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保护与发展和谐共赢——河南大遗址保护初显成效

12.11.2014  12:22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长期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位置,分布着大量古代聚落遗址、古城址、古墓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等大遗址。在列入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150处大遗址中,河南省有16处,另有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3处跨省项目。自2005年我国大遗址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委及学术界对河南省大遗址保护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指导、支持,河南省扎实工作,将大遗址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全方位保护大遗址

河南省现有的16处大遗址集中分布在郑州、洛阳、安阳、三门峡、平顶山、信阳、开封7个省辖市范围内,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郑州市辖区内的大遗址包括郑州商城遗址、郑韩故城遗址、新密古城寨遗址、巩义宋陵4处。洛阳市辖区内的大遗址包括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邙山陵墓群5处。安阳市辖区内的大遗址包括安阳殷墟、内黄三杨庄遗址2处。三门峡市境内分布有北阳平遗址群和仰韶村遗址2处。另外,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位于平顶山境内,北宋东京城遗址位于开封市境内,城阳城址位于信阳市境内。

据河南省文物局负责人介绍,自2005年国家启动大遗址保护工作以来,河南省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规划的16处大遗址中,已有14处完成或部分完成保护规划的编制,相继制定了40多个保护展示设计方案,完成了安阳殷墟、汉魏洛阳故城阊阖门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偃师商城西城墙遗址、内黄三杨庄二号庭院建筑遗址保护大棚等20余个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建成了殷墟、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故城3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另有郑州商城、内黄三杨庄、新郑郑韩故城、偃师商城、信阳城阳城5处大遗址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完成了5处大遗址的专项立法工作,另外《郑韩故城遗址保护管理条例》(草案)目前已提交郑州市人大审议。

保护展示工作稳步推进

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大力的支持和重点指导下,河南省各地方政府结合城市老城区改造和棚户区拆迁,大力推动大遗址分布区域文物保护及环境整治工程,相继完成了安阳殷墟、汉魏洛阳故城阊阖门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偃师商城西城墙遗址、内黄三杨庄二号庭院建筑遗址保护展示厅等20余个大大小小的保护展示项目。

安阳殷墟是我国第一个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结合殷墟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安阳市提出了“保护与展示并重,科学研究与服务公众并行”的理念,采用地下封存,地上原址复原展示、原址加固展示、原址揭露展示、原址地表夯土展示、原址地表植被或砂石标识等方法,将深埋地下3300多年的土木遗迹直观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实现了科学保护与展示的有机结合,为中国土质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新途径。

汉魏洛阳故城大遗址保护工作中实施的第一个保护展示项目——北魏宫城正门阊阖门遗址的考古发掘与保护展示项目采用覆土保护、地面模拟展示的方法,对阊阖门遗址残存台基、柱网布局等进行模拟展示。”洛阳市文物局副局长余杰告诉记者,工程从2007年初开始施工,至2008年4月份全面完工。2008年后,汉魏洛阳故城又相继完成了内城东北城墙的保护展示,北魏宫城二道宫门、三道宫门的保护展示、铜驼大街的保护展示、宫城西南城墙保护展示工程、东城墙断面保护展厅建设工程、西阳门内大街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等一系列保护展示项目。这些保护展示项目得到了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的充分肯定。

历史上的天堂是武则天的御用礼佛堂,是一座巍峨高大、直上云霄的塔式建筑。如今,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内,一座新的“天堂”巍然耸立。这是一座内部钢架结构,外观仿唐代风格的保护性建筑。“明堂、天堂保护展示工程,一直是河南省大遗址保护的重点工程。明堂遗址采取建设跨空结构保护性建筑的方式,对原建筑台明进行了保护展示,在地表模拟其基座部分,将原址保护在地面以下。在保护罩内实现保护、展示等多重功能。天堂遗址的保护展示建筑除了满足保护遗址、实用的需要,在外观形象上具象地再现盛唐时期的建筑风格,为人们参观俯瞰整个宫城区的整体格局提供一个制高点。”余杰表示。

让保护与发展不再矛盾

河南省文物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河南省还有一批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正在进行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汉魏洛阳故城内城西城墙遗址(南段)保护展示工程,正在开展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汉魏洛阳故城西阳门遗址保护展示项目,保护展示方案已编制完成,并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汉魏洛阳故城礼制性建筑区域(灵台、明堂、辟雍、太学遗址)保护展示项目,保护展示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并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前期拆迁工作、考古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保护展示概念方案正在审批过程中;隋唐洛阳城天津桥遗址保护展示项目,保护展示方案经多次论证修订,已再次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隋唐洛阳城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占压遗址的古洛渠已改道完毕,保护展示方案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殷墟出土重要遗迹保护展示工程,已完成项目立项,概念性设计方案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

这些保护展示项目的陆续开展,将为下一步河南大遗址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抓手,并最终推动河南大遗址保护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河南省文物局负责人表示,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虽然人们对大遗址保护的理念还存在各种各样的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遗址保护对于调动地方政府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特别是以保护展示项目为抓手,通过适当加大补助经费这一杠杆,撬动地方政府保护大遗址的主动性,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保护、展示好大遗址的同时,也推动了城市旧城区改造、棚户区拆迁、城市环境美化、大遗址周边环境改善、旅游经济发展,甚至对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发展方向调整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此,下一步,以保护展示项目为抓手,继续扎实稳步推进大遗址保护,不仅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方向,而且对于促进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更好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格局,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和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