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养”:为果业发展谋新路

22.08.2014  12:03
      酷暑时节,干旱难耐,在陕县菜园乡东凡小东沟陕县绿康果业有限公司的田野里,数十位农妇或头戴凉帽或肩搭毛巾,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地在采摘豆角。

      “今年元月份开始着手,在这个村子里以每亩630元的价格流转了150亩土地,规划种植苹果,4月初按照标准要求已经全部栽上了。”

      该公司负责人说,“看着这些成活的果树苗,我是喜忧参半啊!果树需要3年挂果、5年才能进入盛果期的。但这前3年的管理费用、人工投入、土地租金等也是笔不小的开支!”

      “以地养地,以菜养树,以菜养人。”为解决流转土地的租金等问题,该公司除去留足果树生长的空间外,把剩下的100亩土地全部间作蔬菜,品种有长短豆角、辣椒、茄子、西红柿等,把长出来的蔬菜变卖成钱,来供养一年的土地租金、果树投资管理费用及雇用民工的工资。

      目前种植的长豆角、辣椒已经在三门峡市区上市了,仅长豆角这一品种半个月时间就销售7万元,加上短豆角、辣椒、西红柿、茄子等蔬菜可以一直卖到10月份,预计间作的100亩蔬菜可以卖50万元,且不影响苹果树的正常生长。

      为使绿康果业有限公司持续健康发展,该公司负责人在考察了周边的果业种植园区后,又跑到新疆考察节水灌溉技术,回来后除了做好土地基础整理工作外,又以较低的投资在地里铺设滴水管道,每亩投资150元,既解决了灌溉问题,又实现了水肥一体化。这项技术节省了水、节省了投资、节省了劳力,是全市第一个投资小,效益明显,农民能用得起的果园滴水设施,现在已经带动东凡、崔家、南阳、北阳等村的果农开始使用此项节水灌溉技术。

      一亩园顶十亩田。目前该公司已陆续雇用附近村民30余人,繁忙时平均每天有20多人在园区内干活,支付每人每月工资1500元。年初以来已支付雇用民工工资7.4万元,既发展了果树,又解决了部分农民就业。

      “陕县绿康果业有限公司的‘三养’模式,为全县今后果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像这样的经营模式,我们要做好服务,积极支持鼓励、宣传推广,使其成为全县果业发展的‘领头羊’。”该县园艺局局长曹忠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