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马踏飞燕”横空出世 原版为东汉青铜器

07.08.2014  12:15
  中国首尊钧瓷版“马踏飞燕”作品问世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王现峰     中国首尊钧瓷版“马踏飞燕”作品新闻发布会会场

三蹄凌空飞起,单腿踏于飞燕背上;暗红色的飞燕和通身墨绿带金铜暗斑的飞马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使张嘴翘尾的飞马更加突出和动感十足,似能听到风驰电掣和马的嘶鸣声……自然天成,意境万千,活脱举世闻名的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的造型和韵致。

厚胎厚釉,一条弯曲的马腿如何撑起全身的重量?炉温达1300度时,泥胎就会软若面团,这些腾飞有力的马腿和尾如何不蔫吧下垂?如何使稍受“刺激”便整体开裂坍塌报废的软泥成器?“马踏飞燕”,题材太美,造型太美,色彩太美,自古就有多人尝试烧制陶瓷版“马踏飞燕”,但因“太难了!”而成为历代陶瓷人的梦!

2014年8月4日上午,中国首尊钧瓷版“马踏飞燕”作品,经中国传统工艺大师、禹州市神垕镇正玉钧窑董事长王现峰历时2年,耗资20多万人民币的近百次创新实验后,在郑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问世。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原理事长刘垚,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会长宋建文,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收藏委员会会长荆治中等业内领导和专家与会并致贺。

为了研发这件作品,王现峰利用自己在物理、化学方面和美学等学科的优势,历时2年,耗资20多万人民币,做了近百次试验,克服了成型、泥料、釉色、烧制等方面的重重困难,终于,单腿承重和应对1300度高温的科技难题告破,圆了多代钧瓷人的梦。

刘垚高度评价钧瓷版“马踏飞燕”,称它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国宝钧瓷高超技艺”的佳作;宋建文称赞它不仅完美展现了原作的艺术风韵,更有它独具的张力和节律之美,刚柔相济,飘逸洒脱,开创了钧瓷美学新的天地,并将钧瓷烧制技艺推向新的高度。称之“钧瓷之峰,大师之魂”不为过;荆治中盛赞其为“力擎千钧,独树一帜”,变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为现实,堪称中国陶瓷界的里程碑之作。并称它打破了以往钧瓷以釉取胜的传统局限,“它是器物造型、色彩,甚至化学、力学等的完美组合体。

该活动由河南珍宝馆、正玉钧窑主办。

相关链接

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

钧瓷版“马踏飞燕”的原型是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王现峰

王现锋,1963年7月出生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自幼受钧瓷文化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对钧瓷釉料进行选择性试验,对钧瓷的成色机理和烧成制度进行了长期探索和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作品器型优美,工艺考究,釉质肥厚,温润如玉,把五彩渗化、自然天成的窑变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现为正玉钧窑董事长,作品多次在国内钧陶瓷展中获得金奖,2012年其作品《象鼻瓶》获得“全国钧瓷评比十大珍品奖”。其独立开展的新型煤窑窑炉的研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获得禹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对推动钧瓷窑变艺术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在钧窑传统煤烧技艺上的独特贡献,并创作出的香雅玉润的作品,近年来受到全国各地的钧瓷爱好者青睐和喜爱,被竞相收藏。2013年11月被评为中国钧瓷工艺美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