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的政策+高涨的热情 “创客”路你也可以

19.05.2015  03:13

    大学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是时下一些年轻人的想法,他们也成为我们口中常说的“创客”群体。但刚刚开始“闯天下”的他们,并非一帆风顺。创业知识欠缺、对市场把握不够、金融资本不足等等,都令他们的创业道路艰辛曲折。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高校教学改革、创业指导服务、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建设等多个层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予以支持。给力的政策+高涨的热情,会迸发怎样的火花?

    大学生创业:热情高,难题也多

    这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现状下,"与其与万人挤独木桥,不如自己创业"成为一些年轻人的想法。据有关部门粗略统计,现在每年有700万左右高校毕业生,其中,自主创业人员占总量2%左右。再加上往届毕业生创业者,每年大学生创业群体约20万人。数量不小的“创客”们热情高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勇敢迈出第一步。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也很骨感。根据国际创业界的普遍规律,大学生创业由于受社会资源、实践经验、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成功者凤毛麟角。大学生们的创业之路不仅艰辛,还坎坷。

     难题一:缺乏必要的创业知识和创业锻炼

    现在,高校的课程设置多以专业化培养为主,对学生全面多元发展的重视不足,对学生创业创新的培养也很欠缺。2012年教育部制定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规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不少于32学时、不低于2学分。但部分高校走过场、摆样子、应付检查、虚报数字的现象严重。不仅如此,在许多高校,开设创业课的老师本身没有创业经验,老师只凭课本知识讲创业,很难对学生的创业实践产生实质帮助。一些学校尝试邀请校外企业家担任创业教师,但这些人即使能抽空前来,也大多是概略地讲讲创业经历和人生感受,随意性较大,效果不理想。创业创新教育的投入不足,专业化程度不够等问题,多少会让步入创业之路的学生“先天不足”。

     难题二:扶持力度不足,创业成本大

    除了在校期间知识储备和相关实习锻炼不足外,不少大学生“创客”在创业实践中,感受到当前的创业就业环境并不理想。场地租赁、执照审核、创业补助、员工社保补贴等很多优惠政策在现实中还难以顺利“落地”。对此,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表示,我国创办新企业的效率低且成本高。发达国家创办一个公司平均是六道程序、一个星期,在我国平均是14道手续、38天。一般发达国家的创业成本不会超出个人创业者当年收入的1%,在我国则占创业者当年收入的4.5%。

     难题三:对创业资本的金融扶持力度不理想

    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资金的严重匮乏。虽然这一两年国家对大学生创业进行了政策性的金融扶持,但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指出,国家实施的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门槛较高、手续烦琐,实施效果有限。大多数创业大学生只能自筹资金创业。部分大学生也反映,银行针对大学生的小额担保贷款申请门槛较高,需要学生提供1名到2名担保人,一般要求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在编职工。且贷款手续复杂、周期长、申报材料多。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局局长刘铸说,从2009年到现在,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基地孵化了250多个企业,基本上没有申请到小额贷款。虽然政府准备了5000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到现在基本上没贷出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给年轻的“创客”更多保障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以上种种困难,往往令创业的结果不尽人意,有很多创业者也因此中途放弃。基于这些现实的困境,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高校教学改革、创业指导服务、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建设等多个层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予以支持。可以说,意见的出台非常及时,也很必要。其中,要求在高校开设关于创业创新的必修课,并纳入学分考核,引发人们广泛关注。

    意见要求,高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要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不仅如此,意见中还强调建好一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举办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同时,将提高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

    可以说,这次国家从课程设置、学分管理、教师培训、实践基地、创业大赛等多方面,给大学生创业群体提供了一揽子规划,给予了“创客”们全套的专业培养服务,为有志于自主创业的青年提供了相当厚实的保障。对意见所涉及的在高校开设创业专业课,网民也表示出高的支持率。在新华网社区推出的投票调查中,71.84%的网民认为“很有必要,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知识技能”。网友“与惰性抗争”认为,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开设这样的课程还是很有必要的。 网友“独行的小木人”也认为,压力山大啊,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吧,不过多学习一点本领还是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意见强调高校具有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责任。但要真正为大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也少不了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正如意见特别提出的,要鼓励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这样,与高校专业化的创业教育相配合,以公共服务带动整个社会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将获得全面的支撑。

    给力的保障+高涨的热情,未来的年轻“创客”们会创造出更多精彩。(王莹)

 

编辑:禹亚楠