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都网贷系统:一个叫“P2P上市”的坑

18.11.2015  11:03

    P2P从未停止过对上市公司的偏爱,不管是直接成为,还是间接成为。在国内监管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将目光移向海外资本市场,是部分平台当下的策略。最新消息称,宜信公司旗下“宜人贷”或将成为第一家海外上市的P2P平台,其已于北京时间17日凌晨向美国证券交易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并拟申请在纽交所上市。

    有这样一种现象,不论是海外上市还是国内上市,在投资者眼中,都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实力象征。相比之前被重视的注册资金,“上市”这一判别指标,来得更透明和真实;相比风控、技术这些专业性因素,“上市”则来得明晰、不混沌。上市公司的背书效应,给P2P平台指引了一条吸引投资的康庄大道。继而,谋求合作、收购之风兴起。

    上市,本是一项含金量较高的品质,是企业发展到足够水平后顺其自然进入市场、谋求更长远发展的一种策略。而当平台在实际能力空壳的情况下,借以上市公司名义,达到吸客目的,那么,这种含金量就大大贬值了。

    信息不对称的是,即便有如上情况,投资者并无法明确辨析。如同P2P网贷行业本身一样,鱼龙混杂,达到上市公司合作或所谓已经“上市”的平台,实力同样参差不齐,以至被“上市公司”字样所蒙蔽受损的投资者不在少数。以近期问题平台宁波众银财富为例,老板失联,1000多名投资者被卷走1亿多资金。调查结果显示,其自称的上市仅仅为Q板挂牌,门槛极低,5-7万即可。

    由此,投资者常有的“上市=实力=安全”观念实则是陷入了理财误区。一来,资本市场分为交易所市场、场外市场,细分为主板、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严格程度不一,并非所有都称得上“上市”;二来,上市公司与平台的合作,有时利益所趋,并非代表平台本身实力大小。

    融都网贷系统负责人认为,指导意见之后洗牌更甚,平台若为求背书而合作或挂牌上市,不是长久之计,终究需要回归到核心实力的比拼上。而对于广大投资者,综合性辨别平台和项目,方是对资金的真正负责。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