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难题——中原传统美术保护传承座谈会发言摘录

27.03.2015  13:04

3月21日,中原传统美术保护传承座谈会暨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启动仪式在淮阳举行。中原传统美术如何保护传承?文化部非遗司司长李雄、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和省内外非遗保护专家及省内市县文化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了研讨座谈,详细研讨破解中原传统美术保护难题。本刊本期撷取与会领导和专家发言中的要点,以飨读者。

文化部非遗司司长李雄:

培养非遗专家要有国际化视野

河南省前两年做了稀有剧种的抢救保护工作,现在又开始进行传统美术的抢救工程,这几年非遗保护一直做得很好。

传统美术的界定范围如何规范,常态化保护的阶段应该怎么做、怎么更规范?这是文化部非遗司一直在考虑的问题。今年要把各方面工作规范起来。专家提出的传承人管理办法实行动态管理,应该有进有出、有评估制度等,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非遗工作中逐步去做。

近年来,河南省较重视各级非遗保护中心建设,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保护队伍建设力度还不够,全社会对非遗保护工作不够重视,我们有责任加强工作力度。其次,要加大非遗保护经费的投入。

今后要重视非遗专家队伍的建设。目前,国家级非遗专家年龄存在老化现象,今后要培养一批通晓外语的中青年专家,从中锻炼专家队伍的外向型发展,让非遗保护能够与国际对话。

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

做好中原传统美术保护传承

今年和明年河南省文化厅将启动全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要利用两年时间将全省美术的非遗家底搞清,档案建齐,另外做一些基础工作。

非遗保护开展时间较短,和文物保护相比较落后,由于经验特别是投入不足,面临的形势很艰巨。我们将抓好法律法规的落实,加大保护方面的投入,在队伍建设、专业力量培养、传承人的扶持等方面做好工作,这是我们当前文化工作的一大课题。

河南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孙鹏:

推进传统美术传承保护的几点思考

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对河南省内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内的传统美术项目进行保护,按照“六个一”的标准,努力使传统美术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我们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建设,为每个项目和传承人建立一套纸质和数字记录档案。建立非遗展示馆、传学所,传承基地,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借助这些平台举办专题美术展览,向群众免费开放。进行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点项目,营造保护氛围,推进传统美术进社区、进校园。

在保持传统工艺本真的基础上,期待各级保护单位和传承人提高美术产品的创造设计水平,改进呈现作品的方式,注重大众的审美和需求,提高衍生品的开发。

南京大学教授、非遗专家徐艺乙:

加大民间美术品的科技保护

中国的民间美术源远流长,它和中国的文人美术,观光美术和宗教美术等同出于原始美术,更多是从原始美术直接过来,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它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联。

从民间收回的实物很容易出问题,它在生活中是动态性的,一旦将它收集到非遗中心等机构办公室,放到库房、橱柜里时,它就处于相对静态,这样的话,第一易霉变,第二易受细菌侵蚀,第三会变质,所以对民间美术资料进行科技保护,很重要。

很多年轻传承人缺少传统文化素养,他的价值标准可能是模糊的,所以需要专业人员悉心辅导和传授相关知识,使传统美术在年青一代手中能可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所长、非遗专家邱春林:

传统美术要守住本真

中原传统美术面临的局面是,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像淮阳的泥狗狗等在近年变化很大,但是文化识别性越来越弱。

市场化的脚步离传承人越来越近,每个艺人都要揣摩客人的需要,城市的需求跟乡村不一样,特大城市跟二线城市又不一样。传承人要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时尚的东西,这样一来,文化特征就被改变了。

如何在变化中守住一些核心要素,就成为非遗保护工作者特别要思考的问题。

河南省非遗专家刘建友:

抢救传统美术保护工程正当其时

第一,要有针对非遗传承人的管理制度。要提出要求,进行年终评估和动态化管理。

第二,在投资上要加大。要改变“中央给的多,省给的有,县和市给的少"的“倒三角”投资方式,给传承人提供良好的传承环境。

河南省非遗专家乔台山:

把古村落传统美术作为重点来抢救

建议选择濒危、亟待抢救的项目进行保护,将古村落的传统美术作为重点抢救项目。包括传统琉璃等建筑构件及古村落中古旧家具等进行优先抢救,因为传统村落消失了,非遗载体也就消失了。

河南省美术馆馆长、非遗专家化建国:

要去农户家挖掘原始作品

河南美术馆展览展出的传统美术都是是原汁原味的,比如举办和门神相关的展览的展品,就是我们就到朱仙镇一幅一幅精心挑选出来的。

美术馆展示的目的,是做引导,让大家认识什么是传统美术。尽管民间美术也要随着生活的发展有变化,但是不能形成变异,不能为了商业而商业,不然这个路子就错了。

河南师范大学教授、非遗专家李新生:

加强和教育资源结合

河南省非遗保护工作任务艰巨,打造专业化团队需要通过传承人的培养来实现,但是全省高校还没有关于非遗的专业。政府应该鼓励院校对非遗人才进行委托培养。

将优秀传统美术的保护传承提升到社会共识和文化战略,让学生从小认识和熟悉传统美术,慢慢就会在社会形成共识。氛围营造好了,对艺术品的尊重、热爱,就会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