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女婴被弃医院9个月爹妈一直不现身 护士成女婴最大依靠
9个月大的依依在医务人员的搀扶下蹒跚学步
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儿科重症监护室里,有一名特殊的女婴,名叫依依。由于妈妈遭遇一场车祸,还没足月的她就提前来到这个世界上。经过河科大一附院儿科医生和护士的全力救治和精心呵护,住院27天的依依可以出院回家时,爸爸妈妈却没有来接她,目前已经在河科大一附院儿科生活了9个多月。
【不幸】一场车祸让她提前来到这个世界
8月5日上午,记者在河科大一附院儿科见到了依依,肉嘟嘟的小姑娘长得白白净净,大大的眼睛,长长睫毛,见人就笑呵呵的,十分讨人喜欢。
2014年11月4日,怀孕32周的依依母亲刘女士,不幸被一辆汽车撞倒后,送往河科大一附院妇产科救治,产下当时体重仅有2000克的依依。“女性正常怀孕分娩周期应该是37至40周,依依是早产儿,多脏器还发育不成熟。”河科大一附院儿科主任医师郭春燕告诉记者,刘女士在产科就诊,依依被送到儿科急救,因为早产,依依被诊断为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和缺氧缺血性脑病。曾一度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她,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暖箱保暖,经过医护人员的悉心呵护和全力救治,顽强的小依依终于度过了危险期,一天天好了起来。
入院27天,依依的身体状况恢复良好,可以出院与父母团聚了。可没想到的是,当医生打电话联系依依父母来接孩子出院时,依依的父母在电话中满口答应,但人始终没有出现。
郭春燕告诉记者,2015年1月之前还能和依依父母取得联系,但却一直不来医院接孩子回家,1月之后,电话很少再有人接听。依依的大伯偶尔会到医院来看望孩子,但依依的大伯也没有把孩子带回家的意愿,只是说会和依依爸爸说,让他们来接孩子。
【呵护】医生、护士成了女婴最大的依靠
“我们救治过被遗弃在路边的婴儿,孩子康复后就送往洛阳市儿童福利院。可像依依这样被父母留在医院不接回家的,还是第一次见,所以最开始给依依起的名字是一一。”河科大一附院儿科副护士长徐伟告诉记者,看着这个刚刚度过危险期的小姑娘,大家都很心疼,想到医生护士都是她的依靠,就改名依依。
依依从出生起就一直生活在河科大一附院儿科,现在住在儿科重症监护室里的一间小屋里,屋里摆放着双层婴儿床还有大家给买的凉席、蚊帐、爬爬垫、儿童小推车、学步车和各种玩具。“我们儿科的医生、护士轮流照顾她。”徐伟说,她没有分管负责的病人,陪伴依依多点。“依依很乖,十分惹人怜爱。”徐伟说,大家都发自内心地疼爱她,这个护士给买衣服,那个医生给买玩具,连到医院来实习的学生知道依依后,都给依依买很多物品。已经退休的、70岁高龄的“护士奶奶”也经常专程回到医院来看依依。
“对于早产儿,营养是她生存下来的一大考验。依依需要母乳喂养,可却见不到亲生妈妈。”徐伟说,为此,儿科里有一位正在哺乳期的护士薛甜甜,每天上班后都抽空给依依喂母乳。随着依依渐渐长大,鱼肝油、营养奶粉等营养品也从未断过。东西都是大家自费购买的,现在还给她喝鲜榨果汁,变着花样给依依做好吃的。
【关爱】每周末带孩子回家感受家庭温暖
为了依依的健康成长,该院儿科的医生护士都费尽心思。记者注意到,依依的手腕上还系着条红绳。徐伟告诉记者,那是端午节时,有护士在网上看到说小孩子在端午节要戴五彩线手链,专门买线给依依编织的,还买了长命锁,期望依依能够吉祥平安。过年时,大家也把依依重症监护室里的“闺房”布置一番,扎上彩色的气球,和依依一起过年。
为了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该院儿科护士长昌爱慧、徐伟、郭春燕等医生护士,一到周末就带依依回家。“孩子跟我回到家,靠在沙发上看电视,别提多开心了。”昌爱慧说。
“依依晚上9点准时睡觉,10点40分的时候肯定醒。”“100毫升奶不够,得150毫升才行。”一说起关于依依的事情,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郭春燕在周末把依依带回家,经常带依依的昌爱慧不断打电话叮嘱依依的生活作息习惯。昌爱慧告诉记者,小孩感冒发烧其实是常有的事,但大家照顾依依比照顾自己的孩子还要小心翼翼。
【期盼】孩子渐渐长大最需要亲生父母关爱
在儿科病房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依依一天天健康成长起来。依依满月了、百天了、会抬头了、会坐了……儿科的医护人员用手机随时抓拍记录依依的每个“第一次”。儿科工作的微信群,经常被依依的照片、小视频刷屏。徐伟告诉记者,现在刚满九个月大的依依已经有14斤了,虽然看起来没有足月生产的宝宝大,但身体发育基本正常。
记者采访中,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徐伟开始给依依准备午餐,煮鸡蛋和面条。徐伟告诉记者,依依越长越大,慢慢就会爬、会走了,一直住在监护室也不是长久之计。孩子需要的营养越来越高,科室只有一个电饭锅,没其他厨具,只能做简单的饭,经常是中午回家做了饭给依依带来。
徐伟表示,从科室主任到实习生,每个人都很疼爱这个小姑娘,虽然大家对她有百般的不舍,但还是希望依依能够早日回到家庭中,得到父母的关爱。“别人再多的关爱也代替不了亲生父母,一天天长大的依依此刻最需要的是亲生父母的呵护和陪伴,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昌爱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