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平顶山市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

25.07.2014  09:32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平顶山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调整结构、加快转型这条主线,综合施策,持续发力,千方百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转型发展初见成效,整体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明显回升的态势。

初步统计,上半年平顶山市完成生产总值609.1亿元,增长8.5%,比一季度回升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8.5亿元,增长10.8%,分别比去年同期、去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提高5.8个、3.7个和1.2个百分点,累计增速连续3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亿元,同比增长12.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8.7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去年同期回升2.6个百分点。

一、上半年平顶山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今年以来,平顶山市小麦播种质量较高、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总体来说对小麦生产较为有利、麦田管理措施到位,小麦成穗群体合理,生产形势好于往年。平顶山市夏收粮食播种面积243.01万亩,比上年增长0.4%。粮食总产量达79.5万吨,比上年增长3.2%。平均亩产为327.3公斤,比上年增加8.9公斤,同比增长2.8%,夏粮总产实现连续12年丰收。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上半年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4.9%、3%、5%,建成高标准粮田7.2万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1万亩,生猪、奶牛、肉牛三个产业集群已列入省重点产业化集群。上半年平顶山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2.8亿元,增长4.3%。

      (二)工业经济震荡回升。 上半年,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78.5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1-5月加快0.5个百分点。分月看,前6个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11.4%、9.7%、11.8%、11.1%和12.9%,延续了去年以来的震荡回升态势。

 

重点支柱行业拉动工业经济回升 。1-6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增长9.0%,拉动平顶山市工业增长3.2个百分点,其中平煤天安1-6月现价产值比一季度回升0.6个百分点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24.7%,比一季度回升10.9个百分点,拉动平顶山市增长1.5个百分点,其中舞钢公司1-6月现价产值增长7.5%,比一季度回升7.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长24.8%,比一季度回升9.6个百分点,拉动平顶山市增长2.9个百分点,其中平高电气公司1-6月现价产值增长27.6%,比一季度回升0.6个百分点,是拉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医药制造业增长33.7%,拉动平顶山市增长0.5个百分点,其中圣光医疗器械企业增长38.7%。

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预计上半年平顶山市规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0亿元,增长5.6%,比上年同期回升7.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72.0亿元,增长6.7%,比去年同期回升2.3个百分点。支撑平顶山市利润增长的主要行业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贡献率达67.0%,拉动平顶山市利润增长6.8个百分点。其中平高集团有限公司1-6月份实现利润1.7亿元,同比新增利润1.3亿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回升。 上半年,平顶山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0.5亿元,同比增长18.0%,增速虽仍居全省第18位,但比1-5月回升了1.6个百分点,比1-4月回升了2.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升3.2个百分点,持续上行态势明显。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1.9亿元,增长27.6%,第二产业投资256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投资212.6亿元,增长17.1%。工业投资增速趋稳:上半年平顶山市336个工业在建项目共完成投资255.7亿元,同比增长17.4%,高于去年同期增速15.3个百分点。其中五大支柱产业完成投资209.8亿,同比增长18.9%,分别高于平顶山市投资和工业投资增速0.9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其中能源化工产业完成投资72.6亿元,同比增长52.5%,钢铁加工业完成投资34.0亿元,同比增长32.4%,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55.6亿元,同比增长1.0%。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上半年,平顶山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47.1亿元,同比增长18.8%,占投资的比重为9.4%。房地产投资大幅回升: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完成58.9亿元,同比增长17%,比上月回升2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仍占投资主导地位:上半年,平顶山市民间投资完成413.4亿元,同比增长19.0%,占平顶山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82.6%。

(四)消费需求平稳增长。 上半年,平顶山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0亿元,同比增长12.9%,比上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居全省第7位。其中6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亿元,增长14.0%,高于5月增速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分月度数据看,今年以来,平顶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一直低于上年同期,但回落幅度整体趋于逐步收窄:1-2月同比增长12.6%,1-3月增长12.6%,1-4月增长12.5%,1-5月增长12.7%,1-6月增长12.9%,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0.9、0.3、0.9、0.8、0.6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增速快于城镇市场:上半年,平顶山市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26.0亿元,同比增长12.8%;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0亿元,同比增长14.4%。乡村市场增速高于城镇市场1.6个百分点,高于平顶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汽车等五大类商品仍是消费市场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上半年平顶山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类值统计数据显示,汽车类、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石油及制品类、中西药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等商品零售额占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的比重居前五位,这五大类商品是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上半年,五大类商品实现零售额77.7亿元,占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的79.0%,拉动平顶山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6.8%,贡献率达83.5%。其中汽车类实现商品零售额达28.8亿元,同比增长19.4%,拉动平顶山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5.7个百分点。

