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谋新篇 七大亮点接轨国际促升级

16.06.2016  18:21

国务院新闻办于2006年、2009年分别启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和“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经过10年发展,“两个工程”已经有了一定的量的积累,截至2015年底,版权输出总量保持连续上升态势,从2007年的1132项,跃升为2015年的4375项(注:不含中国港澳台地区、不含数字出版物),增长近4倍;“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共与71个国家的564家出版机构达成资助协议1454项,涉及2792种图书,47个文版;“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与24个国家59家海外出版机构达成资助协议95项,涉及957种图书,15个文版。

6月7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主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第12次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总结“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10年成绩,研究部署“十三五”期间中国图书“走出去”工作。会上公布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年度综合排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以版权输出584项、项目入选率33.33%、结项率96.39%的成绩位列集团单位榜首位,南方出版传媒、时代出版传媒分列集团第二、三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位列单体社榜单前三。

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崔玉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四川省委宣传部部长甘霖,国新办对外推广局局长张雁彬、副局长李智慧,总局出版管理司司长周慧琳,总局进口管理司司长蒋茂凝、副司长赵海云,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张晓杰等出席会议。

十二五”期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围绕国家对外宣传重点推动中国主题出版物走向国际图书市场,在版权输出、实物出口、合作出版、资本“走出去”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也为“十三五”进一步接轨国际谋篇布局,呈现出七大亮点。

亮点1  主题出版又有新成就

一批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认识全面、真实、立体中国的图书走出国门。2015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成员单位配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积极向国外推介精品出版物,如中国出版集团的《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中国道路与混合所有制经济》等体现“中国道路”主题的力作备受关注;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与10家外国出版机构签订协议;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带你微信带你飞》《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等反映现当代中国国情与历史文化、保健养生等传统优势类别图书并驾齐驱,成为输出内容题材上的主力军。

亮点2  当代作家进入欧美市场

2015年,一批中国当代作家在国际上打响了知名度,逐渐形成粉丝效应。曹文轩的作品目前已实现了英、法、德等14种语言文字的出版,版权输出到50多个国家,《青铜葵花》英文版获得英国笔会奖并于今年4月获得国际安徒生奖。

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获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获得《华盛顿邮报》《纽约客》等西方主流媒体大篇幅报道,入选《卫报》“2015年度图书之最佳科幻奇幻小说”图书榜,英文版在全球的累计销量已超过11万册。作家麦家仅在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出版的作品,已经输出版权34个语种、44个版本,在亚马逊网和全球图书馆收藏榜上名列前茅。

亮点3  中国机构积极融入国际出版圈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努力拓展国际出版渠道,积极参与国际出版事务,提高国际影响力。2015年《全球出版企业排名报告》显示,全球出版企业50强中,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位列其中,凸显中国出版力量在国际上快速崛起。五洲传播出版社获得全球最大数字内容图书馆发行商和数字图书馆平台搭建商美国OverDrive公司颁发的“最佳多语种出版社”奖。江西中文传媒旗下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在博洛尼亚书展上获评“亚洲地区年度最佳出版社”。

亮点4  从选题上把握“走出去”内容走向

从选题策划入手,精心策划适合外国读者阅读的内容,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二次创作,建立恰当的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是对外出版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需要大力气去探索和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选题策划力求国际化,组织中外专家学者、出版社就国际关注的中国问题进行研究,遴选出最受关注的选题,并请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撰写,策划出版了《人民币读本》《大国的责任》等图书,力求在内容编排和叙事角度上适合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成功实现由国内出版市场向国际出版市场的定位转变。浙江大学出版社建立“走出去”项目的作者库和译者库,对于所有语种的翻译文本都增加了母语使用者尤其是汉学家的润色,为保证输出图书翻译质量,摸索出了一条国际联合创作的工作流程。

亮点5  探索宣传推广新途径

2015年,很多成员单位通过书展、研讨会、媒体宣传、专家书评等多种渠道加大输出图书的宣传推广力度。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为推动《三体》三部曲的版权输出与全球推广,设立了英文专属网站,并在脸谱和推特上注册账号,宣传《三体》英文版最新动态,并委托加州大学传媒学院的营销策划团队,为《三体》三部曲制作宣传短片和主题曲。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书展上推出《超堡队——美国陆军第20航空队与中国人民共同抗战图集》,邀请对该话题有情怀、感兴趣的“美国老兵协会”,组织中外嘉宾现场对话。习近平主席访英国期间,中国青年出版社承办了“伦敦中国图书节”,受到了英国出版发行界、文化界、教育界的关注与欢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利用美国书展举办了“理解中国”英文版图书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

亮点6  “走出去”战略布局长远

从战略层面进行国际化中长期布局,已经成为各家普遍的作法。中国出版集团明确了坚持以版权、项目、翻译、数字化、人才、机制六个要点为核心的“十三五”期间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思路,紧紧抓住“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和“中国发展道路的学术化出版”这两个中心话题,坚持“近期做响、中期做开、长期做强、总体要做实”的基本方针,形成欧美、新兴国家、亚非拉主要国家和周边国家四个市场逐步开发的基本格局。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搭建10大平台为“走出去”助力,以并购、合资或全资成立出版公司,构建海外文化交流平台,包括理论出版平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平台、“作家经纪人”平台、儿童文学版贸平台、数字化平台、凤凰汉语APP等。人民卫生出版社把“中国医学文化走出去”项目列为国际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包含中医文化、西医文化、公共卫生、养生保健四大部分“走出去”,现有产品和即将出版的新产品近400种。

亮点7  资本输出海外  布局显规模

在中国出版机构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全面加强,海外布局初具规模。中国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等合资或独资在世界主要国家建设分支机构,积极推进跨国经营;中南传媒、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通过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国际资本运营和国际市场竞争。目前中国新闻出版单位已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450多家,本土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涌现出凤凰传媒国际有限公司、中国青年出版社国际有限公司等一批运营良好的本土化公司;五洲传播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等10家单位在阿联酋、俄罗斯开设了分支机构,形成一批战略支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共同创办的“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孔子学院”在牛津成功揭牌,这标志着全球首家由出版机构与国外大学直接合作共建、同时也是首家具有出版特色的孔子学院正式成立。

挑战难度升级加码。尽管成绩显著,但挑战和困难进一步升级也成为大家的共识。首先,从目前看来,“中国热”持续升温,国际社会迫切希望全面了解和认知中国。但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仍将长期存在。出版业既要把握国际市场巨大需求的机遇,更要冲破种种有形无形的文化壁垒。其次,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但文化精品力作还较稀缺。虽然文化“走出去”主体日趋多元,交流多层次发展,但文化精品力作特别是畅销热销的中国出版物还不多,选题上重传统轻当代,重政策轻需求,影响力上有数量缺质量的现象依然存在。出版业要努力把重大选题打造成鲜活的中国故事,把重大主题出版物打造成生动精彩、耳熟能详的故事载体,让外国读者想看爱看、看有所思、看有所得。再次,出版业转型重组发展良好,但国际竞争能力尚待提高。当前,出版业资本和产品全球性流动提速,国际版权贸易稳步增长,数字化转型增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的版权制度与国际逐步接轨,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但同时,中国出版业在国际业界还比较年轻,在资本、渠道、人才、人脉、国际视野、国际经验等方面储备不够,重版权输出轻本土原创、重选题策划轻营销推广等情况依然存在。中国出版业要牢牢把握出版全球化的趋势,积极对接国际出版标准、规则、规范和法律,整合优势资源,大力拓展对外业务,与全球出版同业同台竞技,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