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专业代言】——毛凌风:手持画笔绘心声

05.04.2017  07:13

  午后,我们来到了毛凌风的画室。走进屋内,我们便被墙上风格各异、色彩鲜明的画作所吸引。空气中漂浮着颜料的特有味道,随处可见的画笔和调色盘,堆在角落中的瓶瓶罐罐,画架上还未完成的水彩小稿,一切是那么的杂乱无序,却又显得十分自然和谐。

  初次见面,毛凌风带着眼镜和帽子,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对人也很客气随和,给我们的印象是洒脱低调的。谈及自己选择油画专业的初衷,毛凌风坦言是出于自身的兴趣,而这份兴趣的产生与他家庭的熏陶是分不开的,“我的父亲就是画油画的,自己从小看他画到大,也渐渐萌生想去从事这一领域的想法。”他说。

  怀揣着父亲的希冀与自己的梦想,毛凌风于2013年考入我校艺术学院油画专业。油画专业的授课方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课,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另一部分是实践课,可以训练学生们的绘画技巧。对油画专业的同学来说,写生无疑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大家带着画箱,从封闭的教室走向山间田野、街角巷陌;拿起手中的画笔,在自然中汲取养分,在生活中寻找灵感。三年多的日子里,毛凌风和老师同学们从河大出发,将脚步迈向四面八方。“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写生,是去海边。我记得当时,画到一半的时候就涨潮了,放到下面的一些油画盘和颜料没来得及收好就被海水冲走了。同行的一群人在水里打捞,虽然忙乱,但大家在一起很开心。”毛凌风回忆到。

  三年多来,通过跟随老师的学习和自己的努力,毛凌风对绘画的掌握和理解都有新的突破。大一,他凭借画作《三人行》获得河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三等奖;大二,他的作品《头像习作》获得河南省首届小幅水彩展二等奖;大三,一幅《带毡帽的藏族少年》让他荣获山西省第十七届水彩展二等奖。此外,他的画作也曾先后两次入选河南省第十九届和第二十届新人新作展。为了进一步锻炼自己,毛凌风除了参加画展和比赛之外,他还经常在一些期刊上发表论文,开网课和办课外培训班。步入大学以来,他没有过多地去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而是选择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步,用行动代替空想。

  从清晨到傍晚,与颜料为伴,对毛凌风而言,绘画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直到现在,他还一直保持着一天至少画六七张速写的习惯。“无论近几天画的水彩小稿,还是三年下来画的一些大的油画、水彩写生和创作,一直画下来,不只是技术的提高,同时思想意识也在不断变化。”绘画教会了他要认真的观察对象,而不是呆板盲目的重复,“重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会摧毁一个人的精神与灵魂。”他认真地说到。谈及绘画,毛凌风认为“观察”和“表达”尤为重要,“无论是各种情况下,都要画出自我的感受。”这是他一直秉持的想法。

  当我们把自己的专业,化作心底的喜爱,哪怕朝九晚五,仍会精彩不断。正如毛凌风很喜欢《温夫人的扇子》里写的一句话:他的故事就是一个潦倒诗人的人生。虽然生活窘迫,他却在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