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 面积12.34万亩中央每亩补助1500元
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12月24日,全省新一轮退耕还林暨政策培训会在郑州召开,标志着我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启动。
会议透露,我省新一轮退耕还林计划面积12.34万亩,将于2020年结束,中央补助标准为每亩1500元,5年内将分三次下达。
地类要求更严格
“新一轮退耕还林对退耕地地类要求更严格。”省林业厅巡视员乔大伟表示,主要实施范围为25度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重要水源地的15度~25度非基本农田坡耕地。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我省共需退耕还林12.34万亩。其中25度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2.21万亩,丹江口库区重要水源地15度~25度非基本农田坡耕地2.18万亩,严重沙化非基本农田耕地4.2万亩,其他重要水功能区15度~25度非基本农田坡耕地3.75万亩。
据介绍,我省上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区主要处于黄河中游、淮河上游及支流源头、南水北调干渠沿线和黄河故道区,这些地区生态地位极其重要,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随着上一轮退耕还林国家补助政策陆续到期,部分农户生活将出现一定困难,不利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尽快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对缓解群众困难,加强资源保护,巩固上一轮退耕还林成果具有重要作用。”乔大伟说。
坚持农民自愿忌强推强退
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会议指出,新一轮退耕还林与上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有很多不同,最大变化在推进模式,由“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
“这就意味着,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都是农民说了算。”省林业厅退耕办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新一轮工作推进将坚持“农民自愿、政府引导”的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同时,不再限定生态林与经济林的比例,重在增加植被盖度。对此,各级政府要加强政策、规划引导,依靠科技进步,提供技术服务,切忌搞“一刀切”和强推强退。
据介绍,在新的退耕还林思路下,各地政府可以引导群众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景观林等多林种和种养结合、林药结合等林下经济高效种植模式,为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森林旅游业、农村服务业提供资源基础与支撑,进一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明年1月落实退耕地块
据介绍,新一轮退耕还林确定了新的补助政策,中央每亩补助1500元,分三次下达,第一年800元、第三年300元、第五年400元。
会议要求,退耕还林补助款必须按时足额发放到退耕农户手中,决不能克扣或挪作他用。
省林业厅退耕办相关负责人说,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年度变更调查成果,退耕地块将在2016年1月底前逐一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库)上。对退耕农户的退耕面积、退耕地点、造林树种以及质量要求、验收结果、补助资金等情况,将进行公示并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退耕地块落实完成后,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依据退耕地的区位、立地条件,确定林种、树种、种植模式,并与群众签订退耕还林合同,把任务具体落实到山头地块和每个农户。(记者 杜君 实习生 魏宇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