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资源短板 拓发展空间

15.01.2019  12:51

河南省许昌市持续推进土地利用综合改革,有效破解了耕地保护、占补平衡等难题——

 

补资源短板  拓发展空间


本报记者  张永强      通讯员  胡章仓  郭良才

盘点过去的2018年,河南省许昌市自然资源部门交出了一份令群众满意的答卷:全年市中心城区出让土地50宗5983亩,成交价款143亿元;整治宜耕后备资源6万亩,补充耕地总量1.1万亩,储备占补平衡指标4.9万亩;整理复垦土地1.2万亩,妥善解决9000余亩增减挂钩指标历史欠账……

一年来,许昌市自然资源部门持续推进土地利用综合改革,与百城提质工程、防范化解政府财政风险以及助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等有机融合,通过综合施策,开展多模式、多路径的探索实践,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多年来困扰我市的土地出让收入增长缓慢、耕地保有量突破省定目标、耕地占补平衡依靠异地购买补充等三大难题,今年得到了有效破解。”1月6日,许昌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刘林波向记者介绍。

锁定区域地块实施整体开发  土地出让收入创新高

许昌市着力打造土地市场升级版,以计划供地、净地出让、区域结合、均衡发展为原则,市国土资源局和4个区政府(管委会)按照先完善环境再整体开发,先统一整理再有序供应的工作思路,在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机制、土地出让底价决策机制、统一收储开发实施机制等经验做法的同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谋算、统一收储、统一开发、统一供应的方法,构建市级大收储体系,实施流程再造,储备土地实行统一的出入库管理。2018年,许昌市中心城区收储土地4200亩。

与此同时,许昌市强化区域整体开发,以城市中轴、曹魏古城两大板块为支撑,统筹运作了郑许市域铁路沿线、鹿鸣湖、芙蓉湖、许东新城、曹魏古城等重点区域土地一级开发和宗地熟化,启动了154宗16247亩土地征收、储备计划。

曹魏古城修复项目区已经完成用地收储,企业可以随时用地。”打开许昌市国土资源局魏都分局开发的国土资源云系统,分局局长张刚向记者介绍,图上项目区各类土地现状一目了然。

许昌市曹魏古城修复项目位于老城中心,规划面积3.9平方公里,由许昌市委、市政府于2016年底谋划实施。项目传承和挖掘了三国文化,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极大提升了周边土地价值。2017年,魏都区完成土地出让收入20亿元,为前9年土地出让总收入之和。2018年完成土地出让总收入33.7亿元。

许昌市东城区近年来持续改善中轴水系生态环境,中央公园片区周边出让住宅用地3宗270亩,出让金额17.4亿元,均价644万元/亩。截至2018年底东城区共出让土地19宗1551亩,成交总额68.7亿元,同比增长299%,相当于过去5年土地出让成交的总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撑。

针对市中心城区土地出让持续增长态势,许昌市科学调控土地供应节奏,及时向市场投放产权清晰、配套完善的“熟地”“净地”,确保出让地成交后顺利推向市场,缩短开发周期。为预防炒作地价,许昌严格执行房价备案价格限制政策,周密编制出让方案,促进土地市场良性竞争。截至2018年底,市中心城区出让土地50宗3869亩,成交价款143亿元,比前3年出让总价款高出44.2亿元。

整治宜耕后备资源6万亩  确保耕地保有量达到省定标准

自2012年起,许昌市的耕地保有量一直处在省政府下达的耕地保有量红线之下,虽然2017年通过土地整理和类别调整补充了2.5万亩耕地,但仍有1.1万亩的缺口。2018年年初,河南省政府依据有关规定,要求许昌市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实行“占一补二”。如何平衡好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必须通过内部挖潜,破解难题。

鄢陵县自去年3月起开展了农用地集中整治大会战,采取政府主导、镇村实施、企业参与、群众受益的方法,严格项目规划和立项程序,创造出了台田式整治、群众承包式整治、招商承包式整治等多种形式,集中对河滩地、残次林、沙地、果园、坑塘水面进行了高标准整治。目前,全县已整治宜耕后备资源4.2万亩,涉及11个镇356个行政村,新增耕地2.77万亩。通过农用地整治,不仅使全县耕地保有量得到保障,而且补充了耕地指标,整治后的新增用地指标,通过交易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资金27.93亿元。襄城县开展整治“空心村”专项工作,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集中拆除“空心村”旧房,填平坑地、洼地,并进行土地复垦耕种,全县耕地面积增加1万亩。

许昌市及时把握政策调整机遇,对照国家和省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的新要求,促进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及时推广了鄢陵县农用地整治的经验,在全市掀起了宜耕后备资源整治热潮。“到去年底,全市共完成宜耕后备资源整治6万亩,补上了1.1万亩的耕地总量缺口,还储备了4.9万亩的占补平衡指标。”许昌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杨长捷告诉记者。

整理复垦土地1.2万亩  妥善解决增减挂钩指标历史欠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9年至今,许昌市共拖欠向省里借用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和新农村建设周转指标9000亩,河南厅要求2018年年底前必须归还到位。 

今年以来,许昌市多策并举化解这一难题。

一是稳步推进“空心村”专项整治。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退出的农村宅基地原则上复垦为耕地,归村集体所有。长葛市石象镇实施了丁锁村、尚官曹村整村拆迁项目,对两个村的宅基地进行拆迁复垦,并在原村庄旧址上统一规划建设11层小高层,除去新村占地外,两个村可整治出新增耕地指标700亩。鄢陵县柏梁镇谋划实施了鹤鸣湖周边文范、漆井、袁拐、曹寺、孔村等5个村的村庄整体拆迁改造项目。项目实施后,腾出的1870亩土地随同周边的2680亩土地统一出让后,居住用地按每亩150万元估算,土地出让收入可达到68亿元。

二是大力推进工矿废弃地开发利用。禹州市根据本地工矿废弃地点多面广的实际,按照宜绿则绿、宜景则景、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原则,大力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整治。目前,全市共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整治项目33个,新增耕地5200亩。

三是确保借用指标年底归还到位。2009年以来,许昌市共有34个经河南厅备案的新型农村社区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实际借用农用地指标面积5303.4亩。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村庄拆旧复垦工作进展缓慢。新型农村社区遗留问题整改是中央巡视组提出的主要整改问题之一。许昌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土地复垦整治,全市2700余亩指标的历史欠账得到了解决。

四是加强土地指标交易管理。许昌市规定,各县(市、区)通过农用地整治和乡村建设用地复垦等方式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指标,原则上由本地优先使用,盈余部分纳入市本级统筹使用或者调剂给指标不足的县(市、区)使用。市本级统筹使用或者调剂给指标不足的县(市、区)使用的指标,按照市场价格对贡献指标的县(市、区)进行经济补偿。其补偿资金的分配,一部分用于偿还复垦整治成本,一部分返还乡镇和村集体,重点用于农村公益事业或者扶贫项目建设。

今年我们再也不用去外地购买占补平衡指标了。”许昌市国土资源局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分局局长王翠红说,“前几年,为了买指标四处奔波。今年,许昌市内的指标用着方便又省事,只需要在市局备案就行了。

据悉,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018年上报用地3400多亩,其中2600亩占补平衡指标是从鄢陵县、襄城县调剂的,高效保障了示范区项目用地需求。同时,还储备了8900亩占补平衡指标,可以满足示范区未来两三年的用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