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拉开三十年磨剑序幕

12.03.2015  10:32

      今年3月5日,李克强在他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他说,“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更深度的解释,中国准备利用30年的时间,从现在的“世界工厂”,变成世界的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年”只是为未来30年的发展,奠定一个牢固的基础。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将面对经济转型,从中低端制造,努力向中高端制造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需要把当代迅速发展的信息和通信技术,融入整个制造领域,实现工业生产、销售、储存和服务的智能化。为了保护环境,一切生产和消费活动,都必须讲究节能减排,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境。惟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走向制造强国的轨道。

      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于2012年成为世界制造业最大的国家,制造业产量超过美国,实现2.1万亿美元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球20%。之后三年,这一比例继续上升。中国有2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全球第一。有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绝对垄断的地位。例如,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重超过40%,煤炭、水泥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彩色电视机、电脑、手机、汽车等大众产品的产量,也占据了世界产量的很大比重。

      在产量占优势的情况下,中国人突然觉得少了点什么。一部苹果手机在中国制造,中国的人工费用占手机最终销售价格不到5%。中国一年生产2300多万辆汽车,但是,五分之四为国外品牌。国内品牌的发展虽然迅速,可是质量远不如外资品牌。卖三辆国产汽车的利润还不如卖一辆国外品牌汽车。2012年,中国钢材产量突破10亿吨,可是,每吨钢的利润,只能买几根冰棍。全国660多家大中型钢铁企业,220多万职工所实现的利润,只有世界三大矿业巨头利润总和的15%,而这三家企业的职工加起来还不到25万人。

      不仅利润薄,而且,这些大宗产品,都是高耗能、高污染产品。中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品的比重超过70%。最污染的7个工业产值占重工业产值37%,可是它们的能耗却占工业能耗的70%以上。2010年至2012年期间,每年GDP增长的最后3个百分点,都占能耗总量的10个百分点以上。

      这种资源“掠夺型”生产模式,利润低、就业强度低、能耗高、污染大,是“中国制造”的“耗散”型增长模式,难以持续发展。

      是重度污染、要素成本上升、国外竞争加剧,迫使中国在2013年以后进入“中高速”增长轨道,迫使中国政府和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今后工业的发展模式。这三年的GDP增长速度慢下来了,大家有时间反省“中国制造”何去何从的问题。

      李克强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思想,不是否定中国制造业过去所取得的成就,而是认真对待在“新常态”下,强调制造业在中国经济的基础作用前提下,认真思考新的发展路径,认真谋划如何从一个制造大国向一个制造强国的转变。

      2007年世界经济危机以后,发达国家纷纷抛出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国家战略。美国的“再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再兴战略”,法国的“新工业法国”,等等。这些国家对制造业的重视,无形给“中国制造”带来压力。而东盟国家的快速工业化、南亚的发展和拉丁美洲的再度崛起,也正在不断削弱中国的国际竞争优势。被夹在制造业价值链条中间的中国,需要绝地逢生,需要提升其整体技术水平和每单位产品的价值含量,需要提高自我创新能力。

      只有创新,才能打造自主品牌,才能抢夺世界市场的价值高地。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但是,中国的跨国公司,能够制造出让全球消费者为之疯狂的品牌,一个也没有。韩国的现代、三星、LG,KIA,经过50年的努力,现在有的产品已经超过日本品牌。德国制造业的质量和价值创造能力,世界无敌。日本的电子产品,依然不衰,日本的汽车,傲视中高端市场。瑞士的手表、精密仪器、制药、金融服务质量之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与之匹敌,这个人口不到600万的欧洲小国,生态环境美丽无比,人均收入名列世界前茅。

      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向一个制造强国转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路漫漫兮其修远”。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国家工程。除了国家要有清晰的战略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整套体制机制,无数的高端人才,才能成就这项工程。

      创新机制的建立,需要国有、私营两大部门的全面开放和竞争。国有企业,政府,很强势,但是创新缺乏体制动力和灵活性。私有部门有创新的动力,却缺乏创新的能力和财力。体制上,必须结合国有、私有两个部门的优势,排除体制机制干扰,让市场有序、有效的配置资源。政府如何通过金融和社会服务,帮助企业整合资源,促进科技创新和产权保护,锁定规模大、影响大的战略性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生产,都是亟待解决的宏观决策问题。

      在企业层面,任何企业,都必须排除急功近利的思想,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以最大的能力和耐心去满足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求价格优势,而忽略质量和产品安全的忧患问题。

      大陆的消费者到日本买马桶盖,品牌服装和鞋帽。他们没有想到,这些马桶盖,服装和鞋帽,大多在浙江等沿海地区制造。中国的企业,本来就有制造这些产品的能力,而且成本是最终卖价的10%左右。中国所缺的,不是制造能力,而是品牌设计能力和市场的信誉。如果自己能够设计,能够树立起质量的保障体系,中国的产品,完全可以做到世界一流。政府监管不到位,不得力,往往使少数假冒伪劣企业的产品充斥市场,使那些有能力、守本分的企业,不知所措,最后,还是“同流合污”,也制造低质产品,给“中国制造”打下“低俗、靠不住”的深深烙印。

      不过,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喜人的发展。例如,高铁、核电、建筑工程、材料和互联网等方面,已经领先世界。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国外开工,或已经签订协议的铁路工程已经有1万公里,投资总额3万亿人民币。这是非常可观的规模。中国的建筑材料,已经被广泛地利用到国外的建筑中。例如,我在伦敦看到一个住宅小区,其建筑材料就是从中国进口的,不仅质量高,而且由于标准化生产,可以大大加快建筑速度,这一点已经超过了英国,是了不起的事情。

      我在重庆的街头,看到长安产的自主品牌汽车,外观很美,价格便宜,说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很有前途。重庆市在石墨希的制造方面,也迈开了可喜的一步。2014年生产100万平方米石墨希,产值50亿人民币。中国首次用石墨希作为材料生产的3万部手机,就在重庆。每部手机售价不到2500元,其电池的寿命比普通电池寿命高数倍。

      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虽然是很艰难的事,但是,中国却已经具备了成功的条件。客观上,不转变,中国经济就会进入死胡同。可是中国人民、政府,不会甘心,全国上下,都有一种冲劲,这是成功的基本条件。其次,中国已经具备了覆盖面很广的制造业产业体系,众多的企业和勤劳的民众,具备了攀登高峰的基本素质。

      中国转型的最大障碍,就是政府的执政能力还有待提高;一些企业的“不守信”和“急功近利”,需要时间和竞争来净化;个人的社会责任也有待提高。政府、企业、个人的全面升华,是中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先决条件,有了这个先决条件,创新将成为必然,中国产品走出去占领世界高端市场,也将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