(五)财政金融运行平稳。 上半年,平顶山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7亿元,增长10.1%;税收占比为67.6%,低于去年同期2.4个百分点;平顶山市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02.2亿元,增长12.5%。截至6月底,平顶山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655.0亿元,居全省第8位,同比增长13.5 %,比年初增加158.7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41.84亿元,居全省第4位,同比增长17.3%,比年初增加98亿元,居全省第5位。截至6月底,平顶山市共完成新增融资136.75亿元,其中新增贷款98亿元,直接融资38.76亿元。

(六)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上半年,平顶山市实际利用外资9862万美元,同比增长6.6%;引进省外合作项目114个,合同引进省外资金337.2亿元,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95亿元,同比增长15.66%,完成省定目标的51.7%;进出口总值2.7亿美元,其中出口2.3亿美元,同比增长40.1%。

(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1%,低于全国0.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8%,农村上涨2.3%;食品价格上涨3.3%,非食品价格上涨2.2%;消费品价格上涨2.1%,服务价格上涨3.9%。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六升二降”。烟酒、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0%和0.1%,其余六类价格均呈上涨态势,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3%,衣着价格同比上涨2.5%,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0%,居住价格同比上涨3.1%。

二、转型发展初见成效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根据初步核算数据,上半年平顶山市三次产业比重为10.3:59.3:30.4,和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提高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降低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升1.1个百分点。

(二)工业转型升级效果明显。 高成长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上半年,装备制造、轻纺食品(含医药)业分别增长24.5%和11.4%,比平顶山市工业平均增速高13.7和0.6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和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分别增长17.6%和14.6%,拉动平顶山市工业增长8.1个和8.4个百分点。上半年,五大产业集群增加值占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9.6%,拉动平顶山市工业增长9.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89.6%,对稳定平顶山市工业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七大高耗能行业比重较2013年下降 6.4个百分点。

(三)第三产业较快增长。 上半年实现增加值185亿元,增长7.8 %,增速比上年同期回升1.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升2.2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比重30.4%,比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平顶山市上半年接待游客1297.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2.7亿元,分别增长12%和14.1%。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四)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序推进。 上半年,平顶山市9个产业集聚区上半年新开工项目个数达102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5个,其中投资规模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为62个,比上年同期多11个。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8%,高于平顶山市平均速度2.8个百分点,占平顶山市投资的比重为46.2%,较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舞钢市国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不锈钢复合板新材料制造项目、河南圣光集团三恩药业有限公司年产中成药产品120万件建设项目、河南省平顶山神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0万吨机械热压缩制盐项目等项目进展顺利,施工进度加快,对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增长支撑作用明显。

(五)规上工业能耗持续下降。 初步统计,上半年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6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7.4%,下降幅度比一季度收窄1.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高耗能行业中,煤炭、炼焦、化工、水泥、有色、电力行业上半年累计综合能源消费量分别下降1.6%、11.9%、11.4%、12.5%、1.2%和10.7%,合计影响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8.2个百分点。上半年,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6.4%,下降幅度在全省省辖市中位于前列。

三、当前平顶山市经济面临的内外形势分析

(一)制约因素。一是发达经济体“再工业化”趋势明显。 金融危机之后,复兴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向高增加值转换、提高其竞争力重新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取向。随着发达国家产业资本回流大幕的拉开,“再工业化”战略势必将控制美国等发达国家技术、资本、产业的流出,加之产业资本“脱中国化”趋势而将制造基地向东南亚和本国转移,影响我国吸引外资和承接产业转移。 二是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日益面临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有毒废物排放、物种灭绝、资源枯竭等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以此为借口,凭其经济和技术的垄断地位,制定了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措施和高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环境质量标准,并以此作为市场准入的条件,对本国市场和工业形成保护,构筑高门槛屏障,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较大冲击。 三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当前,国家层面正在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来适应新的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国内市场的变化,国家重点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在土地、环评等方面实施政策限制。根据国家发布的《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到2017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3%,天然气(不包含煤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9%以上,煤炭消费比重降至65%以下,这将对平顶山市中短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环境制约和现实压力。

