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副教授炮轰周口酒桌文化 记者调查还原真相

20.02.2017  09:08
上海副教授炮轰周口酒桌文化 记者调查还原真相 - 新浪河南
上海副教授炮轰周口酒桌文化 记者调查还原真相 - 新浪河南
上海副教授炮轰周口酒桌文化 记者调查还原真相 - 新浪河南
来源: n.sinaimg.cn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于扬 实习生 李玉坤 文图

  “周口归来不喝酒,活着从周口回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近日,一则“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谈周口酒风”的文章在周口市民的朋友圈里广为流传,文章罗列了周口人喝酒、劝酒的种种行为。

  然而,大河客户端记者多方调查发现,这篇文章系移花接木之作,周口完全属于“躺枪”。

  该文是在2009年就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章《河南归来不喝酒》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原文并非针对周口。

  这两天,周口市民的朋友圈里流传着“上海外国语大学张海斌副教授”的一篇文章,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道,“”近日到周口出差,亲见了周口人在酒桌上的海量与风范,周口人不但善饮而且善劝;周口人喝酒的规则,有一种属地主义的色彩,而且,周口人喝酒有一种严格的程序主义色彩……

  文中,“张海斌副教授”罗列了周口人在酒桌上喝酒、劝酒的场景,感慨周口的白酒性极烈,一杯下肚,恍若生吞下一块木炭。回想在周口的这段日子,每当走进酒店,我们在深切感激之余,总要胆战心惊。

  “现在八项规定这么严,这位副教授在哪吃喝的呢?”此文一出,立即引发网友围观,大家在跟风热议酒桌文化的同时,也关注这篇文章的真实程度。

  对此,大河客户端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首先,记者查找了“张海斌副教授”的身份,根据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官方网站显示,张海斌确系该校职工,担任法学院院长职务,职称是教授,并非副教授。

  其次,记者咨询了“张海斌教授”可能出差的周口师范学院、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周口科技职业学院3所高校的有关负责人,均证实张海斌教授近期未曾到上述院校出差。

  随后,记者通过网络检索关键词“XX归来不喝酒”发现,早在去年,就有人以“张海斌副教授”的名义写了一篇《南阳归来不喝酒》的文章在网上流传,其内容与周口流传这篇如出一辙。

  记者进一步查找发现,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张海斌先生的确写过一篇《河南归来不喝酒》的文章,这篇文章最早刊发于中国法学会主管的《民主与法制时报》上,日期为2009年6月8日,当时,张海斌先生还是副教授。同年6月20日,《学术批评网》全文转发了这篇文章。

  通过阅览原始文章记者发现,张海斌并非指责河南的酒风不好,也并不是炮轰河南酒桌规矩,而是感慨河南人劝酒的艺术气质、河南人敬酒的礼俗文化。文章末尾,张海斌教授“点赞”说:“所有去过河南的人,都能在醉眼惺忪之中,感受到一种古朴的温情,并在内心深处泛起一种真诚的感动。也许这就是河南的魅力所在吧。

  由此可见,微信朋友圈流传的“上海副教授炮轰周口酒文化”系一篇移花接木的虚假之作。“这样拼接的谣言文章不仅伤害了周口,也伤害原始文章的作者,更伤害朋友圈的信赖度,希望这种消息不要再继续传播下去了。”一些网友呼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