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垃圾强制分类进行时!不等分拣中心建成,这里的厨余垃圾已“清零”

02.12.2019  19:42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丁丰林 摄影 张琮

核心提示

尽管中原区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已经运行,但市内其他8各区的分拣中心都有滞后,按进度推算,最晚要到明年6月底才能全部建成投运。

分拣中心没建成,生活垃圾就不用分类的吗?答案显然不是。尽管金水区的生活垃圾分拣中心仍未建成,但在金水区的经八路农贸市场和民航社区家属院,两家单位在进行垃圾分类后,通过各自的办法,已经实现了厨余垃圾的“零排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经八路农贸市场:1吨厨余垃圾变成0.2吨有机肥

每天有大约3吨厨余垃圾在这里产生,最后会变成约600千克的有机肥,运出市场。

这是郑州市的经八路农贸市场,位于黄河路与经八路路口,市场里产生最多的就是厨余垃圾。金水区分类办工作人员李保庆介绍,经八路农贸市场有商户360户,一年产生的垃圾有1086吨,其中90%是厨余垃圾,达到978吨。

郑州市开始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后,这个市场也配备了分类垃圾投放设备。但这里的厨余垃圾并不需要外运处理,通过市场内的垃圾处理站,就可以被消解掉了。

厨余垃圾处理站位于市场的东北角,在一间绿色的小房子里,建立于2018年的8月,是金水区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试点。处理站的核心设备是一台有机垃圾处理机,厨余垃圾投入之后,通过粉碎、压榨和发酵,最后变成碎块状的有机肥料出来。李宝庆介绍说,1吨厨余垃圾在通过这台机器处理后,只剩下大约0.2吨的肥料,减量超过80%。

这台处理机同时配备有污水和异味处理功能,记者在进入房子内部后,可以闻到比较强的异味,但在房外,几乎闻不到厨余垃圾产生的异味。经过处理的废水也很清澈,闻不到异味。

“一桶垃圾进去,出来就这些。”操作工人刘海军展示最后处理机输出来的“产品”:一堆黑色的肥料,像秸秆被烧过之后的草木灰。在另一个房间里,堆放着几十个麻袋,里面装的都是这些肥料,等待运走。

但是作为试点来说,这个处理站也面临着问题,一个是肥料的出路问题。

“严格来说,这些不是肥料,只是肥料的配料。”金水区分类办主任张宏杰介绍说,之前他们曾经委托有关部门对处理站产生出来的肥料做过检测,这些肥料的肥力比较低,保水性也差,如果使用量过大的话,容易造成土壤板结,所以不能用在庄稼地里。现在只在城管部门做绿化时当作底肥使用,效果还不错。

张宏杰介绍说,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下一步他们会在金水区多做几个试点,试点多了的话,肥料的量也大了,这样就可以和肥料厂家合作,给这些肥料找到出口。

处理站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是异味对附近居民的影响。“这个异味不是处理机产生的,而是厨余垃圾在等待处理的过程中,集中堆放在处理站门口产生的,因为处理一次的时间比较长,这些厨余垃圾堆放的时间也就长。”张宏杰表示,目前他们已经联系了设备的生产厂家,正在想办法解决。

民航社区:餐前垃圾做酵素,餐后垃圾做堆肥

“我去年买的一瓶洗涤剂,现在还没用完呢。”自从开始在家里自制酵素之后,樊素敏就几乎不再使用洗涤剂了,家里刷锅刷碗,洗手洗澡,用的都是她自己做的酵素。

樊素敏住在金水区民航社区的民航家属院,这里虽然是一座老旧小区,但处处都彰显出环保的新理念:运用海绵城市理念的健康步道、实现雨水蓄积过滤再利用的雨水花园,当然也有正在全郑州市火热普及的垃圾分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院区东边的一个“阳光小屋”。“阳光小屋原来是小区里的垃圾房,经过改造后,你看现在多漂亮!”民航社区的工作人员孙明珠笑着介绍,在2017年,郑州市正是推进垃圾分类后,社区就和上海的一个志愿者团队结合,在辖区内推行垃圾减量的行动,民航家属院推行了垃圾分类,原来的垃圾房就被改造成现在的全玻璃结构的“阳光小屋”。

走进阳光小屋,墙边的一个架子上,摆满了各种通过对废品再利用,编织而成的工艺品,另一个架子上摆放着社区居民自己制作的环保酵素、酵素皂,原料就是居民家里产生的厨余垃圾。

“最开始是我们组织社区的居民到阳光小屋里,来学习制作酵素,做成的酵素摆在这里,谁做的写上谁的名字。后来大家都学会了,就开始在自己家里制作的。”孙明珠说,环保酵素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将未污染的厨余垃圾和水、红糖,或者蜂蜜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密封发酵一段时间就可以了,做出来的酵素可以代替洗涤剂,还可以加入皂基,做成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酵素皂使用。

“制作成本非常低,用处也不少,更重要的意义,从源头上对厨余垃圾进行了减量。”孙明珠介绍,在民航家属院里,他们将厨余垃圾分成两种:一种是餐前厨余垃圾,一种是餐后厨余垃圾。餐前厨余垃圾,她们每天都会进行收集,有些居民留在自己家里做酵素外,其余的收集起来,在阳光小屋里集中制作。餐后厨余垃圾经过分类投放后,集中到投放点,经过分类督导员的二次分拣后,也集中到阳光房,通过一台餐厨垃圾处理器破碎称浆后,再加入一种EM有益菌,做成堆肥原料。攒够一定量后,送往新郑市的一家蔬菜基地做肥料使用。

“现在民航家属院里已经基本不产生厨余垃圾了,清运车来了,只把其他垃圾运走,厨余垃圾已经基本清零了。”孙明珠说。

“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其中,‘源头减量’是关键,民航家属院的做法,就是从源头上对垃圾进行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张宏杰表示,分类办要提倡更多家庭,在家里就对厨余垃圾进行减量处理。

目前,金水区一天产生厨余垃圾量在500吨左右,除了源头减量外,末端的分类处理也对垃圾减量尤为重要。张宏杰介绍说,目前金水区分拣中心的选址已经确定,位于市区北郊的马头岗附近,最近几天就会挂网招标,整体进度会在明年6月底前建成投运。在投运初期,设计厨余垃圾处理能力为160吨/天,后期会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扩容。

【责任编辑:孙晓艳 】 【内容审核:李敏雪 】 【总编辑:甄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