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了我们去哪儿?

14.07.2015  20:23

  ——深圳龙华办事处推进党群服务V站建

  【编者按】为进一步拓宽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加快以党建为核心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步伐,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党工委拟在辖区创新性开展“党群服务V站”建设,搭建一个“服务阵地更靠前、服务功能更亲民、服务水平更高”的服务平台,填补以外来劳务工为代表的底层群众社区服务空白。

  “V”代表微小,还代表village(村落),volunteer(义工),virtue(美德),value(价值),victory(成功),同时,还是“We(我们)”的谐音,响应“V”站的口号“因为更近、所以更亲”。“党群服务V站”拟设在外来人口集聚的城中村地区,龙华党工委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整合党员志愿者、义工、社工、社会组织等现有资源和力量,直接参与基层群众管理服务工作,为以外来劳务工为代表的基层群众提供更多便民服务。目前,龙华党工委正在试点运营。

  有鉴于此,本期《先锋龙华》特刊发三篇文章,探索分析当前“党群服务V站”的建设背景、建设可行性,并综合专家意见,从参与主体、运营机制和活动特色出发,探讨性提出建设意见,希望能为“党群服务V站”后续运营发展提供参考。

  (通讯员:贺红艳)每天下午六点,深圳市宝安区名优采购中心楼下的“美滋美味”蛋糕店总是格外火爆,里里外外围满了人。当记者走近,发现吸引人群的不是橱窗上那一排排精致的蛋糕西点,而是店门口正播放着娱乐节目的电视机。通过了解,他们大部分都是住在附近的外来劳务工人员。

  当记者问到:“你们怎么下班不回去呀?”家在湖南郴州,目前在一个电子厂干活的小王说,“反正一个人,回去也没啥娱乐,闷得慌,不如在这里和大家一起看看电视。”蛋糕店的老板说,刚开始放电视只是为了自己娱乐,后来,慢慢的就有了很多外来的小伙子过来,反正开门做生意,来者是客,也不方便拒之门外,索性变成了现在这样的公共娱乐平台,不过这种人气也间接带来了自己生意的火热。

  见微知著,蛋糕店的电视机聚集现象侧面反映了劳务工生活的单调和社区公共设施的不足,这在外来人口集聚的深圳龙华办事处辖区城中村并不特殊。

  聚焦深圳外来劳务工

  处于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深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的迅猛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务工的涌入。

  外来劳务工,通常指外地来本地城市打工的人员。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办事处采取不记名形式在深圳范围内对外来劳务工调研显示,深圳外来劳务工男性约为71.88%,女性占28.12%。男性比例是女性比例的2.56倍。他们年龄以21岁到40岁青年人为主,尤其是21岁到30岁的年轻人,占比超过50%。大部分劳务工文化层次相对较低,低于高中的劳务工占比高达69.65%。已婚人士占比超过64.2%,其中已婚并居住在一块的占34.82%,值得注意的是有29.46%已婚劳务工两地分居。未婚人士也有比较高的比例,高达34.38%。由于来自外地,大部分人居住在集体宿舍或私人出租房中。占比88.39%的父母均居住在老家中,成为“留守老人”。只有8.04%的父母随子女一同住在打工的地方。同时,劳务工社区活动参与度很低,高达70.09%劳务人员完全没有参与过社区活动,有27.68%的人偶尔参与,只有2.23%的人经常参与社区活动。

  外来劳务工目前大部分在城市中从事较为辛苦的职业。如工厂工人、建筑工、清洁工等。他们在城市竞争中人力资本薄弱,难与当地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和当地居民相比,他们都远离了权力中心,没有事务决策权在手中;他们处于城市生活的底层,仅用体力劳动来维持他们的生存需要。当前我国的农村劳务工很难在城市中体面地生活,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福利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对待。他们大部分聚集居住在生活成本较为低廉的城中村内。

  “大半工资用来打游戏

  外来劳务工的生活极其单调。只要在深圳富士康周围的城中村走上一圈,你就会发现,那些狭窄脏乱的巷道里,隐藏最多的是网吧、麻将馆、洗脚店、KTV。一名网吧老板告诉记者,基本上自己店里的电脑设备一年就要全部更新,才能跟得上机器的损耗度。每天,不分白天黑夜,都有一大波从流水线上下班的年轻人涌入,店里常常是一座难求。

  家在湖南,今年26岁,出来打工已经五年的小龙说,自己一个人在深圳,目前没有女朋友,也没有什么亲戚,平时上班很单调,下班更无聊,只能上上网打打游戏找点刺激。自己还算好,至少有一定节制,要攒点钱帮家里还盖房子的欠款。有的老乡更加疯狂,一有时间就来打魔兽,基本上工资大半都花费在上网打游戏上。

  2012年底,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社会学学生在社会调查时发现,清湖社区多个工业园区聚集了数十万劳务工,其中近半是20岁以下的青工,他们普遍只受过初、高中教育,业余活动主要是上网。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务工年轻化的态势,其实,新一代劳务工群体对生活有了更多的需求期待。记者采访了长期从事劳务工心理咨询工作的龙华新区人力资源服务协会会长邹永芳,邹会长说:“新一代劳务工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他们平时工作很辛苦单调,工资全部靠加班,精神生活很空虚,他们希望被尊重,希望有自己的自主性,需要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接受能力和对潮流的需求也更大。他们需要一个平台和机构来推动引导丰富他们的生活。我们曾和社区服务中心合作,陆续针对劳务工举办过心理交友沙龙,职业技能培训和普法宣传,都很受劳务工的欢迎。但是遗憾的是,这样的活动覆盖面还是太窄。

