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过年回家请陪父母聊聊天
中新河南网郑州2月10日电 (马艳梅 通讯员 黄洪勇) 近段时间,视频“麻雀、父亲与儿子”的故事在网上很火。一对父子坐在花园里,面对父亲一次又一次的同样问题“那是什么”,正在看报纸的“低头族”儿子不耐烦了。“么-啊-麻,七-月-雀”儿子把“麻雀”二字故意说的凸显,因为他不明白父亲如此做的目的,不明烦躁腾空而起,埋怨、斥责扑面而来……
父亲被儿子一顿爆吼,没有说话默默回屋了。随后,父亲拿出一本儿子的成长日记,上面写道“今天,不久前刚满三岁的儿子跟我在公园玩,我们前面有一只麻雀,儿子问了21次‘那是什么?’我回答了21次。他每次问同样问题的时候,我都拥抱了他,我不生气,因为这是个天真、无邪、好奇的小男孩。”
心理专家称,老人普遍缺乏最基本的精神慰藉,孤独、忧郁、失眠……,正慢慢侵蚀老人的身心健康。孝敬父母除了不让父母担心和照顾好父母的生活起居外,更要多和父母沟通交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
【调查】老人期盼有人说说话
“春节,您最希望儿女们做些什么?”“儿女们很忙,平时没有空来看我。春节回家,做母亲的就希望儿女们能陪我说说话,聊聊天,我就心满意足了。”“做父亲的,总想听听孩子们说说他们的工作。”记者调查时,众多老人表达了一致的想法。
“你们别管了”、“我很忙,没时间考虑”、“你们老了,说了你们也不懂”……针对同样的话题,30岁左右的我们吐槽最多的是“怕和父母聊天”“怕父母问为什么”。
春节大迁徙中,很多人一路风尘往家赶,就是为了家人的团聚。而对于那些“手机控”、“低头族”来说,过年回家除了“和同学朋友聚会”,多半时间都花在了“看手机”、“玩IPAD”上。老爸本来想问问你,最近生活、工作是否如意?却看你不停地翻手机,只好欲言又止。老妈本来想问问你,最近有没有遇到意中人,他或她长得咋样,为啥不带回来一起过年?却看见你专注的盯着手机忙活,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现状】孤独正侵蚀空巢老人身心健康
一项调查显示,随着大量子女外出务工,2014年我国空巢老人约有1亿人。
去年除夕,68岁的刘德秀老人特别开心。“我有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趟家。过年前两天,大儿子就提前赶回来了,大孙子还带来了出生才两个月的宝宝,我都当上太奶奶了!”刘德秀高兴地说,“一家人陪着我说话,可真好!”
可是过完大年初六,刘德秀就再也高兴不起来了,儿孙们纷纷回去上班、上学,屋里一下子变得空空荡荡。刘德秀虽然习惯了子女不在身边的生活,可热闹过后的巨大反差还是让她一下子难以适从,“孩子走后,我就成天一个人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这里摸摸那里看看,说不出的滋味。实在难受了,就闻闻孩子们用过被子的气味。”
老人们的这些变化,记者也通过对子女的采访得到了印证。38岁的张二华在郑州打工,因为工地临时有事,原本趁春节在家呆上七天的他只在家住了三天就走了。张二华说,离家那天,他就明显地感觉到了老母亲的落寞,跟此前的开朗判若两人。后来,他打电话回家,发现原本爱唠叨的老母亲变得沉默寡言了。
去年过年,武汉的路先生发现妈妈总和IPAD的汤姆猫说话。路先生颇不理解,一个“鹦鹉学舌”的汤姆猫多没意思。妈妈说“平时都是一个人在家,游戏不会,上网不会,无聊时就玩这个,起码我开口说话还有个回音。”路先生听完很难过,心中的惭愧无以言表。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已经连续5年跟随单位医疗下乡的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心理专家王传升博士解释,“由于子女常年在外,空巢老人普遍缺乏最基本的精神慰藉,随之而来的疾病如孤独、忧郁、失眠……,正在慢慢侵蚀老人的身心健康。”
【提醒】“话疗”有益,技巧很重要
“老人从孤独、寂寞再到抑郁,是一步一步渐进的,抑郁和自杀却只有一步之遥。”王传升解释说,“老人孤独阶段,孩子如能及时陪父母说说话,聊聊天,就阻止了疾病的发展,效果往往非常好。”
老人精神生活的渴求之一,便是希望儿女多和他们说话、聊天。特别是单身老人,形影相吊,怅然若失,最怕精神上的寂寞。陪父母聊天,是对父母最好的尉藉,也是他们最需要的精神赡养。
针对聊天技巧,专家给出建议:儿女们每当遇上亲身感受的事,想方设法告诉父母,与他们分享,遇上父母不知道的新名词,时尚语,适当做一下解释;遇上不同的观点,求同存异,及时换个话题,不要让父母产生“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感觉。
团聚,不仅仅意味着“见面”。今年过年回家,请多留些时间给爸妈,听他们唠唠家常,陪他们出去走走,给他们讲讲外面的世界。他们或许会唠叨,也可能反应有些慢,请不要着急,对他们多一些耐心的陪伴和沟通。带他们慢慢理解你的世界,就像他们曾牵着你慢慢了解他们的世界。(完)
百味人生话春节:回家过年 给爸妈做一桌新疆菜
过年回家,你有多少时间陪爸妈?
“陪父母聊聊天”该是过年回家的“必要功课”
过年回家,您为父母做点什么
回家过年 陪父母说说话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