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倾力打造15个民生项目 打造低碳生态城市

27.08.2015  15:53
洛阳市一些区已经使用集成太阳能光伏发电,为生活提供便利。

  □记者 樊雪婧 通讯员 戚德文/文 记者 王亚鸽/摄影

  核心提示|公共照明使用风能光伏混合发电、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九成人行道林荫覆盖……以后,这些不再只是美好想象,而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

  昨日,大河报记者从洛阳市住建委了解到,洛阳已入选全国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综合试点城市,《关于加快推进洛阳市中欧低碳生态城市示范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从紧凑式城市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标准等九大领域为低碳生态洛阳描绘蓝图。

  洛阳为什么能入选,什么才是低碳生态城市,成为试点对洛阳有什么意义,老百姓能体会到什么实实在在的变化。今日起,本报将持续关注中欧低碳生态城市的多个合作项目。

   入选洛阳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优势功不可没

  近日,经中欧双方联合评审,作为河南省唯一入选城市,洛阳携手珠海成为全国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综合试点城市。那么,欧盟看中了洛阳是为什么?

  对此,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能够申请成功,咱洛阳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优势功不可没。”他介绍说,中欧低碳生态城市综合试点,并不是简单意义理解的“生态环境好”,而是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最终推动城市向低碳生态化转型,不断提升城镇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而这其中,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是重要领域之一。

  那么,成为试点能给洛阳带来什么实惠?“引进和承接西欧低碳环保的理念,促进与欧洲国家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的直接交流,同时,提供技术培训,普及低碳城市建设的有关政策和应用技术。”他表示,目前,已经合作实施了“高新区洛深创新生态科技城规划”、“伊洛河生态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等15个具体示范项目,通过试点、示范,为洛阳探索可实施、可复制、可借鉴的低碳生态建设模式。

   目标 2020年,洛阳将成中西部低碳生态城市样板

  根据《意见》,洛阳试点示范城市周期为4年(2014年-2017年),2015年打好基础、2016年全面实施、2017年持续推进,2017年年底将基本完成试点任务,力争到2020年,在城市低碳生态建设领域取得新实效,成为中西部地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样板。

  在洛阳市中欧低碳生态城市示范工作的顶层设计中,有不少亮点:“利用新技术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城市,解决城市交通、住房、基础设施、垃圾处理等现实问题,注重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风貌,延续城市文脉,注重混合用地和产城融合。

  那么,如何合作呢?该负责人介绍说,欧洲联盟组织出资930万欧元,将主要用于综合试点示范城市的规划编制、技术指导、人才培训交流、工具箱、能力建设等费用支出,其中10%的资金用于当地政府配套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