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已有18个水厂接纳丹江水 力保清水永续北送

22.04.2015  10:29

  春日的中原大地上,清清丹江水不舍昼夜浩浩奔流。记者4月21日从省南水北调办获悉,在去年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通水后,我省正全力以赴续写调水鸿篇,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河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主战场,16.54万移民浩荡迁徙,10万建设大军克难攻坚,为如期实现通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程通水后,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等中央领导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部署,及时把工作重心由建设管理向运行管理转变,确保工程安全平稳运行,确保调水水质始终达标。”省南水北调办常务副主任刘正才说。

  为确保我省用好丹江水,广大建设者不断加快配套工程扫尾工作和受水水厂建设。截至4月21日8时,全省累计有18个水厂接水,2.5亿立方米丹江水已润泽沿线城乡,综合效益初步显现。

  “丹江水口感甘甜,家里的水壶也不结垢了。”用了几个月丹江水后,许昌市帝豪实业家属院的方女士感触颇深。郑州市柿园水厂负责人则给出了理性的对比,黄河水浊度数值为10,丹江水仅为2。

  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越来越多受水区群众舌尖上的甘甜体验,离不开中原对丹江水水质的全力呵护。

  我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质保护工作,把清水永续北送作为庄严承诺和政治责任,郭庚茂书记、谢伏瞻省长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近年来全省上下切实加大水源地水污染防治力度和沿线生态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省在水源地累计关停并转污染企业801家,积极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规划内181个项目中,167个项目已顺利完工,我省在国家组织的两次规划实施情况考核中均排名第一。

  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已将500多家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拒之门外。干渠沿线正在加快绿化带建设,千里干渠将成为生态走廊、清水走廊和绿色长廊。

  4月10日,我省划定了1595.89平方公里的丹江口水库(河南辖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丹江水水质增加了一道安全屏障。

  目前,丹江口水库和总干渠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今年1~3月份,12个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记者 张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