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五期”工程绘出绿色新画卷

09.10.2016  14:38
  人民政协报10月8日讯   核心提示:长期以来,沙漠化、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都是三北地区乃至我国危害最大的生态灾害。三北工程就是与他们斗争的利器。通过三北工程建设,一棵棵树木成为守卫农田、水土的卫士,一条条林带成为守望家园的屏障。
  
  1978年,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
  这一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春天的故事”从此开篇;在这同一年,一项“世界上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上马,拉开了我国林业以工程形式组织开展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序幕。
  近40年间,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乌孜别里山口,在我国北方万里风沙线上,竖起了一道抵御风沙南侵的“绿色长城”。据悉,目前三北工程造林保存面积已达29.2万平方公里,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3.02%。如果把这些树木折算成5公里宽的防护林带,可绕赤道一圈半,如同一条地球的“绿飘带”。
  从2011年起,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进入第五期工程时段。按照工程规划,在2011—2020的10年间,将完成造林1647.3万公顷。到2020年,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将提高2.27个百分点,50%以上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60%以上的退化林分得到有效修复,70%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80%以上的农田实现林网化……
  如今,五期工程实施已过半。在这个重要节点,回顾“十二五”这五年,三北工程建设交出了怎样一份答卷?
  绿染山河
  长期以来,沙漠化、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都是三北地区乃至我国危害最大的生态灾害。三北工程就是与他们斗争的利器。通过三北工程建设,一棵棵树木成为守卫农田、水土的卫士,一条条林带成为守望家园的屏障。
  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2014年)结果表明,三北地区沙化土地治理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的良好态势。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连续10年实现了“双缩减”。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毛乌素沙地生态状况呈现出持续向好逆转态势,呼伦贝尔沙地实现了沙化面积缩减、沙化程度减轻的重大转变。
  在黄土高原地区,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600多条小流域得到了治理,年入黄泥沙减少4亿吨左右。据《2014年黄河泥沙公报》显示,黄河上中游各干流年输沙量明显下降,兰州、石嘴山、头道拐和潼关监测站年输沙量分别比多年平均值下降了81.97%、61.73%、62.96%和93.42%。
  农田、水源涵养、固碳释氧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因此受益。据悉,五期工程“十二五”累计完成防风固沙林101.42万公顷,水土保持林72.52万公顷,水源涵养林17.39万公顷,农田牧场防护林14.56万公顷。不仅促进了三北地区农牧业综合生产力提高、农牧业稳产高产,还获得了数十亿元的效益。同时,通过统筹兼顾森林资源培育与提质增效,工程区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促进了生态系统平衡。据测算,全部成林后,每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可达234.22×108元。
  绿涌财源
  环境的改善让昔日的荒沙秃岭变成了金沙银山、财富之源。通过植绿树、拔穷根,三北人民把生态治理同自己脱贫致富结合起来,积极发展绿色惠民富民产业,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据统计,五期工程“十二五”时期,三北地区新增经济林面积267万公顷,新增产量1200万吨,新增产值500多亿元,433万人依靠发展特色林果业实现了稳定脱贫。各地积极引种开发大果榛子、油用牡丹、肉苁蓉、双季槐、皂角等新兴林业产业,初步建成了百万亩梭梭林、百万亩大果榛子等一批新兴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森林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态美学和文化价值,森林游憩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工程建设在增加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结合美丽乡村、森林城市和特色经济林建设等,拓展了工程建设内涵,为发展生态旅游业开辟了广阔空间。通过发展森林观光、生态疗养、游憩休闲等新兴服务业,三北地区走出了一条“不砍树能致富”的新路子。据统计,五年间接待游客3.8亿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480亿元。
  例如,在新疆,依托森林资源开展森林旅游,形成了以国家森林公园为骨干、省市县森林公园为补充、覆盖全区44个县的森林旅游网络体系,年接待游客770万人次,旅游收入占全区旅游收入的62%。
  绿荫家园
  在改变大山大河地貌的同时,三北工程覆盖的人居环境也显著改善,通过让身边增绿,让森林上路、进村、入园,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绿色带来的生态福利。
  随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进程的持续加快,城市防护林体系建设已经成为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五期工程在“十二五”期间不断完善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为创建森林城市发挥了积极作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陕西省宝鸡市、青海省西宁市等城市先后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
  除了中心城区,三北工程还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从三北地区整体经济欠发达,生态环境脆弱,城镇化水平低,农村贫困人口较多的实际出发,“十二五”期间,三北工程建设以城镇为中心,村屯为单元,通过道路绿化、街头绿地、休闲广场、森林公园、四旁植树、庭院绿化等方式,先后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金岸、陕西省渭河综合治理、京津郊野公园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通过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鼓励造林专业户承包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采伐迹地更新、退化林分修复等,有力推动了土地流转步伐,提升了农村土地资源效益。
  绿播心间
  在进行生态建设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之中,生态文明在工程建设区逐步深入人心。
  在“十二五”期间,各地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市)明确提出了生态立省的发展战略,科学划定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红线,有效遏制了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
  以宁夏为例,当地坚持以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承载力为基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形成了全区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内蒙古启动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责任追究、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三项改革试点。
  青海省不以GDP增长论英雄,完善政绩考核体系,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考核指标由过去的5项增加到10项,权重由30%提高到35%,对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破坏的地区和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
   绿谋深远
  三北工程经过30多年的建设,条件较好的地方已基本完成造林,剩下的大多立地条件较差,进入了“啃骨头”的阶段。
  因此,如何在总结过去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的措施和手段就成为摆在三北工程建设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随着防护林体系建设思想日臻完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治理理论体系、技术体系也逐步建立。
  总结五年来的建设特点,可以看出,五期工程“十二五”建设期间思路更加清晰,建设内容更加丰富,建设方式更加科学。特别是在坚持有效保护和扩大林草植被的同时,遵循防护林建设规律,将退化林分修复纳入建设内容;强调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加大了封山(沙)育林比重,比四期工程规模扩大了4倍多,力争多快好省地恢复林草植被。
  在建设过程中,有五点经验被广为认同:一是坚持遵循自然规律;二是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三是坚持突出问题导向,向改革要动力,创新投融资机制、产权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投身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四是坚持遵循生态建设规律,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按山系、流域、沙带规模推进,构筑区域性的生态屏障;五是坚持遵循林木生长规律,破除防护林建设一劳永逸的思想,科学稳妥有序地推进退化林分修复,促进防护林建设永续发展。
  回顾5年寒来暑往,三北工程五期规划蓝图中的任务已落实过半。
  如今的三北地区,风儿仍年年翻动葱茏繁茂防护林,每一支柔条都如同琴弓丝弦,奏鸣着三北务林人的业绩与精神,也正在为推进全球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治理与生态减贫,构建治理共建、理念共享机制做着更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