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对我校一附院张效房教授荣获“最美医生”的报道

21.03.2016  12:14
      河南新闻联播:96岁眼科泰斗张效房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医生
        链接: http://tv.cntv.cn/video/C11375/70d3ac64aae93de0058b3e450a4e5c44

                     
     

 

河南日报》2016年03月15日第11版

 

                                                                  大医铸精诚 杏林不老松
                                                                                ——记“全国最美医生”、郑大一附院眼科教授张效房 
 

      □本报记者 李旭兵   

      他是我国眼外伤和眼内异物摘出手术的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曾担任“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中方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专家组组长,经他引进、改进的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手术,被定为“视觉第一中国行动”规范术式。
      他行医71载,坚持一辈子不收红包,不拿回扣,并且无私地捐出奖金和积蓄,用于发展眼科事业。虽然已是96岁的高龄,还曾因肾癌接受过右肾摘除手术,但他依然精神矍铄地活跃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
      他,就是我国著名眼科专家,被誉为郑大一附院“院宝”的眼科泰斗张效房教授。
      3月8日,星期二,张老每周一次的门诊时间。早上7:40,张老就扎好领带,整理好衣服,打开门诊室房门。
      门外,一大早赶来排队的患者喜出望外。张老走出房门,亲切地招呼大家在门外坐下,并安抚后面的人不用着急。
      给一个13岁的女孩仔细检查完眼睛,张老手不停地写着病历,嘴里又开始了惯常的一长串“啰嗦”:“将来要做一番事业,现在得把眼睛搞好,是不是啊?桌椅高度调整好,做作业超过一个小时起来活动活动,多吃青菜水果。”看小女孩有点害羞的样子,他又转向旁边陪同的母亲,“不要鼓励孩子太用功,功课不用争第一名,玩手机看电视也多约束她点。
      “这么耐心的医生很少见啊!”走出门诊室,母女俩轻声嘀咕起这个话多又和蔼的老头儿。张老的学生、现任眼科副主任吕勇说,从医71年,老师从未牵涉进任何医患矛盾,他身上有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独特的习惯和情怀,“话多”就是秘诀之一。
      大医院病号多、时间紧,有的医生往往来回不到几句话就打发了病人。在张老看来,若不沟通好,医生不了解病人的具体病情,病人对医生也会有看法。他坐诊时,一个上午限号10人,往往拖到一点多钟才能吃饭,整个医院都知道他看病慢,“尽量跟病人讲清楚,咱也就是晚一会儿吃饭的事。
      在河南医学界,谈起张效房,最为后辈医者津津乐道的,除了他精湛的专业技能与谦和慈悲的医德外,还有两个细节——手术时从不浪费一块纱布、一个棉球;无论手术大小难易,从不收病人红包。
      “我最痛心的几件事是,教师不负责,学生不认真,群众有眼疾,医生收红包。”说起医生收红包,张老很是愤慨,“这样不仅加重病人负担,而且败坏社会风气,与救死扶伤的精神背道而驰!
      有一次,一位来自黑龙江的病人经人介绍,慕名来到郑州,住进了张老管理的病区。手术前一天,心里没底儿的患者家属经过打听,敲开张老的家门,送上一个现金红包。张老一见,满脸的笑容凝固了。他严肃地说:“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手术请尽管放心,红包是从来不收的。
      手术如期进行。术后第二天,当纱布打开后,患者第一眼就看见了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50多岁的东北大汉当场失声痛哭,说:“我真没想到,张教授的医术这么高!医德这么好!感谢张教授!感谢河南人!
      很多人都曾问张老同一个问题,如此高龄为何仍要投身工作?张老的回答斩钉截铁:“不让我工作,岂不是要了我的命!
      每周一、三、五上午,在郑大一附院门诊楼18层《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一个办公桌、一台电脑,一个大书架和厚厚堆积在地上的文稿,就足以让张老沉浸其中。作为该杂志的名誉总编辑,张老特别认真负责,对于拟用的稿件,他会在每一页用绿笔、红笔、铅笔密密麻麻地标注出问题,以中英文两种语言做出批注,对稿件中需要核实的信息,他会主动联系作者。
      上下班时,张老总是拎一个竖形的手提包,“这个包正好能将A4纸大小的书籍和文稿装进去,一有空,就能随手把它们抽出来阅读,非常方便。
      2000年1月,张老因前列腺增生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第一天,他就让护士把病床摇起来,开始批改文稿。护士不答应,他就商量着说:“姑娘,手术后痛得很厉害。我看文稿,注意力一集中,就忘记疼痛了。”年轻护士扭过头,眼泪扑簌往下掉。
      “投身事业、关爱病人、关爱学生是老师最大的精神寄托,他已经将事业融入自己的生命中。”吕勇说,除了改论文、坐诊查房,张老还一直坚持给本科生和留学生授课。“只要一进实验室,一到病人床前,一在学生中间,他就沉醉其中,什么都忘了。
      2015年11月18日,张效房先生95岁华诞。此前,他的学生、部分同行,省市及医院有关领导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问候,并打算为老先生庆祝一番,都被老人一一婉拒。他说:“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普普通通的大学教师,干自己应该干的事,干自己能够干的事,干自己没有干完的事。”③9

