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考研年却泄题数道 市民调侃:严了考生却漏了“考官”

03.01.2016  12:57

  

  从2015年11月份开始,凡是在国家统一考试中,组织出现作弊的,除了面临高额罚款以外,还将面临判刑,因此紧接着2015年12月份的研究生统考被大家称为有史以来最严“考研年”。而就在2016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刚刚过去不久,一则考研出现漏题的消息就点炸网络和朋友圈,引来一片哗然。一些市民调侃,史上“最严”考研年,严了考生却漏了“考官”。请听记者李欣洁的报道:

 

 

 

  说起来高考和研究生统考,大家首先会想起来一个字,严!考试时有严格的考场纪律、有严厉的监考老师,有严肃的考场氛围。想要作弊、投机取巧,光想想就让人毛骨悚然。采访时,当大家得知这么严格的考试居然出现泄题事件,这么严丝合缝着的考题对于一些人来说居然已经不是秘密,让人有些不可思议。

  "我听到以后觉得很惊奇,这种考试不是都很严格么。"

  "听说过有作弊的,没听说过泄题的,比较少这种事。"

  "通常大家首先能想到的作弊方式就是小纸条、替考、无线针孔耳机,泄题一般很少。"

  从网上网友的爆料材料来看,考研泄题内容多是微博、微信截图。其中,截图显示有英语考题的翻译、完形填空、重点单词答案和提示等信息。有爆料人称,截图是相关考研微信群、QQ群和一些考研机构流传答案的证据,结果显示和后来的英语二考试内容完全一样。采访时,一些市民认为,如果网友爆料属实,那么泄题这种行为对于考生而言不仅不负责,而且不公平。

  "肯定是内部人员,一般人接触不到试卷,还是保密工作没做好"

  "这就是一些人借用手中的权利,在做一些违法、违规的事情,这样的话他就违背了公平的原则,很多人家没有门路的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考研,结果却因为这种个别人破坏了这种公平性。"

  还有一些市民认为,考研是为了让自己能有更好的发展,那些倚靠作弊或是不正规渠道的来文凭的人没有真才实学,徒有研究生的称号,是自欺欺人的一种表现。

  "我感觉还是通过努力考上去,如果是通过作弊考上没什么意思,毕竟你自己想往上学,如果作弊考研还不如本科毕业走入社会去工作。"

  "你必须要靠自己努力的,你没有真材实料,你的能力和你所得到的东西不匹配,最终后果还是要自己承担的。"

  "我觉只要是考试就要规规矩矩的,自己真才实学考上去的。如果你考的是医学院校,靠作弊考上的,将来可能会给别人的健康带来危害,牵扯的就是生命的问题。这对国家、社会、个人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