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千年文化隗宝,元坑古镇“关公文化旅游节”隆重举行
6月15日,正值农历五月十三,福建省顺昌县元坑镇文昌公园里人潮涌动、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一场精彩绝伦的民俗盛宴“关公文化旅游节”在这里隆重上演。
本次活动由中共元坑镇委员会、元坑镇人民政府、顺昌县旅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元坑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历史文化、保护传统民俗、传承非遗文化。
本次活动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理念创新,展现形式也别具一格。关公祭礼、文艺展演、千人廊桥古宴等独特的内容吸引了当地及四面八方的游客。
现场活动精彩纷呈
上午9时许,在元坑古镇文昌公园关帝庙前举行了盛大的关公诞辰暨关公磨刀日祭礼。现场信众手持香火,虔诚祷告,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上午10:00—11:00,在文昌公园内小广场举行了关公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及文艺节目展演。本次活动出席的嘉宾有顺昌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柯秀华、县政府副县长苏俊明、元坑镇党委书记李军、县旅发办领导及元坑镇党政班子成员。
在开幕式上,元坑镇党委书记李军同志致开幕词:他代表元坑镇党委、元坑镇政府向关心、支持元坑镇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诚挚的欢迎各届友人到元坑古镇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共同见证古镇旅游越来越好。最后,他预祝了2019年元坑古镇关公文化旅游节越来越好。
之后,县政府副县长苏俊明发表讲话。他强调:近来来,顺昌县围绕全域旅游开发和规划,大力支持古镇旅游开发。元坑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全力做好元坑旅游和事业的发展,相信元坑旅游事业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热,成为顺昌旅游的招牌项目。
开场鼓《中国龙》鼓声震动人心;《竹响畲乡》带我们体验畲族风情;旗袍秀、汉服秀带领我们领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还有精彩的歌舞表演,现场掌声阵阵。
中午11:30—13:00,千人廊桥古宴在文昌桥内举行。古镇居民、四方游客相聚于此,觥筹交错,其乐融融,180多桌,近2000人一起品尝当地特色的“关公磨刀宴”。
始建于明正德十年的文昌桥,历经数次损毁重建。2009年新建的文昌桥全长146米,由208根廊柱和1000多片雕花组成,是福建省最长的古廊
节日传说渊远流长
民间有一谚语:五月十三雨,关公磨刀水。传说关羽败走麦城,英魂升天后,玉帝赐命其为“三星都督总管雷火瘟部宜府酆都御史”,关羽任命后,体恤百姓疾苦,在他的庇护下民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感其恩德,建关帝庙供奉,香火旺盛。
南海恶龙闻此事心生嫉妒,趁关公不在引发旱灾,关公回来之后,五月十三日吉时,在南天门外磨刀,后到南海打败了恶龙,民间恢复风调雨顺,此后每年五月十三,关公都在南天门外磨刀示威。
话说明万历元年(1573年)在关公磨刀的时候,剩余的磨刀水洒落民间,化为洪水将元坑的文昌桥冲毁,重建之后人们在文昌桥头修建了关帝庙,
请关公庇佑文昌桥。神奇的是,关帝庙建成后累计198年文昌桥平安无事。由此,民间百姓为纪念关公磨刀降恶龙、解除灾难疾苦的恩德,将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定为“关公磨刀日”,元坑古镇数百年来延续着供奉关公的传统。
千年古镇颜值无限
元坑镇位于福建省顺昌县西南部,属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千年古镇人杰地灵,早在明清时期元坑就是古代闽西北的交通要衢,商贸发达。明代贡茶“前山茶”、清代“同顺星”毛边纸都由此销往海外。
历史上的元坑文风炽盛,英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宋至清以来仅进士就有百余名。南宋名臣工部尚书廖刚,广西经略、著名藏书家余良弼,朱熹得意门生廖德明,明代户部郎中叶宗远生于斯长于斯,理学大师杨时、游酢、朱熹曾在此游历授业,传扬理学,为古镇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增添了历史的厚重与韵味。
元坑古镇至今还保存有大量的明、清时期古建筑,如以陈氏三大栋、萧氏三大栋、蔡氏三大栋为代表的古民居建筑;以蔡氏宗祠、陈氏宗祠、吴氏宗祠、萧氏宗祠、邓氏宗祠、张氏宗祠、朱氏祠堂等为代表的古代宗祠建筑;以登云桥、文昌桥、槎溪桥为代表的古代桥梁建筑等。这些建筑保留了明清时代的建筑特色,结构合理,设计精巧,造型美观,尤以民间早已失传的砖木雕饰见长,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艺术欣赏价值。
元坑镇文化旅游知识普及
今年是关云长诞辰 1859 年。
元坑于2010年入选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文昌桥始建于1515年,于2010年重建的文昌桥长146米,是目前福建省最长的廊桥。
元坑镇下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元坑镇秀水村、福峰村、九村村、东郊村于2015年同时被评为“福建省首批传统村落”。
元坑境内槎溪村于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
元坑境内三大名廊桥是文昌桥、登云桥、槎溪桥。
顺昌县第一大古民居东郊陈氏古民居占地10058平方米,是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及涉台文物。
宋朝时期在元坑镇境内传播理学的三大理学家是杨时、游酢、朱熹。
南宋名臣廖德明官居一品,以家乡为号,号称廖槎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