 

2016年3月15日《郑州日报》第07版

                                                                    96岁郑大教授获评“最美医生


      本报讯 (记者 汪辉 )

      昨日,“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教授张效房等10位医生获得“最美医生”称号。
      张效房现年96岁,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教授、我国眼外伤和眼内异物摘出的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退休后,张效房一直在郑大一附院坐诊,是河南仍在医院例行坐诊医生中年龄最大的。至今,张效房行医71年,让无数患者重见光明。
      去年12月,中央电视台启动2015“寻找最美医生”大型公益活动,旨在推选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道德引领、彰显时代精神的10名“最美医生”和10名“特别关注医生”。经过严格推选和评选,张效房荣获“最美医生”称号。
      据了解,张效房1945年毕业于前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至今仍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园地辛勤耕耘,曾主持举办3次国际眼外伤学术会议及10余次全国眼外伤学术会议。获科技成果奖12次,包括全国科学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国家科委、卫生部、河南省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曾获光荣称号14项,包括全国先进工作者(劳模),全国优秀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十大科技功臣称号,美国眼科中心颁发的突出成就奖以及中美眼科学会颁发的“金苹果奖”等。

 

2016年3月15日《大河报》A09版


                                                                        把病人看好,就是医生最大的医德


      记者侯梦菲 刘江浩
      核心提示丨昨晚,“2015最美医生”颁奖典礼在央视播出,96岁仍坚持在一线义务坐诊看病的眼科专家张效房,感动国人,也受到一大批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点赞”。“最美医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气质”?如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看看代表、委员们怎么说。
  【点赞】张效房获“最美医生”实至名归
  “张效房先生获得‘最美医生’,我觉得是实至名归。”全国人大代表、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告诉记者,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表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果,张效房和安康都有项目获奖,两人一起参会相识。
  当时全国的眼科比较落后,但是河南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主要是河南有一批眼科专家,张效房在当年就很有名气了。”在安康的印象中,张效房属于最传统的科研工作者,对技术要求精益求精。
  “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老先生还在一线工作,这在全国都少见。”安康说,“最美医生”奖项含金量很高,张老是医德和技术两者兼备。
  得知张老获得“最美医生”称号,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花亚伟连说,实至名归。“他始终心中装着病人,从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潜心研究眼科医学的难题。”花亚伟说。
  全国人大代表、新乡县小冀镇京华社区党委书记刘志华说,要守着电视收看“最美医生”颁奖典礼,“96岁的老先生,还能坚守一线,必须给咱河南的最美医生点赞”。
  【心声】“最美医生”是要真心实意为患者着想
