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小麦播种工作基本结束

20.10.2014  12:41

  9月中旬以来,我市紧紧抓住秋季后期降雨多、土壤墒情好的有利时机,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以腾茬整地为重点,狠抓优良品种、种子包衣、精细整地、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集中力量,趁墒抢种,提高了播种质量,为夺取明年小麦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10月15日,全市100万亩小麦播种工作基本结束。今年我市的小麦播种工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领导重视    9月11日,在收听收看全省“三秋”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市委、市政府随即召开了全市“三秋”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正市级领导李建顺对收秋种麦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抓好收秋种麦工作。9月25日,市委书记杨树平、市长赵海燕在市委常委会议上专门就“三秋”生产进一步提出了具体要求。“十一”期间,正市级领导李建顺带领市农业部门负责人及技术人员深入麦播一线调研指导,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麦播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县(市)区也都把麦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组织机关干部和技术人员包乡、包村,实行目标责任制,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组织动员群众快速掀起收秋种麦工作高潮。

  2、技术保障  为指导全市科学开展麦播工作,市农业部门及早制定了《三门峡市2014年小麦播种技术意见》,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区适宜种植的小麦品种、最佳播期、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为克服连阴雨不利天气的影响,市农业部门连续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三秋”期间强降雨天气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切实加强收秋种麦工作的紧急通知》两份明传电报;为帮助农民群众种足种好小麦,市农业部门编制印发了《小麦“四好一巧”规范化播种技术要点》明白纸20000份,同时利用举办培训班、电台技术讲座、报纸刊稿宣传、开通热线咨询电话等多种形式,提供麦播技术支撑。各县(市)区均结合当地生产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小麦播种工作提供技术保障。据统计,麦播期间,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期,印制小麦播种等技术资料7.85万份,培训农民9万人次。从调查情况看,今年全市小麦基本做到了适期适墒播种,麦播科技含量得到明显提升。全市优良品种利用率达98%以上,种子包衣94万亩,机械深耕54万亩,机耕、机播面积92万亩,化肥深施100万亩,配方施肥90万亩,秸秆还田42万亩,播后镇压20万亩。

  3、服务到位  主要体现在“三个到位”。一是科技服务到位。市农业局从9月15日开始,继续实施“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项目。组织全市372名农业技术人员分包1364个村,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地开展麦播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工作,解决农民在麦播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二是农机服务到位。市、县农机部门与农技部门密切协调,实行农机与农艺紧密融合。同时强化对农机人员的培训,组织业务骨干巡回检修农机具,合理调配农业机械,因地制宜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积极组织开展机械收获、秸秆还田、深耕深松、旋耕旋播及精量半精量播种作业,提高了机械化运用水平,加快了收秋种麦进度。全市共组织5万台农业机械投入“三秋”生产,其中拖拉机3.5万台,玉米收获机360台,播种机7500台,深松机465台,秸秆还田机760台,深耕面积54万亩,秸秆还田42万亩,机耕、机播面积92万亩,机械化作业水平明显提高;三是市场监管到位。农业、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加大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开展种子、化肥、农药集中整治,打击假冒伪劣等非法经营,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保障麦播所需农资安全。据统计,麦播期间,各级农业、供销等部门组织调运化肥4.57万吨、农药100.4吨、种子956万公斤,满足了小麦播种的需要。

  4、督导有力  为促进全市小麦播种工作的顺利进行,市农业局抽调5名县级干部及10名技术骨干组成5个督导组,督导时间从9月15日开始到麦播结束。督导人员国庆节及星期天不休息,分赴全市6个县(市、区),开展“三秋”进度督促检查及麦播工作指导,并定期召开“三秋”督导工作会议,通报收秋种表进度,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明确下步督导重点。各县(市)区积极行动,组建“三秋”督导组,加强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确保各项关键技术落实到户、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田。同时建立“三秋”应急值守制度,抽调骨干力量从事农情调度与信息上报工作,及时掌握“三秋”生产情况,确保上下信息畅通。从9月22日开始到10月15日,每天都将麦播进度与相关信息通过农情系统及手机短信发送给有关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促进全市收秋种麦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据市农业部门近期调查,目前已出苗的小麦苗齐、苗匀、苗壮,为培育冬前壮苗和夺取明年小麦丰产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