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有钱人不吃什么 答案是大熊猫

02.11.2014  22:34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10月23日发表题为《中国人曾经认为大熊猫是怪兽》的文章称,中国对熊猫的喜爱其实只是近年来的现象,虽然这种喜爱很强烈,但并不是出于动物保护主义的深厚文化。

美国《环球邮报》最近揭露了破坏性的穿山甲贸易,称“中国有钱人正在将这种奇异的动物吃光。”中国人认为这种长有鳞片的食蚁兽是一种美味。《环球邮报》称,这种可爱的动物(一名专栏作家称之为“四脚松果”)已经成为全世界走私最严重的哺乳动物,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人喜欢吃它们。其他报道也警告说,稀有的熊类、老虎和蜥蜴也在成为中国人的盘中餐,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中国人不吃什么?显而易见的答案是大熊猫,这种濒危熊类已经成为中国5000年历史的同义词,是最奇特的橄榄枝,是毛茸茸的外交拓展工具。但是,熊猫明确“撤下菜单”的时间并不太长。

文章说,中国对熊猫的喜爱其实只是近年来的现象,虽然这种喜爱很强烈,但并不是出于动物保护主义的深厚文化。在动物权益和保护方面,中国表现不佳,而大熊猫是极少数不可能进入某些中国人汤锅的动物。国民对于大熊猫的喜爱或许可以为今后保护其他物种提供参照。

文章介绍,这种黑白相间的熊上升为中国国家象征是上个世纪逐渐发生的事情。(中国的12生肖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其中包括神话中的龙——但没有熊猫。)《壹读百科》今年6月刊登了一篇题为《大熊猫:从怪兽到国家象征》的文章。文章称,在古代,中国人害怕熊猫,把它称之为吞食金属的黑白“貘”,这是一种类似猪的食草动物。这种熊会从山上下来,寻找竹子、铁或铜制的器皿,它可以把城门上的钉子都吃得干干净净。美国生物学家和博物学家乔治·B·沙勒在1993年的著作《最后的大熊猫》中指出,中国人曾经为了获取皮毛而捕猎大熊猫,因为他们相信睡在熊猫皮上可以驱邪,并且有助于调节妇女的经期。他们还认为熊猫尿可以化解卡到喉咙里的刺。

虽然人类显然曾在史前时期食用大熊猫,但现代中国人很少吃这种动物。人们常说中国人“四条腿的除了桌子不吃什么都吃”——包括豪华宴席上的炖驼峰、猴脑和鱼翅。中国人的大胃口甚至延伸到了一些宠物身上,狗、兔子甚至猫,有时候都会成为汤锅或火锅里的食材。但熊猫宴却闻所未闻。它们显然过于珍贵而不能食用,但它们的味道恐怕也上不了餐桌。沙勒的书中详细介绍了对冷志中的审判。1983年1月,26岁的四川农民冷志中无意间用陷阱捕到了一只带有无线电项圈的熊猫。为了掩盖证据,他把熊猫切碎煮熟。由于太难吃,他最终把熊猫肉喂了猪(他还给了一些他的姐姐)。法庭最后判决冷志中入狱两年。

尽管很少被捕杀食用,但熊猫曾因它的皮毛而成为狩猎对象,或者仅仅是为了消遣。1928年4月,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儿子克米特和西奥多成为首批捕猎中国大熊猫的西方人。兄弟俩说他们同时开枪,都说自己射中了大熊猫。他们对这次捕猎活动非常满意,于是撰写了《追踪大熊猫》一书。1939年,纽约时装设计师和社会名流露丝·哈克尼斯在四川弄到了一只雄性小熊猫,她用奶瓶喂它,并取名为苏琳。苏琳最后成了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的明星。