  “最美医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气质?在全国人大代表、通许县乡村医生马文芳眼中,“最美医生”的标准就是,要真心实意为老百姓看好病。
  从1967年开始,马文芳就开始担任“赤脚医生”,在乡村医生岗位上干了49年。
  “从大夫、先生、医生、白衣天使,到‘白眼狼’,这是老百姓对医生的称呼的变化。”谈起医德医风建设,马文芳打开了话匣子。“现在个别医院给医生下指标,每天必须让六七个病人做CT。”马文芳说,“最美医生”首个标准就是要救死扶伤,为患者着想,不能光向“”看。
  另外,“最美医生”还要考虑替老百姓算笔“经济账”。“我的原则是,能一天好的,不开两天的药;能打小针的,就不挂吊瓶。”同样作为一名乡村医生,除了看好老乡们的常见病、急性病,马文芳还要替乡亲们省钱,他了解这个岗位的不易。
  刘志华认为,“最美医生”首先要有医德,“德在技前,利让德渡”;其次要有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再次,治病要因人而异,依据患者病情,灵活、科学治疗;最后,还要钻研专业、不断提高,掌握最前沿的医学知识。
  【看法】医务人员应提升敬业精神,钻研业务
  “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期,诱惑多,医生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世界。这导致部分医务工作者急功近利,缺乏敬业精神,无法坚持钻研业务。”对此,花亚伟建议,医务人员提升敬业精神,静下心来,为病人着想,去钻研业务。
  花亚伟认为,现在社会患有浮躁病、红眼病。所以,敬业的人,难免得不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踏踏实实去做,老老实实呆着,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没有支持与鼓励。要承担着在岗位上默默无闻的风险。在缺少“大工匠”精神的当下,没有这种氛围,就很难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所有的医生,都应该向张教授学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高春芳说,没有医德,是没有资格做医生的。他解释,医生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把病人看好,这是医生最大的医德。
  高春芳认为,现在国家提出要建设健康中国的理念,这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要身体健康,其次还要精神健康、思想健康。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也是对健康中国的促进。
  高春芳说。现在也有很小一部分医生,为经济利益,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他建议,提倡文明行医,对于医德不健康的人,应该进行教育,对于没有医德的医生,没有资格做医生,应直接驱逐出医务工作者队伍。
  高春芳认为,现在应进行强化医生为病人服务的道德教育,建立道德底线,促使医生和病人更和谐地相处。
  此外,高春芳还建议,医德医风和医药、医保等领域的改革要同时进行。未来,我国将建立完善全民的基本医疗制度。“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医药的相关配套政策还不完善,基础还没有达到,所以,一小部分医疗工作者的医德医风,在经济利益驱使下,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2016年3月15日《大河报》A10版


                                                                    最大最小俩研究生为老师颁奖


   96岁高龄仍每周都坐诊,你还记得本报报道过的名医张效房吗?昨天,记者获悉,他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医生”。在颁奖典礼上,他最大和最小的研究生弟子一起,共同为张效房颁奖。
      在颁奖现场,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对张效房做出了充分肯定。他说,中国为全球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科学家发现了沙眼的病因,这一发现让全球数百万人避免了失明。而这离不开张效房的贡献。

