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出台意见:确保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段伟朵
此次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中西医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不少家庭的老年人,身体有啥不舒服,也更愿意挂“中医号”。我省中医发展,未来有啥规划?记者获悉,近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健全服务体系,发挥独特优势;改革培养模式,巩固优化队伍;提升中药质量,推动产业发展;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开放合作;完善管理机制,制定保障政策等5方面对我省未来中医发展作出部署。其中提到,我省将建中西医协同机制,确保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
【利好】到2022年,建成25个省级中医专科诊疗中心
完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意见》提出,到2022年,建成25个省级中医专科诊疗中心;依托市县两级中医医院,建成30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支持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医联体、医共体,强化城市中医医院对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指导帮扶。市县级中医医院全部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完成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设置全覆盖,中医医师配备达标,25%以上建成示范中医馆。
此外,提升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建设省级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多发疾病和重大疑难疾病多学科联合攻关和临床协作。围绕骨伤、肿瘤、儿科、肛肠等专科和肺病、心血管病、艾滋病、糖尿病等专病,优化诊疗方案,推广成熟技术,研发有效药物,提高临床疗效。推动中医专科建设提质升级,向重点学科发展。建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西医会诊制度,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
【明确】我省将建中西医协同机制,确保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
《意见》提出,要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我省将建立中医药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调机制和重大传染病防治中西医协同机制,确保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建立中医医院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合作的疾病防治机制。
此外,发展中医治未病服务。促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到2022年推广20个适宜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患者的治未病方案。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全部设置治未病科和老年病科。建设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推广基地。
【康复】到2022年培养500名中医康复医师,三级中医医院全部设置康复科
强化中医药特色康复能力方面,《意见》提出,我省将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依托现有资源布局一批中医康复中心,推广中医康复方案,研发康复器材。到2022年培养500名中医康复医师,三级中医医院全部设置康复科,建设一批示范中医康复科。促进中医药、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推动中医康复进社区、进家庭、进机构。
【传承】建设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室,到2022年培养200名代表性传承人
鼓励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意见》提出,中医药院校要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支持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加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能力培训。实施“仲景人才工程”,办好仲景书院和仲景学堂。按规定评选省级名中医,建设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室,到2022年培养200名代表性传承人。
此外,挖掘和传承精华精髓。开展中医药古籍、文献普查登记,推进数字化保护工作。挖掘整理传统中药制剂技术,收集筛选民间中药单验方和技术,建立合作开发和利益分享机制。鼓励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授徒活动。鼓励设立中医药博物馆、展览馆和服务体验区,支持建设张仲景博物馆、伏牛山中医药博物馆。打造以张仲景文化为核心,涵盖洛阳正骨文化、怀药文化等富有历史底蕴和地域特征的中医药文化体系。支持中医药文化研究和成果推广。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到2022年建成10家以上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来源:大河客户端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