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丨在博物馆豫见美好生活

18.05.2023  11:10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    编者按

       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本报以“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为主题,分别从博物馆陈展理念、博物馆研学以及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三个角度,以全省各地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展陈、社教、研学案例,呈现河南博物馆事业最新发展态势,展现文物多重价值,更好搭建博物馆与公众的沟通平台。

    5月17日,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学生们走进开封市博物馆,参观丰富多彩的藏品,了解历史文化、感受展品的厚重历史。李俊生 摄

       博物馆成为“第二课堂

      河南日报记者 温小娟

      “3000多年前,二里头先民们都吃什么粮食?他们怎么种植农作物?”5月16日、17日,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的400多名学生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研学《夏都农场·五谷种植》课程,孩子们参观博物馆学习历史知识,深入了解先民们的衣食住行,并体验开盲盒播种五谷。

      《夏都农场·五谷种植》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最新推出的研学课程,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该博物馆此前开发的研学活动“最早的中国”“夏都诞生记”,涉及考古发掘体验、陶器修复等方面的课程,成为大众研学活动的热门选项,极大发挥了传播中华文明的窗口作用。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研学教育部主任李媛说,博物馆研学课程以夏文化为核心,同时延伸至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知识、黄河文化等不同方面,根据课程难易程度,分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类别。“我们希望以研学的形式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李媛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近几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以深度体验和实践学习为目的的研学活动不断升温。在此背景下,各地博物馆与学校、社会机构开展紧密合作,推出了形式多样的研学课程。博物馆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是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

      今年,洛阳博物馆《我是小小策展人之“我眼中的古都洛阳”》研学课程,入选第四批河南省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该课程以“策展”为主线,使学生在策划、实施一个真实展览的过程中,沉浸式了解河洛文化,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探究的精神。今年4月,该馆推出的“沉浸式实景剧场体验+夜宿”项目,结合“研在博物馆、玩在剧情里”的设计,成了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大众研学的热点。

      今年以来,河南博物院常设的研学课程《博物馆里“趣”寻宝》,吸引了一批批学生前来体验。学生携“寻宝图”进入展厅,依次寻宝,直至八个展厅全部参观结束后,研学老师对活动中涉及的文物进行解读,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华夏文明的发展过程。

      河南博物院社教部主任林晓平说,近年来,河南博物院相继推出“历史教室云课程”“特约讲解主题课程”“国宝守护特训营”等系列研学课程,同时逐步面向社会开展全龄段、统一化、突出研与学紧密结合的大型研学,满足了公众多样文化需求。

       数字化让博物馆“厚积薄发

      河南日报记者 郭歌

      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日报联合全省各地博物馆打造的“指尖上的国宝”栏目,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推出第100期数字化“国宝”。一年时间里,该栏目汇聚全省各地博物馆“三维”数字文物、视频或数字展览馆,让“”在博物馆、“”在库房中的文物“一点就到家”,在指尖上“”起来、“”起来。

      近年来,我省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一改过去的“严肃”形象,借力“线上”与“线下”实现创新与传承,以脑洞大开的策划创意、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实现了和大众的“双向奔赴”。

      河南博物院先后在支付宝上线了地下室互动产品“一起考古吧”“全国首个AR弹幕服务”“全国首款有声数字纪念票”等一系列数字化尝试;开封博物馆里的巨幅动态《清明上河图》,让观众真实体验“东京梦华”的繁荣昌盛,复原水运仪象台、活字印刷术等让人叹为观止;洛阳博物馆推出的《夜游洛博记》系列第三期“唐代妆容”在网络平台开启,50多万名网友在直播间“夜游”洛阳博物馆,观看唐朝文物复原妆容,学习2000多年前妆容背后的历史文脉……这些原本珍藏在橱窗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的遗迹、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通过全息呈现、数字孪生、多传感器融合等新体验技术,在满足公众多元、个性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为迈向“元宇宙”提供一种文化坐标。

      在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胡钰看来,新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的运用,无疑是当代博物馆文创发展中极具显示度和内生力的趋势。打造文物的数字形态、形成文物的数字空间、推动文物的数字互动,各种沉浸式、互动式的数字博物馆为传统博物馆建设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河南省博物馆数字群落二期正式上线,新增项目全景馆、3D文物板块,集中展示部分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成果,不断丰富博物馆数字群落的展现形式,为网友提供足不出户、线上趣游博物馆的全新体验。

