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之下的火车加水工:站台“框”内 日行20公里有余

11.02.2019  08:11

严寒之下的火车加水工:站台“框”内,日行 20公里有余

上水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陈骏实习生张阳文记者吴国强摄影

2月10日13点11分,随着一声长鸣,从深圳西开往兰州的K131次列车带着一身的风雪气息缓缓驶入郑州火车站,它将在这里停留20分钟。

铁轨的另一侧,头顶棉帽,戴着橡胶手套的火车给水工迅速行动起来,抄起水管,插入注水口,开阀,拧上水管……一套动作干净利落。“没了水,在火车上就没了吃和喝,想洗把脸都不行。”给水员安坤告诉记者。

给水四班总领班安坤告诉记者:“这一节车厢里就有百十位乘客,他们的用水就全靠一个水箱,如果是长途坐车,没有了水,那不是遭罪吗?!”

上水完毕,安坤将高压上水管拔出注水口,只听“砰”的一声,水管中的水被强大水压冲得四处飞溅,安坤被溅了一身。

为了抢时间,安坤顾不上擦掉身上的水,立即跑到下一节车厢的注水口处查看上水情况。短短二十分钟的列车停站时间里,他们四人必须完成13号作业区里停靠的17节车厢的给水作业。

一趟车跑下来,安坤的棉袄和鞋子都湿了,“这都不算啥,天气更冷些的时候,火车水箱的注水口都会被冻上,我们还得拿工具先敲开外面的冰块,再捅开注水道才能开始加水”,安坤拿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形除冰工具向记者示范。

一趟车给水完毕之后,信号楼告诉安坤的班组,相邻的11号作业区在10分钟之后将有列车进站,需要补水作业。“我们班组负责7个作业区,也就是7条轨道,现在又是春运时间,加开的车辆比较多,所以一天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基本都得在外面。”安坤说。

穿过安全通道到达新作业区之后,记者注意到安坤湿了的鞋子表面已经结上了一层白白的冰凌,“其实也还好,我们每个人都备有两双鞋子,换下来的湿鞋子就用值班室里电暖器烤一会,不过确实没时间跑回去,多跑跑脚就暖和了。”安坤的同事说。

春运开始后,郑州站平均每天有360趟左右的列车进出站,也就是说给水班组每天得为6000节车厢加水,平均每一名给水员在每天的工作时间里要完成120节车厢,近130吨的上水量。

记者拿起用来上水的水管试了试,一根水管就有着近30斤的重量。“这个管子可真的不轻,里面缠有钢丝,耐高温耐高压还防冻。”安坤说。

据了解,一列火车的长度是400~600米,像安坤这样的给水员每天要在这个距离上抱着十多米的水管跑30个来回,虽然活动区域超不过站台这个“框”,但每天的总里程数却有着二十多公里,一个月下来,便相当于跑了十几个马拉松。

在水井旁边,记者看到因为户外的严寒,水管外面已经结上了一层“冰壳”,从上水开始到结束只有不到10分钟,可给水员每天都要经历这样的严寒。

安坤告诉记者,每天的13时30分至15时30分和凌晨0时至4时两个时段内列车比较集中,上水工几乎两三个小时都要站在室外、不停歇地为列车上水。

“春运忙时,我们在寒冷的户外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往往是这趟车刚走,下趟车就来了。不能上厕所,也不能喝水。”安坤说。

【责任编辑:张怡 】 【内容审核:李敏雪 】 【总编辑:甄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