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侗寨屡遭安全隐患 古村安全待解救

08.05.2014  17:45

覆以青瓦的木屋错落有致,鼓楼、禾仓、古井、古道相映成趣。侗寨屡遭安全隐患,为了解贵州古村落保护,记者在近日走访了几家古寨。”

守着古村落,过着穷日子,是五龙村和相当一部分村寨所面临的尴尬境地。

覆以青瓦的木屋错落有致,鼓楼、禾仓、古井、古道相映成趣。在贵州,存留了700多年的侗寨民族建筑和原生态文化,宛如一幅栩栩如生的人文生态画卷。然而,3月的一场大火打破了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地扪侗寨的平静。侗寨屡遭安全隐患,为了解贵州古村落保护,记者在近日走访了几家古寨。

不愿守着古民居过穷日子

记者来到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的地扪侗寨,全村500多户侗族人家沿河而居。据村支书吴胜华介绍,村民世代以耕种为生,现在由于青壮年离乡打工,人均纯收入才从一两千元上升至4500元左右。

“木制房屋防潮防湿,火灾就是最大的安全隐患。”村支书吴胜华表示,地扪是西南地区唯一一个被列入国家保护试点的古村落,不论政策还是本地村规民约,翻盖砖房都是不允许的。收入提高了,村民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渐起。

去年5月,村中30余户人家要求拆老旧木方,原地新建砖房,为此与村委会僵持不下。“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守着房子,没有能力应对意外事故,他们打工赚钱回来,也有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

地扪村的困惑并非孤例,即使在偏远地区,一些老房子也正在被几层的砖房所取代。

“保护村落的主体也在流失,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导致传统建筑无人维护,传统文化无人传承。”黔东南州住建局副局长顾华先说,大量人口向城镇转移,村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发生了转变,空巢现象、“留守老人”等已成为古村落保护面临的一大难题。

记者又来到楠杆土家族乡五龙口村的渡口,弃车行舟,摇橹半个多小时,才到了五龙村五龙口组。五龙村的大量土家族民族建筑历史最少在200年以上。

据村主任王治能介绍,烤烟是当地的主要收入来源,他的家里10多亩坡耕地,一年大概一两万的收入。“出去打工的人大多干体力活,没技术赚不到多少钱,有的人出去个把月就回来了,接着种地。”

守着古村落,过着穷日子,是五龙村和相当一部分村寨所面临的尴尬境地。

保护性的开发,是摆在五龙村面前的一个路子。据楠杆乡党委副书记何正东介绍,乡里正在积极争取资金,将五龙村作为小康村的一个示范点来打造。“主要是把洪渡河利用好,发展休闲旅游,同时引导村民进行特色种植提高收入。”何正东说,“不过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交通条件的改善。”

不能盲目开发丢了原味

据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供的资料显示,贵州省民族村寨较多,全省有17个世居,50户以上的民族村寨约有1万个。

而对于这1万个村寨,一方面,沉重的贫穷困扰着乡村发展,如地扪、五龙;另一方面,即使一些保护性工作做得较好的地方,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也正在呈现出消失或变异的趋势。

位于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早已声名在外,去年在游客量下降的情况下收入不降反增,达到15.2亿元。但是进入景区,与“用美丽回答一切”的题字石碑相对的是鳞次栉比的酒吧、旅馆、民族服饰店铺,“商业化的味道太浓,和自己想体验原生态民族文化的预期相差太远。”一位去过西江苗寨的游客这样告诉记者。

如何在利用旅游带动古村落的保护和保存古村落的原始气息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学院院长张晓松表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实现这二者的双赢。”

不过,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做出有益的探索。

目前,贵州省住建厅等相关部门正开展传统民居改造升级调查与技术研究,在保持民居风貌延续的前提下,改进传统木结构建筑在防火、防潮、防腐等方面的不足;并选择部分民族特色的民居进行提升改造示范,逐步推广应用。

贵州省文物局副局长张勇认为,防止传统村落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变味”,关键是要做好规划,对传统村落的空间规则、保护规则和行为规则等都要有法律依据,规划要具体明确保护对象,还要明确保护对象周边范围内的建筑。

责任编辑:周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