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三门峡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明显下降

23.04.2015  12:07

一季度,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增加,三门峡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出现了快速回落,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居全省末位。三门峡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数少和个别企业营业收入大幅下降成为主因。随着全省各地发展服务业步伐的不断加快,三门峡市服务业企业单位数少和增长乏力的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服务业企业总体情况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情况

1-2月份,三门峡市规模以上企业总体数据情况如下表:

          三门峡市规模以上企业分行业汇总表

指标

单位数

营业收入

利润总额

应付职工薪酬

累计数(万元)

增长速度(%)

累计数(万元)

增长速度(%)

累计数(万元)

增长速度(%)

全市

153

86722

-15.2

7931

-36.6

11787

30.1

道路运输业

61

22147

57.7

2000

13.8

3469

42.6

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

2

5583

38.8

48

-66.4

100

18.9

仓储业

5

858

-88.8

-73

-237.0

182

-18.5

邮政业

2

4394

-12.5

-353

-48.9

531

4.3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4

22144

-8.8

5098

0.3

2603

97.8

物业管理

5

87

101.6

-34

-21.5

70

9.9

租赁业

6

1432

133.7

127

126.3

109

181.9

商务服务业

20

20233

-45.3

652

-88.0

1812

9.2

专业技术服务业

11

2995

-19.0

416

-43.5

591

-22.3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1

228

37.1

13

9.7

5

2.0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1

58

-0.4

-23

69.1

22

5.2

公共设施管理业

11

892

146.2

117

40.1

143

5.6

居民服务业

3

451

7.7

18

0.6

38

13.3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1

7

16.4

0

-100.0

4

-18.0

卫生

12

4233

-0.2

-238

0.5

1849

13.4

社会工作

1

32

1.9

1

0.0

17

0.0

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

2

329

13.1

114

18.3

125

195.5

文化艺术业

2

463

185.9

12

471.4

94

66.1

娱乐业

3

160

36.8

39

31.9

26

-4.4

总体上看,1-2月份三门峡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经营情况出现下滑,实现营业收入86722万元,同比下降15.2%;实现营业利润7931万元,同比下降36.6%;职工工资收入增长较快, 应付职工薪酬11787万元,同比增长30.1%。

分行业看,目前三门峡市有18个行业大类外加1个行业中类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2月份,三门峡市服务业企业有11个行业大类外加1个行业中类营业收入同比处于增长状态,其营业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比重的36.7%;有7个行业大类营业收入同比处于下降状态,其营业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3.3%,这7个行业对三门峡市服务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二)营利性服务业企业情况

1-2月三门峡市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数据情况如下表:

    三门峡市规模以上营利性企业分行业汇总表

指标

营业收入(万元)

单位数

1-2月

上年同期

增长速度

全市

37

23074

38589

-40.2

租赁业

6

1432

613

133.7

商务服务业

20

20233

36982

-45.3

居民服务业

3

451

419

7.7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1

7

6

16.4

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

2

329

291

13.1

文化艺术业

2

463

162

185.9

娱乐业

3

160

117

36.8

1-2月份三门峡市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074万元,同比下降40.2%,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出现大幅度回落。作为计算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主要指标之一,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的同比大幅回落,不利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

分行业看,目前三门峡市有7个行业中有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1-2月份,三门峡市营利性服务业企业有6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处于增长状态,但这6个行业的营业收入仅占全市比重的12.3%;占全市比重达87.7%的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5.3%,直接影响全市营利性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二、营业收入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

从1-2月份营业收入的变化情况看,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两个行业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较大,是导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因素。

(一)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企业增速整体下降。1-2月份,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2144万元,占全市营业收入的比重达25.5%,增速同比下降8.8%。移动、联通、电信等几大通信公司营业收入下降是主因。目前以移动、联通、电信为代表的信息传输业在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市场拥有量接近饱和,运营商之间竞争激烈,资费也不断降低,导致增量不增收的现象出现,营业收入下降的经营趋势很难改观。

(二)商务服务业增速大幅下降。1-2月份,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0233万元,占全市营业收入的比重达23.33%,增速同比下降45.3%。三门峡市财经投资公司是三门峡市资产运作和投融资活动的龙头企业,其营业收入占全市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的73.3%。1-2月份,该企业营业收入大幅减少,导致全市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明显下降。

  三、目前服务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各部门还没有形成发展服务业的合力。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服务业具有涵盖社会层面大、分布广的特点,在国民经济的行业分类中,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外,其他的行业均属于服务业。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服务业加强了政策支持,工作上强力推进,但因各类服务业单位所归口的管理部门不同,表现在政府对发展服务业有政策、各部门各管一块,没有形成即分工又合作的部门联动机制,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合力还不够。

(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和盈利性服务业企业数均偏少。目前,三门峡市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53家,占全省单位数7896家的比重为1.9%,其中营利性服务业企业37家,只占全省营利性服务业企业1883家的2%。目前服务业统计的30个行业大类外加2个行业中类中,三门峡市只有18个行业大类外加1个行业中类有规模以上企业,有12个行业大类外加1个行业中类中还没有规模以上企业;三门峡市的营利性服务业有5个大类没有规模以上企业。服务业单位少,一方面是服务业发展状况决定的;一方面是由于各种原因,还有部分符合规模标准的服务业单位未能进入规模以上单位名录库,比如一些服务业单位未注册成为法人企业,比如部分服务业单位不配合等。

(三)一些生产性服务企业游离在服务业统计之外。三门峡市是一个资源性城市,工业企业占居主导地位,在三门峡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中,为工业企业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单位较多,这些单位目前一般都是工业企业的产业活动单位,其生产经营情况统计在工业企业中,难以体现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四、促进三门峡市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一)形成发展服务业齐抓共管的合力。加快服务业发展是三门峡市调结构、促转型和惠民生的一项战略举措,根据服务业分布的特点,需要重新构建指导服务业发展的统一协调机制和管理机制。建议成立三门峡市服务业发展协调机构,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制定发展目标,目标要真正分解落实到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的肩上,使各部门能一起发力,共同督促引导服务业企业健康、快速、有序推进,形成服务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多行业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气象。

(二)加强对服务业企业的摸底排查工作。国家推行服务业调查制度以来,要求达到规模以上标准的服务业企业应入尽入国家名录库。建议由政府牵头,具有服务业管理职能的政府各行政管理部门参与,在所管理的行业中,对服务业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把营业收入达到规模以上的漏统单位尽快进入统计名录库,改变三门峡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的落后局面。

(三)加快服务业企业的培育工作。一是要加大对服务业企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着力服务业品牌培育,做大企业规模,积极推动发展特色服务业发展,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医疗保健、老年服务、物业管理、中介、旅游、社区服务、文化体育等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工作,要出台政策,让企业愿意把生产性服务企业剥离出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三要加快属于企业性质的事业单位的转型,使这些单位尽快改变事业单位的身份,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不断拓宽服务业的服务功能。

        注:服务业统计的季度核算数据使用2、5、8、11月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