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力三年积土成山 中共反腐交阶段性答卷

14.01.2016  13:05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郭金超)“‘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立下的军令状。三年来,我们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2日在中共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如是说。

    2012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首次与中外媒体见面时,习近平就誓言加强自身建设,保持执政党自身肌体健康。三年多来,中共以零容忍的态度持续“打虎拍蝇”,猛药去疴强力反腐,以行动不断回应公众期待,如今已交出一份厚厚的阶段性答卷。

    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10-11月在22个省区市开展的全国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显示,91.5%的公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表示满意,比2012年提高16.5个百分点。有分析指出,这表明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正风反腐激浊扬清之举,已赢得公众口碑和广泛认同。

    “力度前所未有”“印象极为深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谈及中共这一阶段反腐工作时如是评价。他表示,经此一举中共自身建设状况有了明显改观,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显著遏制。

    这份阶段性答卷的得来,与中共反腐不设禁区以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果断和决心密不可分。

    在此背景下,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一大批“大老虎”相继落马,以事实证明“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共十八大以来落马的省部级及以上官员已超过百名。

    2015年,中国反腐不仅实现了31个省(区、直辖市)“全覆盖”,而且,这一年中无论是立案的件数、处分的人数还是审查中管干部的人数,都多于前两年;11个省处分人数增幅更超过50%。种种迹象表明,中共“打虎”节奏不变,尺度不松,力度不减。

    蝇腐成患,其害如虎。某些干部虽然职级不高,其言行举动却直接关乎执政党的形象,其导致的“最后一公里”腐败问题,更涉及公众的“获得感”。三年多来,中共对此类“苍蝇”腐败“挖树刨根”,动辄则咎,坚决清理,显示“凡腐必反、除恶务尽”的决心。

    2015年7月,中央纪委更在其官网首次集中通报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之后以每月至少一次的密度进行集中通报。全年共通报问题979起,点名道姓通报1355人,其中527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谢春涛说,正是因为小事抓得严,才让大家意识到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才有了作风状况的明显改观。

    三年中,中共坚持猛药去疴的同时,逐步探索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以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谢春涛例举了十八大以来中共在这方面的举措,如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干部方面的举措,强调党的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等等。

    尤其是在2015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先后修订出台,标志着中共制度化反腐迈出重要步伐。其中条例开列“负面清单”,给党员干部划出了不可触碰的“底线”,准则不仅将适用对象从党员领导干部扩大到全体党员,还将对党员干部的自律规范扩展到用权、修身、齐家等方面,确立自律“高线”。专家指出,这一高一低两条线将反腐制度之笼扎得更紧。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焦洪昌指出,通过这一系列反腐、严肃党纪的举措,中共反腐已按照顶层设计,开始步入治本阶段。

    “要实现不能腐、不想腐的状态,不是短时间能达到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谢春涛说。如其所言,制度的完善、纪律的执行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反腐败斗争将是一场持久战。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认为,2016年中共在解决不想腐、不能腐等治本问题上将会有新亮点,如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化党的纪检体制改革以及权力文明改革等。

    他还指出,2016年,随着省市县各级党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展开,抓好换届选举中的组织纪律,打击跑官要官、拉票贿选等问题,将会是今年中共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头戏。(完)

编辑: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