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不再 郑州东风渠为何成了“死水河”?

25.07.2018  07:51

东风渠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刘瑞朝实习生陈浩文记者白周峰张琮摄影

连续高温正在上演,郑州市区的东风渠,却再度成了一条“死水河”。河水停止流动,河内水草水藻滋生,生态环境大受影响。大热天本来想到干净凉快的河边转转,东风渠不仅没有宽阔的水面,也没有干净的河水了。这是咋回事儿?除了东风渠外,其他城市河渠则没有这种现象,原因又何在?

记者多方打探了解到,受前段时间小浪底调库容的影响,黄河干流的泥沙含量激增,达到77公斤每立方米。考虑到高含沙量黄河水对引黄设备、渠道的损坏,河道部门将暂停向东风渠、魏河供水。而市区其他6条生态河道,由于是从前端设置了沉砂池的邙山提灌站引水,受到的冲击不大,所以并不在暂停供水之列。等到含沙量下降到正常水平后,东风渠、魏河的上游供水也将恢复正常。

上游不再有活水来东风渠又成“死水河”

“东风渠成一潭死水,去年夏天就是这样,水草疯长不说,还散发一股异味。”23日上午,当大河报记者来到经三路东风路附近的东风渠河段时,附近一位居民抱怨说,本来想着东风渠两岸是不错的纳凉点、休闲地,没想到却成了“死水沟”。

在高温炙烤和阳光直射下,水中的藻类和水草大面积滋生。河道内的水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即便有风吹过,也吹不起多大的波浪。大河报记者注意到,河道工人正在驾着小船清理水草和水藻。他们说,由于上游不再供水,再加上连续高温,水草水藻生长得很快,每天都必须清理。现在,上级管理部门已经增派了清理人员,他们自身也提高了清理频次。

随后,记者来到三全路以北的东风渠段。该段东风渠河道内设置了几百米长的湿地,以过滤上游下泄的水源。湿地内的水草有一人多高,长得也比较密集,但水草内的河水并不多,几乎处于断流状态。再往上走,能看到一些市民在河道内捉小龙虾和小鲫鱼。

一位正在捉鱼的市民,看起来收获颇丰。他说,东风渠上游好像已经停止供水了,现在河道里的水位下降得比较厉害。这段时间水中多了不少水草,水草有很多鱼,现在每天都有人来这里摸鱼。

高含沙黄河水破坏性强引黄提灌站运行受影响

记者随后对金水河、熊儿河进行走访。发现两条河渠虽然流量不大,但基本还处于流淌状态,水质也较为清澈。虽部分水面也有水藻,不过相比东风渠,数量和面积都小得多。

那么,究竟是黄河停止向市区生态河道供水了,还是东风渠自身出了问题?郑州市河道管理处一位负责人说,目前郑州市区的南、北四河的河水来源均是黄河水。其中北部四河是贾鲁河、东风渠、魏河、枯河,南部四河是金水河、熊儿河、七里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潮河。

而原因,仍然出在黄河身上。根据郑州市水务局引黄办相关人士的说法,7月初以来,黄河中游、上游出现了强降水,导致黄河干流出现洪峰。而为了应对洪峰,小浪底采取了下泄流量的方式,降低水库水位,腾出防洪库容。这样一来,小浪底水库以下的黄河干流流量猛增,激荡起大量的黄沙,导致黄河水的含沙量大大增加。含沙量增大后,对提灌站和引黄渠道的损害太大,也不利于城区内河渠的生态环境,所以这段时间的黄河水不再适合向东风渠内输送。为此,他们考虑暂停向东风渠输送水源。

郑州市河道管理处上述人士也证实了引黄办的说法。他说,日常黄河水的含沙量最大也不过每立方米7公斤,这段时间以来达到了每立方米77公斤。含沙量较大的黄河水,对引黄机器设备(水泵、电机等)、引水渠道、城区内河道都会造成较大损坏。

链接

同样是引黄河水,这次为何仅东风渠受影响?对此,引黄办上述人士说,由于黄河水每年来水不固定,郑州市引用黄河水的总量也不固定,也没有固定的取水指标。

城区的八条生态河道,除了东风渠、魏河从花园口提灌站引水外,其他河流均从邙山提灌站引水。花园口提灌站前端并未设置沉砂池,是直接从黄河干流引水。而邙山提灌站前端设置了沉砂池,黄河水先行沉淀后,再进入引水系统。而此次小浪底下泄流量导致的黄河含沙量激增,对邙山提灌站产生的影响较小。

郑州市城区河道管理处一位负责人说,由于上游没了来水,东风渠内的河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再加上连续的高温天,导致水草和水藻的大量滋生。他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加派人手,加大频次,尽量将水草水藻清理干净,尽力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影响。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