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警队神捕快 为啥甘心退“幕后”

13.07.2017  07:03

王锋采集血液做DNA比对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杨东华/摄

在郑州市交警四大队,包括醉驾在内的所有刑事、行政案件的办理,都要经案侦中队中队长王锋过手,有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醉驾侦办官”。

作为四大队唯一有“高级事故处理证”的警官,他曾是警队里的办案奇才,证据缺乏的大案要案,凭蛛丝马迹也能破案,但在最能出成绩的时候,他却退居“幕后”,把战果留给同事。

【奇才】

躺在车底一寸一寸排查

在一根铝管上发现血迹

2004年冬,郑州市107国道尚庄路口西南方向,一位老人惨遭大车辗轧身亡,肇事车辆逃逸。

王锋和搭档冯景超赶到时,现场没有车辆碰撞碎片,只有一堆炉渣。俩人走访两天没找到目击者,又跑到附近产生炉渣的3个大型供热站查了数十辆大车,仍毫无线索。

“大海捞针不怕,就怕方向错了,南辕北辙。”王锋了解到,看似废物的炉渣,在砖窑里大有用处,他赶去事发地点南边的3个窑厂,挨个儿排查几天后获知,上述事故发生之后,某个窑厂有辆运渣车辆突然消失了。

本以为柳暗花明,可当民警找到上述车辆时,车主却是一脸无辜,声称与此事无关,车辆表面也查不到任何碰撞痕迹。

“痕迹可以被毁灭,但真相不会被抹去。”王锋断定,死者先遭车轮辗轧后被传动轴卷入,总会留下痕迹:可扒开轮胎,仔细检查缝隙,一无所获;他又躺到车底,一寸一寸排查,终于在一根铝管上发现了死者血迹,DNA比对后终于真相大白。

20多年从警经历中,王锋获过3次个人三等功、2次郑州市公安局嘉奖、一次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是郑州市交警四大队唯一有交通警察处理道路交通事故高级资格的警官。

【抉择】

从“台前”走到“幕后”

从2011年到2015年,凭借突出的战功,王锋由事故中队民警升任副中队长、指导员、中队长。在此期间,四大队“危险驾驶罪”查办数量也由2011年的26起上升至2015年的110起,醉驾案件与日常任务叠加,民警压力巨大。

四大队机动中队副中队长代龙回忆,彼时,若查到一起醉驾,民警一天一夜别想合眼:做完血醇含量检测后,要把醉酒者带回中队彻夜看守,次日一早又要为其办理身份核实材料,呈批强制措施,待批准后,再开车带当事人做体检,最后送至六七十公里外的看守所,而后还要整理三五十页各类材料。

为突破困境,2015年末,交警四大队组建案侦中队,专职刑事、行政类案件后续办理。可当时令四大队大队长朱子民犯愁的是,领兵人该选谁?“(组建案侦中队)在整个郑州交警系统尚无先例,需要靠王锋这样业务精、有想法的人去闯。”

但此时的王锋面临抉择:在事故中队办案容易出成绩,而去搞案侦,就是给其他同事做“后勤”工作,战果是人家的,辛苦和司法风险是自己的。

【数字】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

自然效率倍增

“这些案件我都办过,知道该咋弄,愿意带着同事们去闯一闯。”对王锋这一决定,其主管领导、四大队副大队长赵清生也觉得靠谱:“王锋技术过硬,勘查现场时,有人简单看看就走了,他却对一个小小的雨刮器破片都不放过。虽然做卷宗、走司法程序这些事儿很烦琐,但是只要心细,就能捋顺。”

案侦中队初创时的9名干警中,只有3人有办理刑事案件的经验,而他们首先要处理的,是此前积压的上百起危险驾驶案件和交通肇事案件,除了一次次的业务培训外,王锋还要一点一滴传帮带。

案侦中队民警苗雨伸记得, 去外地市调取当事人户籍证明和前科证明时,一天开车跑长途来回六七百公里都是常有的事儿,王锋不放心小伙子们开车跑长途,都要和他们一起去。王锋笑着说:“本身是枯燥的活,压力大,留住民警在这儿安心工作,你得替他们着想。”

数字说明了王锋的成绩:成立案侦中队以来,在四大队上下努力下,该队危险驾驶案件查办数量由2015年的110起增长到2016年的206起。今年仅上半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165起。

【劳累】

身体频繁“亮红灯”

“查办分离,一个环节的优化,带来整体办案效率的倍增。”朱子民如此解释战果激增的原因:外勤民警避免加班加点连轴转,工作压力省了一半以上,效率、积极性大大提升;补充侦查、材料办理,以及与检察院、法院走程序由案侦中队专职办理,询问笔录制作不规范、证据收集不翔实等瑕疵少了,四大队刑事类案件起诉时效从原来的10~12个月,缩短到2~3个月。

最近几年,王锋的身体频繁亮起“红灯”:即使已不在事故处理一线,但有不少同行遇到疑难问题都会打来电话咨询,有时深夜里还会接到来自现场的求教电话,他总是耐心作答,但电话一响,一晚上睡不着,一直都心跳过速。

蹲点人: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高瞻展

挂职蹲点单位:郑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四大队

挂职蹲点职务:大队长助理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