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科举制度终结110周年论坛在河南大学举行。来自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的专家学者,围绕科举制度如何被废除、最后的会试为何“借闱”开封、研究科举制度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等议题进行了研讨。河南大学副校长张宝明出席论坛。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所在地,曾是后周、北宋、金代的国子监所在地。元代建都北京,改此为河南贡院。清雍正九年(1731年),河东总督田文镜选择此处改建河南贡院。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河南贡院因黄河水患被毁,次年重修,号舍有万余间,成为当时全国四大贡院之一。1900年,北京顺天贡院被八国联军焚毁。次年,慈禧太后回銮途中在开封诏示:被耽搁的1900年顺天乡试和1904年的会试在河南贡院举办。1902年到1904年,除了1903年、1904年的河南乡试外,河南贡院连续举办了两次顺天乡试和两次全国会试。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自此,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于是,1904年的甲辰会试,就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会试。1912年9月,在科举制度的终结地,在河南贡院的旧址上,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立。与会专家认为,科举最重要的环节是乡试和会试,而最后的乡试和会试在河南贡院举行,科举的终结地就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与会专家从贡院的形成与发展、河南贡院在末科乡会试中的作用及科举制度的转型三个方面阐述了科举制度的废止。他们认为,科举的终结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不仅导致了传统的封建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和权力重心的下移以及“士”阶层的急剧分化,也使社会价值观念进一步分化,对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当前,关于科举制度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丰硕成果。科举制度所倡导的“至公”理念、科举立法的缜密性等,对完善当今的考试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河南大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