐景崧悲愤奏明,台湾民众“涌入衙署哭声震天”,纷纷呼喊“台湾属倭,万姓不服。

日军在台湾登陆后,台湾民众纷纷组织义军进行抗击。据载,在台湾军民的顽强抗击下,日军死伤31800多人,这个数字比日军在整个甲午战争中伤亡的人数还多将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