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在2015年全国“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工作视频会议上的发言

13.05.2015  18:45


今年河南省小麦生产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会议精神,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牢牢抓住夏粮生产主动权。目前,全省8170万亩小麦正处于灌浆期,墒情适宜,群体充足,发育健壮,再有不到半月时间,自南向北将进入收获期。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省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学谋划“三夏”农机工作

夏粮是河南全年粮食生产的重头戏,组织好“三夏”农机化生产,是确保小麦颗粒归仓、秋作物适时播种的关键所在。

分析今年“三夏”农机工作,有利因素:一是机械装备充裕,作业能力提升。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激励,我省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快速增长,去年年底已达16万多台,预计今年新增5000台以上,加之新增机械以大喂入量为主,单机及总作业能力持续增强。同时,多功能精少量播种机快速增加,秋作物播种机械作业能力充足。二是农田条件改善,机械作业更加便利。我省大力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农田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进一步优化了作业环境。三是组织化程度提高,合作社成为作业主体。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5700多家,订单作业、土地“托管”面积逐渐扩大,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农机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

不利因素:一是气候条件不确定。“三夏”天气复杂多变,若遇阴雨天气或集中成熟,可能出现公路主干道机具扎堆、偏远地区争抢收割机现象。二是市场调节预期不确定。近两年,外省来豫作业机械数量逐渐减少,跨省农机对“三夏”作业的调节作用降低,个别偏远区域可能出现机具短期紧缺状况。三是机收价格预期不确定。今年燃油费用较去年有所降低,但机械购置成本和雇工、维修、机械运输等费用均在增加,机收价格可能略有上浮。

对此,今年我省计划组织400万台以上农业机械投入生产,其中联合收割机16.5万台(预计引进省外机械1.5万台,组织出省作业4万台),确保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5%以上,玉米机播水平达到85%左右,进一步扩大小麦秸秆利用和还田面积,努力实现收、种同步进行,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

二、提前做好农机作业各项准备

今年我省“三夏”农机生产准备工作,着手早、行动快、进展总体良好。一是及早安排部署。及早下发《三夏农机工作意见》,对全省三夏农机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及时上报2015年小麦跨区作业市场信息,并在“河南农机化信息网”上发布,为小麦机收供需双方提供信息参考。二是强化部门协作。协商省交通厅免费发放9万张农机跨区机收《作业证》。与中石化河南分公司联合下发《关于做好三夏农业生产用油供应工作的通知》,保障油品供应,惠农便农。与省气象局联合下发《关于为机手免费提供手机短信服务的通知》,免费为农民机手提供气象、道路、小麦市场等信息服务。三是做好农机检修和机手培训。全省已检修保养各类农机具250万多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12万台。培训20万多名农机操作、维修人员。四是积极组织开展机收对接服务。组织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与周边村组、农户签订作业合同2.8万份,落实合同面积2000余万亩。

三、全力以赴保障夏收夏种

下一步,我省将以保障夏收夏种为目标,不断提升“三夏”农机作业水平,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科学组织调度农机。充分发挥“三夏”农机调度办公室的作用,优化收割机布局,合理安排省内机械开展小范围跨区作业,引导省内外机械有序流动,提高作业效率。对突发天气和局部机械短缺状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探索建立县级农机作业应急服务队,随时应对突发灾害,确保生产有序进行。二是加强“三夏”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短信平台、网络和媒体等手段,及时发布各地机收进度、机具供求、作业价格、天气状况、路况交通、机械作业安全警示等信息,为机收提供便捷有效服务。三是提高农机作业组织水平。发挥农机合作社装备能力强、组织化程度高的优势,鼓励机手加入合作社、作业队,组团外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大力推行订单作业、承包作业、一条龙作业等模式,提高机具使用效率。四是提升农机作业质量。根据小麦成熟度,引导农民适时收获,切实降低小麦机收损失率。大力发展粮食烘干机械,为应对阴雨天气、提高小麦品质做好准备。大力推广小麦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秸秆打捆、铁茬播种、灭茬播种等技术措施,努力实现夏收夏种同步进行。五是抓好农机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三夏”生产农机具的隐患排查,教育机手不疲劳驾驶、不违章作业,确保农机作业安全。

三夏”生产时间紧、任务重、不可预见因素多。我们将按照张桃林副部长讲话要求,对“三夏”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全力打好“三夏”生产“攻坚战”。

作者:河南省农业厅副厅长 魏蒙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