(二)有利因素。一是国家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调结构稳增长”的主基调。 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着力发挥市场作用,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全国GDP增长7.4%,其中一季度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二季度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3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物价涨幅也在可控范围。以上情况表明,国家前期一系列着眼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宏观调控政策正在显效,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二是平顶山市部分经济指标呈现逐步向好迹象。 一是部分先行指标率先走强,平顶山克强指数从2013年底以后企稳回升,到6月回升为3.8 %,较一季度提升0.7个百分点。平顶山市工业用电量1-6月增长1.4%,比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平顶山市铁路货运量1-6月增长7.5%,比上月回升1.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9.9个百分点。二是主要经济指标均有波动向好趋势。上半年平顶山市GDP增长8.5 %,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升4.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累计增速连续三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达到2012年以来的最好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8%,增速较去年同期回升1.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一季度回升3.4个百分点。

(三)综合判断:平顶山市经济将继续缓慢回升,但回升基础不牢,持续向好的动力不足。一是平顶山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外部需求环境依然偏紧。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预期加强、欧债危机阴影未散、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地缘政治环境恶化等事件的不确定性都给平顶山市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变数。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回升,预示我国制造业继续稳中向好,但总体表现依然较弱。 二是当前平顶山市重点工业企业特别是传统行业生产情况仍不景气,固定资产投资同比明显回落,主导产品价格仍呈下降趋势。 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1%,与平顶山市联系密切的采掘工业价格下降4.0%,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1.5%。7月16日,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报收于506元/吨,连降7周,降幅高达5.8%,价格创2010年来新低。在全国制造业低迷、房地产市场减速背景下,对于结构偏重的平顶山经济,外部需求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仍不牢固。

四、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偏低,位次靠后。 上半年,平顶山市生产总值虽达到了8%以上的增速,但仍在全省排名居后,且与年度目标仍有1个百分点上下的差距;6月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上半年中的最高,累计增速更是创下了30个月以来的最高,但上半年累计增速仍低于年度工作目标1.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增速低于年度计划3个百分点,居全省18位。

(二)工业增长基础不牢,后劲不足。 虽然平顶山市工业经济整体保持了震荡回升态势,增速连续3个月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但主要工业品价格降多升少,除水泥等部分工业产品价格略有上升外,焦煤、焦炭、优质低合金钢特厚板、锦纶帘子布、尼龙66盐等大部分工业品价格下降,部分骨干企业生产形势严峻。上半年,平顶山市新入库规上工业企业仅7家,分别是郏县1家、宝丰6家,而其他县(市、区)均没有新入库企业;完成全年新增工业企业50家的入库目标压力甚大。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低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与全年目标有明显差距。主要原因:一是在建项目个数减少,结余投资规模增速不大,投资后劲乏力。上半年平顶山市固定资产投资854个在建项目,同比减少24个,库中在建项目结余净投资规模为867.1亿元,同比仅增长8.1%。二是制约投资项目建设刚性因素多、手续办理周期长、拆迁难度大,影响新项目开工时效和续建项目正常进度。三是建筑业营业税持续负增长制约投资增速。上半年平顶山市建筑业营业税完成3.6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2%,低于平顶山市投资增速18.2个百分点。

(四)制约消费增长的不利因素仍在。 一是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消费预期。当前宏观环境仍然复杂严峻,正处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这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制约消费品市场的发展。二是传统商业面临消费分流。随着电子商务等新渠道的快速发展,加之网络媒体新兴的团购、电视电话购物以及跨境交易模式等,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本地居民的消费需求。平顶山地处内陆,电子商务发展缓慢,外地企业的电子商务对本地的实体店销售模式产生冲击,部分购买力外流对平顶山消费品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三是政策性因素影响仍将在持续中深化。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三公”支出将进一步压缩,这将在强力遏制公款消费、集团消费的同时,也将对消费品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河南将亮相纽约时报广场新年倒计时活动
         本报讯(记者 沈剑奇)随着60秒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为巩固新时代中巴友谊贡献河南力量
        本报讯(记者 陈小平)12月9日,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