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洽会"活动综述

09.09.2014  11:38

    9月8日,为期三天的2014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驻马店圆满落幕。已成功举办16届的农加工洽谈会,犹如一块能量强劲的“磁铁”,吸引着八方宾客。

  190多个参会代表团,5000多家参会企业,近2万名参会客商,本届农加工洽谈会市场化程度更高,盛况空前、成效显著,实现了“更新、更高、更实”的目标。

  亮点频现

  图片、视频、沙盘和文字等形式,集中展示农业部命名的108个中国美丽田园,推介发布河南20条秋季休闲农业旅游精品线路。展会期间,首次设立的休闲农业展区,参观的客商络绎不绝,成为今年展会的一大亮点。

  银企交流、项目签约、金融界领导和专家分析交流当前国际、国内金融政策走势,研讨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政策措施……展会期间,首次举办的投融资交流暨银企对接活动不仅人气旺,而且效果明显。

  “今年新增一些符合市场和企业需求的活动,让本届展会亮点频现。”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欧阳海洪说。

  具体来讲,投资贸易签约项目数量多,187个农产品加工重点投资项目进行了签约,投资总额530亿元;科技成果发布和科企对接质量优,472项最新农产品加工技术成果参与转让和合作交流;主食加工业特装展水平高,14个省、区、市设立了主食加工业特装展区,集中展示、推介主食加工技术、装备、名品、精品。

  彰显国际范儿

  9月6日上午,3名美国客商来到奕夫食品展区,对展销的月饼表现出浓厚兴趣,品尝后连连称赞,并踊跃购买。

  在展会上,不仅国内商品卖给了外国客商,泰国靓汤和海鲜酱、法国原装红酒、澳洲龙虾……来自国外的美食也让参会人员大开眼界。

  今年展会,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家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展。泰国皇族素博亲王更是亲任团长,带领东盟代表团参会。

  欧阳海洪告诉记者:“今年开设‘境外展区’,就是想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鼓励中国农业企业积极走出去,到东盟、到世界各国寻求更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变身“高大上

  陕西今年第一次组团预订主食加工业特装展位,40多岁的汉中商户刘荣梅,把商品摆在特装展位里,觉得提高了一个档次。刘荣梅坦言:“今年特装展区把公司获国际博览会金奖的产品的优秀特质烘托了出来。”今年的展会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声、光、电技术,使整个布展新颖别致、大气美观,真正把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果展示出来。

  今年,网络“农洽会”与实地展会实现了“双剑合璧”。展会举办方利用中国农产品加工信息网、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网,及时发布会议信息,并为参展企业免费进行网上宣传,常年开展网上展示贸易,使农洽会成为“永不落幕的展会”。

  此外,展会期间,众多参展企业开通微信平台,与客商互加关注,实现线下线上两条途径交流。

  “信息化使展会显得更加‘高大上’,我们希望通过现代化的渠道,扩大展会的影响力和效果。”欧阳海洪说。


作者:河南日报 记者 卢松 方化祎 曾昭阳 高长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