      今日消息
      96岁医生成“最美”年龄最大
      3月13日,央视2015“寻找最美医生”大型公益活动评选正式揭晓,由河南省卫生计生委推选的96岁眼科泰斗张效房荣获“十大最美医生”称号。
      该活动旨在推选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道德引领、彰显时代精神的10名“最美医生”和10名“特别关注医生”。
      出现在颁奖典礼上的“最美医生”中,既有96岁高龄仍坚持坐诊的眼科专家张效房,也有独自坚守偏僻山乡40年、服务方圆770平方公里村民的藏族医生占玛泽仁;既有从医67年、见证我国传染病防治历程的新中国首批留苏归国医学女博士陈菊梅,又有异国救人引起网上热议、被誉为“最美中国医生”的急诊科医生唐子人……
      此外,本报曾报道过的“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之子胡大一(2014年1月4日本报A14版曾以《母子大医》为题对胡氏母子的故事做报道),也被评为“特别关注医生”。
      10名医生中,张效房年龄最大。但年龄最大并不是“特色”,他的卓越学术成就及一直奋斗在一线的精神令所有评委和现场观众钦佩。
      张效房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称郑大一附院)眼科教授,从1945年于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毕业算起,在眼科医学这条历史长河中,他已行走了整整71年,并终成眼科学界一代宗师——我国眼外伤和眼内异物摘出的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
      退休后,张效房一直在郑大一附院坐诊,是河南仍在医院例行坐诊医生中年龄最大的。
      现场直击最大和最小研究生为其颁奖,十分意外
      在昨天的颁奖现场,张效房压轴出场。
      他大步流星、意气风发地走上台。
      主持人问:“您身体这么硬朗,有什么长寿秘诀?
      张效房回答:“我没有什么长寿秘诀,平常就是只想一个问题,思想很简单,就想把病人的眼睛治好,改进治疗方法、手术方法,给病人带来更好的疗效,病人好了,病人高兴了,我也就高兴了,其他小事情不放在心上。
      主持人接着问:“那您认为什么样的医生才是好医生,标准是什么?
      张效房回答:“患者说好的医生,才是好医生。
      朴素的回答,获得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
      轮到颁发奖杯时,70岁的张金嵩和26岁的付淑颖走了出来。这让张效房有点意外,他稍稍愣了一下,然后笑呵呵地接过了奖杯。
      张金嵩是张效房的“最大弟子”,1978年入学上研究生的他,成了张效房所带的第一届研究生。如今已经70岁的他从郑大一附院眼科主任位置上退休后,也是一个“忙人”:除了每周三次坐诊外,还要带领团队上手术台做手术。
      “老师还在坐诊,你说我能好意思闲着?”昨天,在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他乐呵呵地说,给老师颁奖既高兴又自豪,而在工作中,他更是牢记,像张老师教导的那样,规规矩矩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认认真真做好医生。
      26岁的付淑颖如今是郑州大学眼科专业的一名研三学生,虽然她现在的导师是陈悦,但和张效房还是有很大渊源的。
      “我导师的博士生老师是张金嵩,而张金嵩老师的导师是张效房,这样算来,我算是徒孙了。”付淑颖说,虽然张老师目前不再直接带研究生了,但她和同学们仍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张老师的教导。
      “张老师轮流检查我们的英文病历,同时一点点帮我改论文。”谈及张效房,付淑颖说,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勤恳、严谨、博学、多才。
      “跟随张老师学习,受益匪浅,他就像一本百科全书。”她说。
      暖心花絮颁奖晚会结束后,观众纷纷求合影
      虽然颁奖晚会于昨晚正式播出,但录播节目其实是在3月2日晚上。
      作为河南唯一一家全程参与节目录制的都市报,大河报记者见证了诸多感动。
      当晚的录播预定时间是8时开始,但张效房不到6时就赶到了现场,在化妆间内,当化妆师得知张老已经96岁时,连说,“不像、不像”。
      而当张效房出现在晚会现场时,观众席上瞬间有了小骚动,不时有观众小声惊叹:“哇,老先生真精神真帅。
      录播结束时,已经近10时。一散场,热情的观众便一下子围住了张效房,纷纷求合影,而张效房一并乐呵呵地满足。
      3月3日从北京返回郑州。
      如同去北京时一样,张效房仍然在列车上雷打不动地审阅稿件。可下了火车,他却自己抱着奖杯,走了一路。
      “这次得奖很惭愧,因为我只是做了一个医生该做的事情。不过,也是鼓励和鞭策,鼓励自己以后把工作做得更好。”张效房说,他的爱好只有给人看病和为年轻医生们改改论文等。
      “活一天能工作一天,有事情做,这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他说。