      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认为,“流动的博物馆”让传统博物馆的被动社会教育服务变为主动延伸宣传教育,通过启发和培育,带动更多人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在古今相通、虚实交织的数字时代,博物馆逐步成为古今对话和虚拟增强的试验场,以数字化持续升级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厚积薄发”。

       顶端上线博物馆地图

       精品陈列展“”起来

      河南日报记者 张体义

      5月16日,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终评会在福州举行,33项入围终评项目中有4项来自河南。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文以化人字以载道——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基本陈列”,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的“巍巍亳都王都典范——郑州商代都城文明展”,郑州博物馆的“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上海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共同策划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等都是2022年度的热门展览,也是反映我省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省全面提升以学术研究为支撑的博物馆陈展。河南省文物局坚持每年开展“河南省优秀陈列展览”评选活动,提升陈列展览内容和形式设计水平,积极推荐参加“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李琴说,精品陈列展览是吸引观众的核心力量。近年来,以河南博物院为龙头的河南博物馆行业,秉持“传播目的明确、内容科学简洁、重点亮点突出、观众喜闻乐见、公众积极参与”的陈展理念,策划推出了一系列深受观众好评的展览。创新理念,更好诠释陈展内涵,河南博物院“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基本陈列是将中原文化的源头性、核心性、连续性、融合性和创新性引向深入的一项重要实践。开拓视野,更好拓宽陈展外延,不少展览吸收了新的考古发现材料和研究成果。科技赋能,将5G、VR、AR等新技术融入陈列展览,以多种手法让“文物活起来”,将线下陈列与智慧博物馆、线上呈现相结合,将参观体验与现代科技和生活方式相结合,增强体验感。同时,我省博物馆还引进了一些外国精品展览,河南博物院引进的“金字塔·不朽之宫展”、郑州博物馆引进的“微观之作:英国V&A博物馆馆藏吉尔伯特精品展”等都深受观众好评。

      郑州市创意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胥昌群说,近年来,我省博物馆建设方兴未艾,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郑州博物馆新馆、仰韶文化遗址博物馆、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等都推出了新的大型陈列展览,河南丰富的博物馆建设项目提升了本土展陈设计单位的水平,立足河南,融汇南北,创造出“中原气质”的风格意象,精品陈列展览正在成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塑造的重要打卡地和旅游目的地。

       “隐居”大学里的博物馆

      河南日报记者 曹萍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很多著名博物馆值得一看,高校中“隐居”着的一批“小而精”的特色博物馆也颇有看头。跨越千年历史的粮食生产用具、郑州产的第一批收音机、各个朝代的钱币……在河南10余个高校博物馆中,藏着不少“宝贝”,等待更多人来发现和认识。

      在位于郑州高新区的河南工业大学校园内,有一座中国粮食博物馆。民以食为天,中国的粮食文化源远流长。走进博物馆,从古老的斛、斗、升、合等粮食称量器具,到泛黄的历代粮食文书,再到粮食生产加工器械的发展演变,可以了解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方方面面。

      中国粮食博物馆名誉馆长师高民介绍:“学校的前身是郑州粮食学院,在粮食文化研究方面有深厚的积淀,是博物馆建设的坚实基础。目前,博物馆设有两大展区,收集了各种粮食文化资料40余万件。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有个钱币博物馆,河南农业大学拥有中原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农业博物馆,南阳师范学院藏有一个独山玉博物馆,郑州轻工业大学建有电子科技博物馆,河南中医药大学建有中医药博物馆……一校一馆一特色,立足不同学科特色是高校博物馆的“基因”。

      建在大学校园里的博物馆,服务高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是首要任务。最近,郑州大学地图博物馆正式开馆,这也是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项标志性成果。

      “地图博物馆可以充分发挥学院传统学科的基础优势,结合地理信息、计算机科学等新兴技术搭建起多学科交叉的桥梁,在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形成办学特色上作出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高俊说。

      除了服务高校,如何让高校博物馆不只是“藏在深闺人未识”,而是让更多人走进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成为高校博物馆的新议题。中国粮食博物馆探索“牵手”中小学,把孩子们请进博物馆参观学习,同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走出去,开展公益讲座,把粮食文化带到中小学校园。

      “由于面临人员、管理等方面的难题,目前高校博物馆的社会开放程度还远远不够。高校博物馆可通过与政府、社会组织合作,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更多地向公众敞开大门。同时,发挥专业研究优势多编撰相关图书,作为博物馆的‘文化使者’,不断扩大影响。”师高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