  除了占大部分人数的单身一族,有家有口的群体也急需一个社区综合服务型平台。小孟来到深圳龙华富士康打工已经十年了,2010年与同厂的同事结婚,很快有了一个漂亮可爱的女儿媛媛,为了上班方便,就把房子租在附近的城中村。可是,这里没有什么娱乐休闲场所,平时上班也忙。从三岁多,孩子就开始整天寄托在幼儿园,等到自己五点半下班来接,有时遇上两个人都加班就只能麻烦相熟的老师代为照顾一下,自己很不放心,孩子也委屈。放学后,孩子也没啥活动地方,只能闷在房间看电视写作业。

  半年前,她把长期留守在家的父亲接过来照顾,希望能顺便照看下小孩,可是老人家住了不到一个月,就嚷嚷着要回家,因为在这里只能整天呆在房子里,完全不像老家有邻里朋友的交流,活得自在。白天,女儿女婿去上班,外孙女去上学,就剩老人家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出租房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走出房门,周边也没有活动场所和老年朋友。

  “我爸一直说,在这里和坐牢一样,我们没把他照顾好,也觉得挺过意不去。可是现在深圳房价高,现在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也大,现在也很难找到一个上班近,配套设施齐全,房租又比较合理的地方,要是附近能有适合小孩和老年人玩的地方就好多了。”在老人家的一再要求下,小孟无奈,只好把父亲送回老家,同时,叮嘱家里的邻居亲戚多多照看下,毕竟,老人家年纪也大了,一个人在家自己也不放心。

  “搭建一个服务平台很有必要

  当前,深圳社区市政投入的文化配套措施较少,满足不了因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改善而出现的新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深圳龙华办事处为例,当前龙华办事处总面积24.8平方公里,下辖7个社区工作站,设置20个社区居委会。龙华办事处人口密度大,2014年辖区管理服务人口64.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1万人,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0.5%。各类出租房1.04万栋。当前,大规模的社区服务中心只有7个,龙华党工委在社区(含辖区内的小区、企业、学校)建立的党群服务中心是14个,办事处一级的1个、社区级的8个,小区3个、“两新”2个。此外,还存在着少量的社会公益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工作。从数据可以看出,现有服务中心数量较少,对有64.5万的服务人口龙华地区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且其主要设置在花园小区,针对群体也主要是当地的户籍民众。而处在劳务工密集的城中村,目前只有一家四五十平米的“党群服务‘V’站”在试点探索,延伸触角远远不够。

  从日前一份针对深圳龙华办事处社区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来看,大部分人都反映公共场所不足、文化设施过少,无法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需求。其次,反映活动场所人多嘈杂的也有34.36%,说明公共场所要加强管理,减少噪音。有32.05%的人反映活动场所开放不合理。绝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应该加大对文化休闲广场、多功能活动室以及健身器材的建设,其次近一半的人认为应该加强对社区图书馆的建设。

  总的来说,深圳龙华办事处社区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文化活动场所偏少,由于人口密度过大,目前的公共活动场所根本无法满足如此密集人口的需求;而且,目前很大一部分是在商业小区的活动小广场、活动室开展活动,而这些区域一般情况下只能是居住在本小区的居民才能使用;同时也存在文化设施宣传和运营不到位,公众知情率不高,部分场地落后闲置的现象。

  一直专注于社区公益服务工作的清湖社区学堂创始人李长江告诉记者:“劳务工流动性极强,相互交流少,且对于公益场所和活动信任度低,因而,政府出面,搭建一个稳定而亲民的服务平台很有必要。

  增设“党群服务‘V’站”势在必行

  “饱食终日,无所归之,难矣哉。”这是出自《论语·阳货》中的一句话。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日益增加的流动人口破坏了城中村原有的动态平衡,一大批年轻人存在着无所事事的状态,缺乏有效引导,容易导致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城中村治安刑事警情占全区总警情69.8%,可以说城中村治安搞好了,也就是龙华办事处治安活动做好了。面对如此复杂的治安刑事,单靠公安的力量是远远不够应付的。当前城中村配套设施严重滞后,加剧了城中村的治安隐患。办事处对城中村内的市政府配套设施投入较少,黑网吧、黑酒吧等一系列的无证照经营活动屡禁不止。城中村,已经成为滋生犯罪活动的温床。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让劳务工温饱足以,随着而来就是对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高一层次需求。

  城中村居住的主要是外来劳务工,他们是深圳的建设者,深圳的发展与他们密切相关,他们为深圳这座美丽城市奉献自己的青春,因而,改善其周围环境,丰富其业余生活,是人文主义的要求,也是维稳建设的需求。

  2015年深圳龙华办事处工作文件中要求:“要贯彻落实好新区党工委提出的建设“十个龙华”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夯实深入社区、扎根群众的基层党建基础,创新拓宽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探索直接面向群众的阵地建设新模式,加快以党建为核心的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步伐 。”

  因此,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整合社工服务资源,延伸服务阵地,强化对城中村文体设施的建设,畅通“最后一公里”,探索发展以“党群服务‘V’站”为代表的新平台,建立更符合群众需要的工作支撑点势在必行。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