      超级履历
      坐诊71年,看过无数眼科病人他很忙碌,查房、改论文、参加学术会……
      生于1920年的张效房,求学于“河南大学在潭头”的艰难抗战时期,受教于“济济多士,风雨一堂”的诸位学术大家,磨砺于风雨如磐的动荡年代,收获于新中国的蓬勃发展时期。
      他的人生只有两个章节:“先生”与“先生”。一为师,一为医。
      “现在年龄大了,医院照顾我的身体,每次坐诊实行限号,半天也就能看10个。”他说,每次坐诊,看见病人满腹心思来,一脸轻松地走,他就特别有成就感。
      作为一名医生,71年的时间内,他看了无数的眼科病人。
      而对于医学科技,即便如此高龄,他也不甘落后,每天积极地学习,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
      “今年9月份,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暨第五届全球华人眼科学术大会将在苏州召开,我是要去参加的。”昨天,他告诉记者,这是眼科学界最高规格的会议,他一定要前去学习,而为了参加这次大会,他还准备提交一篇论文。
      “眼外伤方面的,目前还在修改中。”他说。
      除了参加学术会外,对于我省眼科的发展,他也一直在操心。
      昨天上午,在办公室内,张老为记者出示了一个《关于我院眼科实现“复兴”的建议》。“这个是我最近准备找院长汇报的两件事之一。”张老说,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期间,郑大一附院曾经有过比较突出的表现,在全省甚至全国能数第一的技术和研究有20多项。当时,该院眼科的临床业务能力居全国第四位。
      近20年来,随着眼科医学的日新月异,情况有了一些变化,眼科学界后浪推前浪地向前发展着。张老有些坐不住了。
      在2010年时,他曾向医院递交了一份“万言书”,提出了眼科发展的10项建议,其中派出留学生和添置设备两项目前已实施,办好眼外伤杂志也逐步落实了。
      如今,96岁的张老又提出了几点新建议:建立眼科核心组,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利用好科研和学术资源,齐头并进、全面开花;在眼外伤、白内障、眼底病等方面闯出一条新路。

 

      2016年3月15日《大河报》A11版

                                                                                  最幸福的事:工作
                                                每周的安排满满当当96岁的张效房常常改文章到凌晨
        记者李晓敏文

      本报讯如果有人问你,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或许,你会答:睡觉、旅游、吃美食……但,96岁的张效房毫不犹豫地答:工作。
      听起来有点做作?如果你真这么想,那可真是错了!
      因为他不仅这么说了,更是这么做了。
      作为一名医生,从1945年毕业到如今,他在眼科这个岗位上,工作了71年,而且还正在幸福、快乐地工作。
      他说,人生都有归宿,只不过早一点晚一点,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贡献,这是对社会的责任。
      “我没有老想着,我多大年龄怎么样怎么样,我只是想着尽量地活下去,尽量地学习,尽我所能来工作。”他说。
      因为有着这股对工作超乎寻常的热情,虽然已经96岁了,但每周,他的工作安排满满当当。
      周二坐诊,周四查房,周一、周三、周五、周六在编辑部改文章……
    有时,他还被学校邀去给学生们上课。
      张效房的二儿子张松年已经退休,对于父亲的这种执着,他表示高度理解,并默默配合。
      “他喜欢那就做吧,你要强制他休息,他还难受呢。”如今,张松年能做的就是每天傍晚到父亲家,陪父亲吃顿晚饭,聊会儿天,然后,他回家,父亲继续在书房内改文章。
      常常是,文章改到次日凌晨。
      “基本都是凌晨两三点睡吧。”对于这个习惯,张老也承认不好,但他改不了,“习惯了。
      有人夸他德高望重,他呵呵一笑说:“什么是德高望重,无非就是年龄大一点,糟蹋粮食多一点……
      谈及工作,他满脸幸福,“活一天,能工作一天,有事情做,这是很幸福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