但在伦敦,尽管遭受了危险,一只无国籍熊猫的突然受宠还是让这只熊猫成为了标志。1957年,原本卖给一家美国动物园的熊猫姬姬发现自己无家可归了,因为美国与共产主义中国无任何正式关系,拒绝这只熊猫入境。但1958年伦敦动物园成功买下姬姬,很快它就成了动物园的明星。当时,新成立的世界自然基金会也设在伦敦,还没有确定会徽。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没有比可爱的姬姬更好的选择,于是在1961年将这只熊猫的形象定为正式会徽,此后这只嚼着竹子的黑白生物就成了野生动物保护的国际象征。

世界自然基金会会徽的选择有助于将国际社会对这种物种的担忧与中国解决熊猫数量缩减和栖息地破坏问题的新举措联系在一起。1962年,中国将大熊猫列为保护物种,1963年,首个人工繁殖大熊猫基地诞生,1987年,偷猎大熊猫被定罪,至少要判10年甚至死刑。即便如此,杜绝偷猎大熊猫还需要时间。1987年,香港海关截获了3张走私的大熊猫皮,1988年,中国逮捕了203名大熊猫偷猎者,缴获了146张熊猫皮。

文章说,虽然如今故意伤害熊猫令人无法想象,但其他熊类并没有享受到同样的保护。中国人现在仍在使用从黑熊、马来熊和棕熊身上提取的胆汁;这种物质据信具有疗效,是传统中药的一种成分。然而提取胆汁是一个痛苦且具有侵害性的过程。一些熊胆农场长年把熊锁在很小的笼子里。这种双重标准令亚洲动物基金会创始人谢罗便臣(微博)非常不满。她对《外交政策》杂志记者说,看到中国各地熊农场里的其他熊类“受到伤害和残酷剥削”“让人非常难过”。谢罗便臣在一封发自新西兰的电子邮件中写道,她从未听说把熊猫用于传统中药或补品的例子。她说,熊猫和其他熊类“拥有许多共性,但受到的待遇却有天壤之别”。

只有少数人敢于对保护熊猫提出异议,称这种努力注定失败且浪费金钱。中国当然不会质疑自己。它在保护熊猫上耗费了大量资金,从建立繁殖基地到研究工作,但每年通过向海外动物园租借熊猫和在国内向游客展示熊猫也赚取了数百万美元。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科学家在人工繁育大熊猫上攻克了技术难题,2010年取得的突破也许将有助于人工繁殖大熊猫回归野外。大熊猫通常一胎生育两子,但熊猫妈妈很难照顾两个幼崽;一个简单但有效的创新是让其他人工繁殖雌性大熊猫照顾其中的一个幼崽。

大熊猫是动物权益的象征,但在人们通常的想象中,它其实不是熊——它们是卡通形象,是电影《功夫熊猫》的产物,是中国旅游景点卖的毛茸茸的熊猫帽子,甚至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5个福娃中的一个。2009年1月,当北京动物园的雄性大熊猫“古古”咬伤一名闯入其围栏的男子时,人们都惊呆了。受害人张校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说:“我一直以为它们很可爱,只吃竹子。”

熊猫在自然环境下自由漫步还是一个挑战,因为现在只剩下大约1000只野生大熊猫。看到野生大熊猫是一个重大事件。今年3月,四川的一只大熊猫跑到山下的村庄里,村民们拿着相机争相去拍照录像。

文章称,有迹象显示,对熊猫的热爱或许可以延伸至其他物种。吃鱼翅的现象急剧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篮球明星姚明等名人发起的反对虐待动物的行动。今年6月,动物权益保护人士发起抵制每年一度的玉林狗肉节,他们有时会身体力行地阻止将狗运往玉林市。至于穿山甲,中国今年4月宣布,反走私法不仅适用于惩罚偷猎者,而且适用于故意食用濒危动物的食客。违法者可能会被判入狱十年。该法律适用于420种不同的濒危物种,包括老虎和金丝猴。通过打压中国人的胃口,政府也许最终能够遏制需求。

【责任编辑:王利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